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566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三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三必修五)
余琳
一、解题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作如下界定:“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古文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不拘常规,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李商隐的《祭小侄女寄寄文》、袁枚《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古文观止》选编者茅坤评价说: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
苏轼: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代宗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坐元载党祸被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韩愈随往,年仅十岁。次年,韩会卒于任所。郑氏于是举家北归中原,寓居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韩愈也依随郑氏生活,直到十九岁时赴长安应进士试才离开宣州。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生活,与侄子老成(本为韩介之子,因韩会没有子嗣,韩介将老成出继给韩会。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
三、各段主要内容
文章的线索: 生离之情 →死别之情 → 痛悼之情
第一段叙述我听闻侄儿去世准备祭奠的经过;
第二段书写身世与家世之不幸的孤苦无依;
第三段叙述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第四段感叹命运不公,痛惜诸兄之死;
第五段痛惜十二郎之死;表现对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第六段表明自己老病衰弱。
第七段表现对十二郎的子女的怜悯;
第八段写自己对十二郎因软脚病不在意的惭愧之意;
第九段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日期“无知”的愧疚之情。
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
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强忍哀痛,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远赶去,备办些时鲜食物作为祭品,在你---十二郎灵前祭告:
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记不清,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哥哥才到中年就死在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灵柩送回河阳安葬。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宣州找饭吃,虽然零丁孤苦,但没有一天和你分离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辈中只有你一个,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韩家子、孙两代都是独苗,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嫂嫂曾经一手抚你、一手指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有你们了!"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当时虽然能记得事了,但也并不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
我十九岁那年,初次来到京城。那以后四年,我才到宣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往河阳扫墓,碰上你送我嫂嫂的灵柩前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做董丞相的助手,你来看我,住了一年,要求回去接妻儿。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接家眷来与我同住的事儿便化为泡影。这一年,我在徐州协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离职,你又没有来得成。我想就算你跟我到汴州、徐州,这些地方还是异乡作客,不能把它作为长久之计:要作长远打算,不如往西边回到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我和你都年轻,满以为尽管暂时分离,终于会长久团聚。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来求得微薄的俸禄。如果早知道会出现这么个结局,即便有万乘之国的公卿宰相职位等着我,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啊!
展开全文阅读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叔侄深情(身世家世 三别三会 抱憾终生)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意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为兄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写信给你说:"我论年纪虽然还不到四十岁,可是两眼已经昏花,两鬓已经斑白,牙齿也摇摇晃晃。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却都过早地逝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能长命吗?我不能离开这儿,你又不肯来,我生怕自己早晚死去,使你忍受无边无际的悲哀啊!”谁料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夭折而病弱的却保全了呢?
唉!难道这是真的吗?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如果是真的,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儿子短命吗?你这样纯洁聪明却不应该承受先人的恩泽吗?年轻的强壮的反而天亡,年长的衰弱的反而健康生存吗?我实在不能把这消息当成真的啊!如果这是在做梦,或者是传错了消息,可是,东野报丧的信件,耿兰述哀的讣文,为什么又分明放在我身边呢?唉!看来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儿子短命了,你这样纯正聪明应该继承先人的家业,却不能够承受先人的恩泽啊!所谓"天",实在难以测透;所谓"神",实在难以弄明啊!所谓"理",真是不能推断;所谓"寿",根本不能预知啊!
虽然如此,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快要变得全白了,动摇的牙齿快要脱落了,体质一天比一天衰弱,精神一天比一天衰退,还有多少时间不跟随你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如果没有知觉,那我哀伤的时间也就不会长,而不哀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啊!
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力壮的都不能保住,像这样的小孩儿,又能期望他们长大,成人立业吗?唉!实在伤心啊!实在伤心啊!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越来越厉害。"我回信说:"这种病,江南人多数有。"并不曾把它看成值得担忧的大事。唉!难道竟然因为这种病夺去了你的生命吗?还是另有别的重病而造成这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来信说,你是在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的信没有说明你死在哪月哪日。或许东野的使者不晓得向家人问明死的具体日期?而耿兰报丧的信,不懂得应当说明死的具体日期?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向使者询问死期,使者不过信口胡答来应付他吗?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揣摩第5自然段“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如今我派遣建中祭奠你,慰问你的儿子和你的乳母。他们如果有粮食可以维持到三年丧满,就等到丧满以后接他们来;如果生活困难而不能守满丧期,那就现在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为你守丧。等到我有力量改葬的时候,一定把你的灵柩从宣州迁回,安葬在祖先的坟地,这样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唉!你生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期,你活着我们不能同住一起,互相照顾,你死后我又不能抚摸你的遗体,尽情痛哭,入殓之时不曾紧靠你的棺材,下葬之时不曾俯视你的墓穴!我的德行有负神灵,因而使你夭亡。我不孝顺、不慈爱,因而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顾,一同生活,又不能和你互相依傍,一起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活着的时候,你的影子不能和我的身子互相依傍,去世以后,你的灵魂不能和我的梦魂亲近,这实在是我自己造成恶果,还能怨谁呢!《诗经》说:“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那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呢!)从今以后,我对这个世界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我该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来打发我剩余的岁月。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待她们出嫁:我想要做的,不过如此罢了。
唉!话有说尽的时候,而悲痛的心情却是没完没了的,你是能够理解呢,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呢?唉!伤心啊!希望你的灵魂能来享用我的祭品啊!
