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344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从群英会蒋干中计看周瑜的机智聪敏 (人教版高三)
[内容摘要]文学巨匠罗贯中改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而《群英会蒋干中计》则是这朵奇葩中最为光彩的部分之一。作者通过赤壁之战初期周瑜运用谋略挫败曹军的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周瑜、蒋干、曹操等鲜明的人物形象。每读此文,不仅为作者立意之高绝、用笔之巧妙而折服,更为周瑜的机智聪敏拍案叫绝。
[关键词]周瑜 将干 机智 聪明 自编自演 心服口服
谋略是人们熟悉而又颇感神秘的字眼,数千年来,它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伴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而发展。一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即是一部谋略的创造史。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谋略之多是世所公认的。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谋略的运用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真的做到了神鬼难测。
《孙子兵法》云“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正当曹操士气大挫,无计可施之时,即有蒋干向曹操献离间计,要劝周瑜归降,那当然是曹操求之不得的最大好事。东吴的一员都督那可抵得上百万雄兵的买卖。蒋干并毛遂自荐,亲自实施。其自负之态,溢于言表。
然而蒋干自请去说周瑜时,正是周瑜为蔡瑁深知水战要诀,不好对付而无计可施之时。所以当报闻将干到时,周瑜即“闻弦歌而知雅意“,准确判断出其来意,将计就计,开始实施反间计。足见周瑜的机智聪敏,这好比剑在弦上,发现一个靶子就必须马上发射是一样的道理。
周瑜的机智表现在发现机会马上抓住,那么周瑜的聪敏就是能准确判断对手的心理,予其所取,获其所需。名其曰乱其心志,欲擒故纵。
“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锦衣花帽,簇拥而出”;蒋干则“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
将干的盲目自信和愚蠢历历如睹,周瑜的胸有成竹和智慧过人如在眼前,作者的描写应该是笔意传神。
从整个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看,周瑜打的就是一场心理战。而且是自编自演的。演技非常高明。足以以假乱真。
周瑜明白蒋干求功心切,将不惜一切要劝降周郎,来获取大功。于是,必须让蒋干死了求功之心。
所以当二人寒暄未止,周瑜就当头点破,“为曹氏作说客乎?”蒋干这里便是一愕,毫无准备,只有矢口否认。这样,蒋干一开始即陷于被动,但还可以勉强支吾,作欲走告退状,被周瑜笑而挽留。别看周郎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为曹氏作说客乎?”就已经让对方乱了分寸.作欲走之状似假似真.可见周郎射出的一枝利剑即使没有毙敌,却也使敌明白劝降之事难度太大,有放弃之意.周郎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只是见面礼而已.
接着,周瑜大设“群英会”。江东英杰济济一堂,大摆筵席盛待蒋干,然而周瑜却令太史慈监酒。此时休说劝降,连曹、吴间军旅事都不得提及,提便杀头,毫不通融,蒋干至此又是一愕。因生死攸关,这次便“不敢多言”。到此时,将干的劝降之心基本泯灭.
但是周郎懂得要让对手彻底征服,必须打乱对手的思维,让对手心慌意乱.然后中计.所以饮至半酣,周瑜执蒋干之手,观熊虎之士,看粮草山积,倾诉肺腑,言君臣得遇之恩,生死相托之意。并指桑骂槐,称“苏张复出,舌如利刃,口若悬河,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其势发如同泰山压顶,干至此大愕。三愕之下,彻底封口。此时的蒋干心如死灰,面如土色。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之时,还有什么正常思维可言,剩下的就是任人玩弄、宰割。作者在这里将蒋干由希望至彻底失望的心理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而后,周瑜又心生一计,不让蒋干有劝降的奢望这是底线,但是要让蒋相信我周郎必胜是有所依凭才是成功的关键。于是他乘兴舞剑作歌,明抒其志。表明自己对赤壁大战获胜稳操胜券,躇储满志。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将明白:我不仅兵强马壮,而且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特工人员的配合。当然,蒋干此时并不知晓。
至于,饮至天晚,为佯醉、同塌作准备。而佯醉、同塌又是为蒋干盗书制造条件。周瑜利用蒋干无法交差的处境和不甘空手而回的心理,示之以伪,诱蒋盗书。至于半夜军士通报江北有人至,那是订好钉子的一个复脚。让蒋彻底相信,张、蔡就是我的特工。周瑜抓住了曹操多疑的弱点,巧施反间计,借刀杀人。谈笑间,置对方蔡、张二员大将于死地。蔡、张之死大大削弱了曹军的实力,这就为以后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打下了基础。周瑜谋略的运用至此大获成功。
观此用计的全过程周瑜打的完全是一场心理战,语气说周瑜是足智多谋的将军,还不如说,他只是一个心理学大师兼战争题材剧的导演更为确切些。
“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通观全文,上半篇立威,下半篇施计。谋略运用贯穿始终,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如谋势、造势,用间、施间,示形诈敌,虚实变易,先发制人,因敌制胜等。战争是个宏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的每一幕活剧,都放射着战争驾驭者奇谋方略的异彩。计谋百出正是《三国演义》之精华所在。相传满清进关、入主中原,将领皆人手一部《三国演义》,于今始信其言不虚。
如前所述,作者描写周、曹,周、蒋之间的明争暗斗及情节设置别具匠心,三挫三愕,错落成文;谋略运用,变化多端;布局谋篇,笔法森然。群英会蒋干中计应该属于军事史、文学史还有谋略史上的千古绝唱。
冯力文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从群英会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三国人物形象刻画手法研究:周瑜、曹操
下一篇:
曹雪芹的心灵世界--宗教观、佛家思想 (人教版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