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4902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三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高三导学案设计
《谈中国诗》导学案 (语文版高三必修五)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一、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预习案】

    一、感知文本

    (一)诵读课文注意四个方面

    1、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3、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4、注意品位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感知过程

    1、作家作品

 

 

     2、识记成语

    (1)一蹴而至:蹴:踏;至:达到。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4)轻鸢剪掠:鸢,指一种鹰科鸟类。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后翅向后成一角度而滑翔,与风筝飞行姿态类似。愿意是指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比喻简短轻灵!

    (5)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6)凌风出尘:指品行高洁,超出一般人

    (7)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形容力气极大。

    3、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关键句:

    第一段: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第二段: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第三段:关键词:简短

    第四段、第五段: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第六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七段: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八段: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2)思路: 

    ⑴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具体说,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从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看出来的。

       ⑵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4、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三、预习检测

(一)            文学常识

1、钱钟书,字(    ),号(    ),曾用用笔名(      ),江苏无锡人。(      )家、(     )家。

2、钱钟书的代表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学术论著《     》和《     》,散文集《       》,短篇小说集《           》和长篇小说《        》。


展开全文阅读
(二)课外阅读积累

1、“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出自钱钟书的《         》。

2、“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出自钱钟书的长篇小说《         》。

3、“做文章时,引用到古人的话,不要引用号,表示辞必己出,引用今人的话,必须说‘我的朋友’——这样你总能招揽朋友。 ”  出自钱钟书的散文集《              》中的《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

4、“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出自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的《                》。

(三)字音字形识记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羡妒(xiàn) 嫉恨(jí)        会稽(huì)          精髓(suǐ)

  B.颦蹙(cù)   内疚(jiù)       皮夹(jiā)          深挚(zhì)

  C.无垠(yíng) 熬夜(áo)       瞭望(liào)         混沌(dùn)

  D.桃核(hāi)  侈谈(shē)      尽快(jǐn)          睿智(ruì)

  解析:A项“会”读“kuài”;C项“垠”读“yín”;D项“核”读“hé”、“侈”读“chǐ”。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叫嚣         回长荡气            数见不鲜

  B.混沌         聊以慰籍            斩钉截铁

  C.亵渎         卧薪尝胆            必恭必敬

  D.寡陋         惊天动地            义愤填赝

  解析:A项回长荡气—回肠荡气;B项聊以慰籍—聊以慰藉;D项义愤填赝—义愤填膺。

  答案:C

    (四)词语应用

1、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静默 沉默

①证券公司或者散户厅就像一个舞台,开盘的时候热闹,收盘之后______,即使在行情低迷时期也一样。

②张晖没有______,他选择在论坛上发帖,揭露事实真相,还行使了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力,毫不犹豫地把执法犯法者告上了法庭。

(2)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①他说以前在民主革命时期(1956年以前),自己写文章是思如泉涌,________,有时甚至是站在排字房的门口,写一页,排字工人排一页。

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不可能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解析:C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属望文生义。  

答案:C  

    【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

    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 从文中找出作者幽默和睿智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二、小组探究

    1、小组探究本文结构布局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结构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论述中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

    (1)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作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

    (2)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

    (3)下面的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A、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展开余文
    B、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C、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2、品味文章的语言:“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明确: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课堂检测】

    一、本月考点检测: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解析:A项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解析:C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属望文生义。

  答案:C

    3、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25个字)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答案: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解析:该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应锁定在“历史证明”到结尾,关键词语是“哲学思维传统”“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新哲学”,因此,概括主旨应落脚在“哲学思维传统”上。

    二、阅读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 “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像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挑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如袁凯的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这些诗句像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下列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常常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古人“交通”。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与落寞的感悟,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

    B.名句之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情境十分契合,所以读后作者“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

    3.对全文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常人的境界不高,因为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到一种生命方式。

    C.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的,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关系的诗句。

    D.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答案分析;

    1.D 解析:A项,“情”还包括“美感”;B项,“常常”不对,原文是“总是”;C项,“技术层面”是读懂诗歌的基础。

    2.A 解析:原文“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暗含有过这样情形的人才能对这句诗特别有感触,而不是“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

    3.B 解析:B项,偷换概念,强加因果。

 

余琳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三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高三导学案设计 谈中国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咬文嚼字》导学案 (语文版高三必修五)
下一篇:《祭十二郎文》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三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