1.概括段意:分哪几个层次写的?
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最后一段再次表现其内心的哀痛。
2.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答: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韩愈不仅哭死者,而且哭不幸家世,哭自己宦海沉浮,也哭后辈孤苦.哭人生无常,笔随情动。
一、大放悲声为哪般
在《祭十二郎文》里!侄儿死了,韩愈何以竟然悲痛欲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韩愈三岁即父母双亡,全仗兄嫂含辛茹苦地抚养成人。几十年养育之恩尚未报答,兄嫂却相继辞世,而今相濡以沫的亲侄又突然离去,岂不令常怀感恩之心、慈爱之意的韩愈倍加心酸!此其一。韩愈自小与十二郎相依为命,名为叔侄实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可谓相依为命。如今,侄儿猝死,岂不让老叔痛彻心肺,倍感孤独?此其二。几十年来,号称“郡望昌黎”的韩家一直人丁不旺,父母、兄长先后英年早逝,如今才30出头的侄儿又早夭,两人的儿女都还幼小,眼看韩氏门庭兴盛的希望几成泡影,岂不让以振兴韩门为己任的韩愈灰心丧气?此其三。韩愈自19岁赴京城应试以来,求食求禄,与十二郎别多聚少;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不以暂别为念,本打算“将成家而致汝”,“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这就铸成终身遗憾,岂不让做叔叔的愧疚终生?此其四。十二郎去年来信说,“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而韩愈因以为此病是江南人常见病而“未始以为忧也”,谁知“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怎能不倍感人生命运的无常?此其五。再说,“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既不能相养共居,又不能亲办丧事,岂不令人肝肠寸断?此其六。17年来,韩愈奔走仕途,历尽坎坷,郁郁不得志,深味宦海沉浮之苦,放眼前途茫茫,回眸身后冷落,忽闻侄儿夭折的噩耗,万般感慨一齐涌上心头,岂不恸哭失声?此其七。因种种原因,韩愈“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想到父兄“皆康强而早世”,而未老先衰的自己又怎能持久呢?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悲从中来是很自然的事。此其八。千般愁绪,万般伤感,聚集在一起,汇成了巨大的情感洪流,撞击着作者的心胸,自然形成了感人肺腑的至情之文。
二、絮絮叨叨又何妨
细读《祭十二郎文》,会发现其中不少地方不厌其烦,重复再三。原因何在?深味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体会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复杂情感,才知道非此而不能尽其妙。
譬如,第5段,两次写到“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目的是强调十二郎之死实出意外,给作者的震撼之大。两个意思相近的句子,加上几个变化的语气词,形象地描画了作者从不愿相信到不得不信的心理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再如,第11段先说与十二郎“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的痛苦,继写自己“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的无奈,再表达“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的凄凉,三个句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未能与十二郎生前相互照料的无穷遗憾和死时不能亲临吊祭的深深内疚。其他诸如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之类的句子,文中更是反复出现。当然,重复最多的还数呜呼”这深沉慨叹的词语。透过这些“絮叨”的文字,我们仿佛看见了作者由含泪的深沉倾诉,到呜咽抽泣,到泪流满面,到号啕痛哭、呼天抢地的情感变化过程。
展开余文
三、建中祭吊在何方
文章第1段写道“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对此,教师用书把它翻译为“让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按照这种翻译,不少人理解为建中是在远离十二郎家乡的韩愈身边,奉命备办时鲜食品设灵位祭祀,而韩愈则在旁宣读祭文。但从第10段来看,“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分明是说建中此时在十二郎家乡,是奉主人韩愈之命前往吊唁死者,并抚慰遗孤及其乳母,如果他们不能“守以终丧”,建中的任务就是“遂取以来”,由韩愈亲自抚养。而其余奴婢,则“并令守汝丧”。实际上,这是在为十二郎安排身后之事。从文意和前后照应看,这种理解更合情合理。那么,那句话就应当翻译为“使建中从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到你十二郎的灵位前祭吊”。
“其信然邪?其梦邪?”可谓将作者不愿相信十二郎去世之事实乃至神智近乎癫狂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癫狂过后,作者依然不得不承认现实,无奈叹一声“呜呼!其信然矣!”
