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217
标签:
教学论文
追求语文课堂生生互学的乐学境界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白宗宇
地址: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电话:13585367130
摘 要:“生生互动”往往关乎课堂生成。如果说“师生互动”能够透视出“二元对话”时的双向交流,那么“生生互学”就更能辐射出“多元对话”心灵碰撞,知识与情感呈现“传递”。“生生互学”较“师生互动”更具有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操作引领的难度。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接触,不存在话语强势,从而避免对话失衡、互学的“泛化”。“生生互学”能够呈现语文课堂的乐学境界。
关键词 生生互学 对话 乐学境界
目前,语文课堂都很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并尝试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其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语文课堂常见的活动环节,笔者认为师生互动,很多时候学生乐不起来,生生互动、互学往往关乎课堂生成,语文课堂因为有了生生互学而极易达到乐学境界。
生生对话,指的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细腻。诚如萧伯纳所言: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借助对话,学生由听老师一人讲到与同桌同班同学交换思考,语文课堂由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动态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之所以提倡把师生互动提升到生生互动的层面,是因为师生互动很容易出问题,一些语文教师常采用师生互动上假课。“活跃”课堂往往呈现伪乐学的误区:
表面平等的师生“假对话”,在很多时候学生乐不起来。
“你的理解错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看似带着商讨语气,其实质是强势话语,学生是断然不敢说的。教师虽然给予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因为整个对话过程都牢牢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是“主宰”而非“主导“。表面上课堂有问有答,但实际不过是教师牵着学生的一步步走近事先预设好的答案,教学被封闭在教师设下的“对话圈套”之中,对话蜕变成了课堂表演的“道具”。
浅尝辄止的师生“浅对话”,在很多时候让学生思考力钝化。
一位教师教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时在短短的时间里与学生多次对话:
师:余光中听雨用什么听的?
生1:耳朵
师:余光中是一位什么样的诗人?
生2:乡愁诗人
师:在《听听那冷雨》一文中作者的情感是?
生3:思乡的。
师:……
“浅对话”缺少唤醒灵魂的深度,不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触动和体验,对话在课文的浅表滑行,而无法向纵深挺进。对话停留在思维表层面,这样的对话缺少思维的交锋,更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唤醒和自我反思,这样的对话不仅是一种严重资源的浪费,时间长了还会钝化学生思想的触角。“浅对话”形成的深层原因往往是教师自己对文本缺少深度解读的底气,缺乏组织学生进行深层对话的策略,缺少应对学生对话生成的机智。
但是学生之间相互提问与解答对话与交流往往是真诚的。随意笔者认为成功的生生对话、生生互学是语文课堂以学生为本的最好的诠释,是通往语文课堂乐学境界的最佳路径!
生生互学,是衡量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最直观的标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充分对话,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之间对话的权利,让他们在互学对话中感知,感悟,思考,质疑,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活力。
生生互学,是孕育课堂生成的最精彩的舞台。
案例:一教师导学《诗经·氓》出示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
学生1:我发现“婚姻破裂”在文中有一处暗示:“将子无怒”,是说你不要发怒,那个男的喜怒无常,是个不稳重的人
(这个问题体现《氓》的写法技巧“善用伏笔”,教师在目标中没有预设。)
师(停顿片刻):很好,伏笔还不止一处。
生2:“子无良媒”——不是明媒正娶的婚姻!
生3:“尔卜尔筮”——连订婚的日期都是占卜而定的
生4:“桑叶”和“鸠鸟”的比兴也暗示婚姻的失败。
……
生生对话是课堂生成的导火线,对话一经深化,课堂的魅力就呈现出来!
生生互学,是体现语文课堂深度和广度的平台。
案例:《金岳霖先生》
师:金岳霖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1:金岳霖是一个有趣的人
生2:还有些滑稽
(教师组织再读“接触社会”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
生3::初读的确觉得有趣,然而当我细读之后,似乎还可体味出另外一种苦味。一种隐含于文本深处的无奈、辛酸和悲凉。
(其他学生此时已经渐渐不再关注金岳霖的滑稽了,开始思考——)
生4:文章写到金先生听毛主席的话要“接触社会”,于是每天坐着平板三轮车到王府井转一大圈,那东张西望的情景,岂能用 “好玩”来形容?哲学家金岳霖在文章开始部分是个老顽童,无奈去做违背性情、无关逻辑的社会接触,的确有些无奈.我也有同感!
