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总结
阅读:837
标签:
教学总结
教材研读六步曲 教学总结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现在受到普遍重视。本文从一名普通语文教师的视角出发,着眼于日常备课时,拿到一篇文章怎样研读才能深入、到位、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文中结合自身经验,主要谈具体实用的操作步骤。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研读教材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更是决定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可是,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教参里、各种教师用书中非常方便的找到一篇篇教案、一个个课件。久而久之,很多语文教师渐渐淡忘了如何独立研读教材,成了依靠“拿来主义”的教书匠。
要找回这缺失的一环,必须不断苦练教材研读能力。对此,余映潮老师有如下阐述:“语文教师要学会把玩教材,要别出心裁读课文。”“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境界是: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除此之外,余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钻研教材的方法——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可以看的更高更远,但是当自己脚踏实地时又觉得困难重重。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笔者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力求把余老师的宝贵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有高人指点的确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一段时间后,发觉自己拿到一篇陌生课文,不再惴惴不安了,对教材渐渐有了独到的认识,有时甚至敢于挑战难文教学。回顾自己的教材研读之路渐有起色,不禁欣喜,于是结合自身研读教材的经历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经验步骤:
第一步——从模仿做起,修炼内功
当我们惊叹于名家大师们字字珠玑的教材分析,一针见血的文章点评时,可曾想到,这正是他们长期内功修炼的结果。当内力深厚时,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对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来说,内功的锤炼是一条漫漫修远之路。除了大量的阅读思考和勤奋的写作外,模仿也是一个有效方法。其实,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是人类生物特征的一部分。模仿是社会学习重要形式,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教材研读也是一门艺术。在听其他老师,尤其是老教师评课时,笔者最喜欢也最留心他们的教材分析部分,看他们是从什么角度着手分析文章的,每一次都会有新启发。遇到类似课文,再试试是否可以遵循这个角度分析文章。一开始自然只能仿其“形”,渐渐也就能抓住点“神”了。
第二步——反复读教材,寻找火花
叶圣陶先生谈到文本研读时说过: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潜心、反复读教材是研读文本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与教材的一次次“碰撞”中,作者的心思、语言的魅力、甚至独到的发现都会浮现出来。我认为,相比于默读,放声朗读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总是容易与作者贴的更近,也更加容易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台阶》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当读到父亲脚踏黄泥的细节:“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挑”“晃破”“滚”这几个词就让我十分叹服。在随后的教学设计中,就让学生就这一段进行研读,着重分析这几个传神的动词。在这番研读后,学生对于父亲沉重命运的认识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也上升了一个层次。
第三步——由“趣”字入手,巧妙引导
中学生年龄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关注到有趣的东西,教师在备课时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点,很容易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余映潮老师就相当善于发现教材中有趣的语言现象,因此,那些看似枯燥乏味、难读难教的课文,他也能上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他读《羚羊木雕》,饶有趣味地将目光投入到文中表示人物如何“说”的摇曳生姿的写法上。又如读《爱莲说》,他欣然发现文中许多有趣有味的“三”:文章有“精粹的语言、精妙的形象、隽永的意境”三美;文章写了三种花,象征三种人,渗透了三种情;文章有三次衬托;文章第二段写的是三种花、三种评价和比较、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文章句式有三美,即长句与短句、单句与偶句、骈句与散句;文章“噫”后的排比句为一陈述二设问三感叹……这些趣味点,让学生耳目一新,更加乐于深入课文,也让老师在课堂中更加挥洒自如。
现在比较多见的,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个趣味点就是文章中的对比。仔细看看,中学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藏着奇妙的对比,我在读《俗世奇人——好嘴杨巴》时,就抓住了杨七和杨巴的对比,教学设计中也突出了这一点。冯骥才的《好嘴杨巴》开头先介绍了杨七杨巴的外貌、姓名、关系。前四段都以介绍杨七为主,后面才开始写杨巴。既然题目是《好嘴杨巴》,为何最重要的开头部分却写杨七呢?细细阅读下来,发现一些细节很值得推敲。
第一段写杨八本名杨巴,因为看上去比杨七小,再加上“巴”与“八”音同,所以被当成杨七的兄弟,名字被错念为杨八。这与文章最后一段中“‘杨家茶汤’被改作‘杨巴茶汤’,杨七渐渐被埋没”可谓形成鲜明而有趣的对比。杨巴先因没有手艺而被忽略,连名字都被错念,后来却因为一张巧嘴而名声大噪,反而手艺好的杨七渐渐无人知晓。杨七的绝活在手上,而杨巴的绝活在嘴上,以最后结果来看,似乎能说会道的人更加容易成功,作者设置的巧妙对比很值得玩味。
第四步—— 寻“美点”探秘,集美找茬
余映潮老师说过:“中学语文教材,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着重对文章的语言之美进行积累、赏析,之后再引领学生感知、积累、提炼、赏析这些美点。语文课的语言魅力得到真正体现。学生通过这样的熏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也会留意、模仿、创造美丽的语言。
除了语言美,教材中的感情之美、意境之美、写作技法之美……都可以是我们在研读教材时的着眼点。用“集美”的方法读文章,常常会被作者感动,理解自然就更深刻了。
与之相对,有的文章也可以从弱点入手,流行的“找茬”也可以成为教学设计中的亮色。
展开全文阅读
(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yingchao.com)
第五步——增文章内涵,读厚教材
“把教材读厚,把课本教薄。”这是余映潮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如何读厚教材?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有意识的丰富文章内涵。文章背后的故事,往往值得我们细细追寻。对文章的认识深厚了,教学设计自然就有质量了。
笔者在备《信客》一课时,就再次细读了《文化苦旅》,还查阅了很多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余秋雨家乡浙江余姚的风土人情。其实《信客》中的剪红绸故事是确有其人,但是余秋雨先生进行了加工改编,把好几个内容整合一起。但是当校长那节几乎可以肯定是他自编的了。为什么要加这么一节,尤其为什么把顺便修一修老信客墓作为结尾,就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我的教学设计中就有了引导学生对文章结尾的思考——“同样一个人,作为校长被永远记住了,作为信客却被淡忘,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原本学生只是理解到文章赞美提倡诚信,这样一来,他们开始明白作者其实在借故事谈对诚信缺失的思考。
第六步——开发延伸点,升华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我们要通过教材这一小点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自己在研读教材时,就必须注重教材的拓展延伸,一篇课文可以向一个单元课文中的人物与事物、语言与手法、结构与主题拓展。也可以向生活中延伸,向阅读中延伸,向写作中延伸。
比如:在《纸船》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余映潮老师总结了这首诗写法上的特点:写物抒情、展开想象和变换人称。他增加了洪源的《驶去了,港口的船》和沙鸥的《新月》这两首诗进行比读,它们在写法上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比读,不仅使课文学习容量增加,也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写法的理解和体会。
(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yingchao.com)
以上六部曲,仅是笔者个人在平时教学中总结的初步经验,并非一个固定模式。“教无定法”,对教材的研读也不可能有不变的套路。具体操作时,还要根据个人教学风格、文本、学生实际……进行具体分析、调整。只要静心研习,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研读方式。总而言之,教材研读是一条艰深却又绮丽的路,“辛”字多加一横就是“幸”,笔者相信在这条路上多一点付出就会有多一点幸福。
何素英
标签:
教学总结
教材研读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
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班级管理反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