也许,这就是人世的无奈吧!有时候,我们总是想要逃避,想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不愿意相信更不愿意接受残酷的现实,我们宁愿傻傻地认为,那不过是梦,不过是一个噩梦罢了!醒来,一切都将美好。而醒来后,一切却未必更加美好,只是,自己也知道,有些东西迟早都要面对。于是,只得道一声“其信然矣”!然后,继续所谓的好好活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诸如此类的遗憾又或“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的慨叹实在是太多太多。这时候,伤心至极的我们也会发出类似韩愈的悔恨之言“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是的,虽为万乘之公相,抑或闻达于诸侯,然夜阑人静之时,悄然独立,顾影自怜,“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甚至莫论知音,一亲人而不可得,何其悲也!
然而,也许人世间最悲的却不是如此。最悲的是,于多数人而言,我们其实并不奢望声震宇内,抑或是闻达诸侯,很多时候,我们背井离乡,奔走于世间,不过是为了好好活着,为了自己,为了亲人更好地活着罢了!我们不过是像《蜗居》当中的主人公一样,为了最基本的生计而奔波罢了!
我们以为,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只要我们奋斗不息,等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回过头去做那些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就可以好好地赡养父母,可以好好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人世无常,世事沧桑,功业未就,失去的已太多太多,一切却都是那么的不可知,那么地遥不可及。
也许,这才是最可悲的吧!用最珍贵的情感去换取所谓的“过眼烟云”,甚至很多时候还不可得,我们是否太傻太傻?而更无奈的是,明知如此,无数人却依然不得不做出此相同的抉择,更是令人扼腕。
苏轼言,人生如梦,也许,有时候,活着真的就只不过是一种感觉。感觉自己存于世间,感觉历经沧桑,感觉历经酸甜苦辣人生百味,而后归于消亡,长眠于地下。
不过,既然活着是一种感觉,人世间那么多无奈,那就让我们偶尔活在幻想的美好里吧,偶尔沉浸在书中,抑或是自己的爱好里,暂别万物吧!再读《祭十二郎文》,“每览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方知“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而我及大多数人与韩愈一样,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生计而奔波,且不可得,只好在这里叹一声活着是一种感觉,而我们有时只好假装很好了!
四、艺术特色
1、以质朴文字抒写真情。本文是韩愈哀祭文中最有名的一篇,也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哀祭文中的“千古绝调”(明•茅坤语)。其所以如此,不在于祭文运用了多么高超的技巧,而唯在其情的真切,复借质朴的文字予以自然流露。
与真情的自然流露相辅相成的是祭文文字的不假雕饰。作者似与十二郎如话家常,时而叙事,时而抒情,时而引用人物话语,时而援引书信中语,于表面上看似繁冗、絮絮叨叨之中,自然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回环往复的悲剧气氛。 多数读者不一定有丧亲之痛的感情经历,因为时代的隔膜,今天的读者对韩愈唏嘘再三的家族的凄凉孤单尤其缺乏深切的体会。但是,古往今来的读者没有不被这篇文章感动,甚而至于黯然泣下者,原因在于,一方面读者皆有设身处地、转换立场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好的文章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和“移情”的作用。《祭十二郎文》的感染力,即来自于以上两个方面。
2.于叙事琐细中见沉痛。
探究学习: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地叙写琐事,而是善于把它们放在较宽阔的背景中来处理,以便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比如十二郎英年早逝,这本身就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到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后别多聚少,再加上家世凄凉,作者“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现在孙辈中惟一的十二郎也和三兄一样“不幸早世”,岂不是悲痛之情更加绵远深重,催人泪下吗?