展开全文阅读
我想,课堂因学生3的领学,学生4也就有了同感,省去很多教师的分析引导,此生一点,众生皆悟!
克林伯格认为,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2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理念上讲,对话式阅读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生为本的教学。生生互动、生生互学的对话式教学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如何引导并组织好生生互学,很值得我们思考。
追问:什么是真正的生生互学,怎样实现语文课堂的乐学境界?
在教学中开展生生互学,要正确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的关系,把学习的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以合作学习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也不可以用独立思考取代合作学习,力求实现学生个别性和集体性的统一,以达到求同存异、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提高交流的效果,我们既不能只让少数“尖子生”表现而其他同学“万马齐喑”,又不能流于形式搞满堂哄哄的“面子工程”。以学生互相启发相得益彰为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做法现语文课堂的乐学境界:
调动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促学生整体的互动性
生生互学,发挥学生对话的主动性离不开示范与模仿。调动几个思维敏捷的“尖子生”的积极性,培养生生对话的标兵,让“尖子生”起到教师的引领作用,让生生对话多出几位“先生”。例如有一次笔者发现班级里的一名女生自己发明“一天一句话”的自我写作训练法:一天只写一句话,这句话必须是深刻的感悟,或是优美的描绘。在征得这位学生同意后,我立即建议她主动把笔记借阅给同位看。令我吃惊的是一周后,几乎全班都行动起来进行“一天一句话”这种独特而有效的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个体思考的准确度,以促生生互学的科学性
案例:《项羽本记》:“评价项羽其人”
生1:项羽很弱智!
(众生哄笑——此生过于片面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会误导他人,需及时纠正。)
师:请读出依据。
生读:(是霸王别姬一节)
师:大家来理解“项羽泪的含义”
生2:英雄泪!
生3:项羽是性情中人!
……
(此时生1在反思。)
所以,当有误读文本的思考出现时,要引导学生个体思考的准确度,以保证生生互学的科学性。
点燃学生个体思考的自省意识,以促生生对话的互启效应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的是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阅读,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天资,开启学生的心智,放飞学生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学生面对某一问题时产生疑问或质疑,而且这个疑问可能有普遍性时,要让学生呈现这个疑惑,让其他没有留意或者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学生共同进入思考状态。
探寻学生个体的自乐,以求生生互学的感染效应
一个学生诉说自身经历能让教室恸哭声一片,一个学生敢于说出一次本可以隐瞒的错误,其人格让全班同学肃然起敬。这一点教师的说教是永远无法代替的学生的心声表白的。
案例:写作课——“写真事、动真情”
(班里有早恋现象,我让所有的同学写一篇“我的早恋经历”不管是真早恋还是没发生早恋。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
暑假里我按捺不住想去她家看她。
她家的门半开着,我看见她坐在葡萄架下看书,很专心。不一会屋里传来“吃午饭了!”的声音,她懒懒站起,走进屋里,她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身裙。
我又站了一会,便离开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都投入紧张的学习中,我也无暇顾及她的事情。
毕业聚会时,我们合唱一首歌。我想,她绝不会知道那个暑假的事情。
我就让这位同学读了他自己的作文。当时全班同学没有一点笑声,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早恋,我们都应该有自我刹车的定力,友情很美,只因纯真。习作作者站在早恋的门外的身影是美的!同学们都在聆听着、都在这个季节成长着。生生互学,胜似教师反反复复的说教!
正如俄国作家巴鲁金所说:“真正的对话式阅读教学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 ‘真诚袒露’ 、‘心灵交流’和‘彼此接纳’的过程。”生生互学应包含:互问、互思、互解、互乐!
生生互学以它全新的理念给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极大程度激发了课堂的“能量”。让学生在对话中受到启发触动,让学生心有所感,智有所启,情有所思,获得更大的提升。它还要求教师告别急功近利的浮躁,带领学生潜心会文,涵咏品味。
如果一堂语文课是充满魅力的现场直播,教师只是一位主持,诉说与聆听的,都应该是学生。真正能让学生动容的,是让学生以学生为师、为徒、为友,乐其所学,学其所乐,语文课堂就达到乐学的境界了!
注释
①出自《论语·雍也》
②教育理论论文写作:《教学对话”的本土化处理》
参考文献
方相成《论对立统一张力下的语文对话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8
《语文学习》全国核心期刊2010.1月-12月。
柏雪
标签:
教学论文
追求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谁能在乎这片老树林的感受? 教师随笔
下一篇:
精小语文课,风采大舞台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