本文的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又与叙事紧密结合,正如上述一样,在絮絮切切地诉说家常琐事的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人微。再如作者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写的特别细致动人;而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显出哀痛的至深至切。所以,与其说是作者在写祭文,不如说他是在诉衷情。
3.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
探究学习:本文虽说是直抒胸臆,但是,从写作的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孤苦相依、情深谊长;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第三,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求禄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第四,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跌出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第五,因为悲痛之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以此来摆脱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最后,作者以“呜呼!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作一总括,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情。
4.借助文言虚词表达思想感情。
探究学习:本文除了借助叙事来表达思想感情,还极其准确地借助虚词来表达感情。以文章第5段为例:第5段一开始连用3个疑问句,引起下文层层抒发极度悲痛之情。句中3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之死的事实,反诘的语气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震惊的程度。接下去几句,“也”“乎”合用,写出作者不愿相信十二郎之死,以及不愿相信但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是啊,“吾兄之盛德”怎么会绝后呢?“汝之纯明”怎么不能承受父亲的福泽呢?为什么年轻力壮者早死而年老力衰者反而存在呢?但是,“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为什么又在我身边呢?5个带“矣”的句子,迫使作者由疑而信,不得不信,写出了作者哀痛不已的心情。最后,作者无力摆脱悲哀,只好归咎到天、神、理、寿,表示出对这噩耗的万般无奈。
文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连用连词和语气词的做法作用很大。第一可以加重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第二可以押韵和增强文章的节奏,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五、后人评价:
(1)祭文中出以情至之语,以兹为最。盖以其一身承世代之单传,可哀一;年少且强而早逝,可哀二;子女俱幼,无以为自立计,可哀三;就死者论之,已不堪道如此,而韩公以不料其死而遽死,可哀四;相依日久,以求禄远离不能送终,可哀五;报者年月不符,不知是何病亡,何日殁,可哀六。……总见自生至死,无不一体关情,悱恻无极,所以为绝世奇文。 (林云铭《韩文起》卷八)
(2)想提笔作此文,定自夹哭夹写,乃是逐段连结语,不是一气贯注语。看其中幅,接连几个“乎”字,一句作一顿,恸极后人,真有如此一番恍惚猜疑光景。又接连几个“矣”字,一句作一顿,恸极后人,又真有如此一番捶胸顿足光景。写生前离合,是追叙处要哭;写死后惨切,是处置处要哭。至今犹疑满纸血泪,不敢多读。(过珙《古文评注》卷七)
今人鉴赏:(1)文章写作者在得悉十二郎死讯后始则将信将疑,终则痛不欲生的悲哀,是本文中作者感情奔腾的高潮。作者自以为“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当不久于人世,却没有料到年富力强的十二郎会先他而去,这一意外变故使他茫然失措。因而,他震惊、疑惑,于是写道:“呜呼!其信然邪?……其信然矣!”一连七个疑惑设问句,参差错落,低回往复,写出了作者处于极度悲痛之中的极端复杂和矛盾的心态。字字句句浸透了泪水,不忍卒读。当作者由疑而信,面对这无可否认的现实时,他悲痛欲绝,便不禁发出了对“天”,对“神”,对人“寿”的怀疑和哀叹,作者感情的悲痛达到了极点。
(吴文治《韩愈》第103页)
(2)采用对话形式,是这篇祭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全文用了四十个“汝”字,用第二人称称呼老成,好像老成并没有死,正坐在他对面听他倾诉衷肠;又好像老成虽死,但其亡魂还可以听到他的家常絮语;他甚至向老成直接提问:“其竟以此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询问其病因、死期。这种对话形式,不同于一般祭文纯客观地歌功颂德,而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意味,因而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量。 (徐中玉主编《古文鉴赏大辞典》第682页)
(3)《祭十二郎文》没有采用四字一句的传统祭文形式,而是以散文体裁抒写自己无尽的哀思。这倒不是说韩愈这位古文运动大师有意要在祭文领域里来一场散文化改革,而是因为他与十二郎那种骨肉之情,实在不是韵文形式所能表达。情至无文,哀辞不韵。他内心的巨大痛苦,只有在与十二郎的叨叨絮语中,才能倾吐出来……谈罢全文,掩卷深思,出现在眼前的,不是正襟危坐一丝不苟临文结撰的韩愈,而是一个坐在死者灵前,与死者哀哀叙说声泪俱下的韩愈。他想起十二郎生前死后种种琐事,一任思绪像野马般奔驰、跳跃,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到伤心时停下马来痛哭一阵,待到平静些时,又接着写下去。韩愈本意只是要与十二郎自道衷曲,并不是有意为文。但他正说,反说,思前想后地说,转弯抹角地说,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自然,那么凄楚动人。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此文字字血泪,全从肺腑中流出,不期然而然,所以特别感人。所谓“文成法立”,韩愈不愧是散文艺术的大手笔。
展开余文
(陈仲奇《一曲情至无文的干年绝唱》,《文史知识》1984年第10期)
(4)《祭十二郎文》一反祭文须用韵语的惯例,纯以散体抒写情感,文不加饰,朴素无华,在琐事家常的诉说中贯注着诚挚的骨肉之情。字字句句,凄楚动人,确是不可多得的杰作。自韩愈此文开始,在祭文这种应用文体中,也有了抒情的散文作品,这种抒情散文浸透泪水,不同于一般的抒情散文,是在抒情散文园地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吴庚舜、董乃斌主编《唐代文学史》下册第145页)
【传世名言】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师说》)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
袁枚《祭妹文》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7
余琳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三教学设计
祭十二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谈中国诗》导学案 (语文版高三必修五)
下一篇:
《边城》导学案 (苏教版高三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