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327  
标签:教学论文
以文悟道,相机渗透


       

      哈尔滨铁路第五小学

       

      ○刘继荣○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它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地渗透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具体作法是: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在评论中,强化德育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在这一实践中的粗浅体会。

      一、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反之,审题有误,写出来的作文就离题。所谓德育导向作用,就是指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教师在指导中的坚定、鲜明的政治态度,就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导向作用。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长于形象思维。因此,他们容易从直观的角度去审视题目的具体意义,而对题目的含蓄、隐蔽、深刻的本质,往往不善于作深入的分析,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片面性和肤浅性,偏离题目要求,当然也不会写出中心明确的作文来。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审题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目的。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一处你所喜爱的景物,要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这次习作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这次作文提出几点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这次作文要求可以分为三点:1写家乡一处景物;2要抓景物特点细致描写;3这处景物必须是你所喜爱的”。可见学生从“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三个方面较为正确地理解了题意。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文为意而发,意在文之中。”我觉得在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写。于是,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说出写哪一处景物,那处景物有什么特点,而且一定要说出为什么喜爱这处景物。有的学生说:“我想写家乡的松花江。松花江的特点是江面宽、江水急、江上来往船只多,江岸游人络绎不绝。我是喝松花江的水、吃松花江的鱼长大的,松花江是我家乡的骄傲,所以我要写松花江。”有的学生说:“我想写家乡的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的特点是树的数量多,树的种类多,每到夏季那里就是绿色的海洋。家乡的森林公园,不像原始森林那样天然形成,它是林业工人叔叔亲手栽植的,它绿化、美化了我的家乡,它防风、排涝,成为家乡的绿色屏障,所以我要写森林公园。”有的学生说:“我想写我家门前的小花园。小花园的特点是花多、草多,还有一座假山。这座小花园虽比不上大公园美丽,但是这里的花是我亲手栽,草是我亲手种,假山是我亲手堆。清晨,我在花下晨读;傍晚,我在草地上乘凉。我对小花园有特殊的感情,她是我心目中的乐园,所以我要写小花园。”从几个同学的发言中,已经不难看出,他们的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这里没有刻板的训导,没有牵强的说教,然而学生已经在学作文中悟出了“道”,正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那么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则是文章的血肉。学生作文,不仅要学会审题立意,而且要学会选材,这样,才能写出有灵魂、有血肉的好作文。

          选材的生命力就在于材料的真实性,越是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材料,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从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来看,主要是“假”“空”“抄”现象严重。“假”是说假话,口是心非;写假事,胡编乱造。“空”是内容空洞,无具体事实。“抄”是东拼西凑,抄作文选。这样不仅严重地影响作文的思想质量,而且助长了一种不正确的文风。

          叶圣陶老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也都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上各种思潮在他们的思想上或习作中必然会有种种反映。学生在作文选材中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这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所以,我在指导学生选材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亲耳所闻、亲眼目睹的有真情实感的材料,及时把握德育契机,把作文与育人逐步统一起来。

          例如: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第一次作文,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写了自己做的一件好事,而且我也从中了解到个别同学的作文选材不真实。


展开全文阅读
          为了真正做到寓教于文,以文悟道,第二次我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做过的错事,并且声明不告诉家长,不秋后算帐。我觉得这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批评、正确评价自己、明辨是非的极好机会。“是”和“非”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是”和“非”,有的孩子能分清,有的孩子分不清。如果“是非不分”,或把“是”写成“非”,或把“非”写成“是”,那样文章的思想质量就无从谈起。因此,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写好作文的首要问题,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同学们明确了要求,解放了思想,纷纷动笔成文。别看有的同学会把无中生有的好事安到自己头上,但他们决不会轻易把别人做的坏事写到自己名下。于是一些鲜为人知的错事便一件件跃然纸上了。有的学生写:自己为了玩电子游戏机,撒谎向妈妈要了五元钱。当妈妈询问要钱做什么时,自己胡编说交给老师了,妈妈问老师收钱干什么,自己又答不上来,只好支吾说不知道。现在想起来真惭愧,既对不起妈妈,又对不起老师。有的学生写:自己在家门前玩,发现一辆没上锁的自行车,便骑走玩了几圈,回来发现还没有人来取,又骑走玩了半天。后来整整骑一周才送回原处。虽然没见到车子主人,但可以想象失主多么着急,悔不该当初干这样的事。有的学生写自己和父母顶嘴,有的学生写自己考试打小抄,有的学生写自己欺负同学,甚至有的学生写出自己作文时抄袭别人的范文等。全班四十多人,虽然都写错事,但选材无一相同。从一篇篇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实感的作文中,我看到一颗颗诚实的种子正埋入他们的心田。孩子们在文题面前的反思,在选材中所表现出来的求真求实,正说明了他们在作文中逐步学会了识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在不断增强抵制错误思想影响,弘扬正确思想的能力。

      三、在评改中,强化德育效果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

          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评论、鉴赏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篇文章无论写得好还是坏,它总要反映作者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和思想感情。所以,评论一篇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小作者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褒是贬非、扬善抑恶、爱美憎丑、留真去假的评论过程。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通过评改作文,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产生强化意识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例如:结合语文基础训练,我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长大了》。应当看到当代的小学生思想活跃,聪明开朗,但也应看到独生子女增加,家庭娇惯,生活条件优越,也使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关心他人,轻视劳动等。因此,我出的这个作文题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密切相关,他们觉得有话可说。作文前,我领着学生重温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文时,我要求学生要选择真实、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长大了。作文后,我开始组织学生评改。有的学生写道:我已经十二岁了,可是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总是小孩。他们什么事也不让我自己做,我几乎过着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姐生活。有一次,老师开会,我们早放学一会儿,不等妈妈来接,我自己背着书包穿过四条马路来到妈妈单位,把妈妈吓了一跳。妈妈惊奇地问我怎么来的?我自豪地说:“我自己走来的,我长大了!”这位同学读完作文后,其他同学立刻从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论,同学们认为用“独立背书包过马路”这件极为平常的小事向妈妈证明“我长大了”,选材好,以小见大,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家长对我们太不放心,把我们看作蛋壳里的鸡雏;二是我们依赖性太强,十二岁了才第一次自己独立过马路。

          原文的小作者也参加了评论,她说:“确实如此,但是从那件事之后,妈妈开始对我有了一种信任感,妈妈也承认‘我的女儿确实长大了。’”接下去,有的同学写自己能收拾屋子,有的同学写自己能洗衣服,有的同学写自己能刷碗,有的同学写自己能钉钮扣,有的同学写自己能给爸爸妈妈做饭……同学们在作文中大声疾呼:“我们不要做‘小皇帝’,我们要做生活的‘小主人’”。通过互评互改作文,孩子们的心灵在互相交流中受到熏陶,思想在互相启迪中得到升华。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实感,表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不良风气的抨击。为了把“作文与做人”进一步统一起来,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而且要求家长把孩子在家的真实表现反馈给老师,以便我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强化德育效果。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写东西全都有所为”。这一精辟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揭示了“教作文与教做人”的辩证统一关系。作文教学的难度就在于它是一种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文学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的深度就在于它反映在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做所为的相互渗透之中。实践证明,作文教学为德育工作、教书育人提供了基础,以文悟道、相机渗透又推动了作文教学。这就是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作文教学实录片断(五年级)

      教学过程:

      一、指导审题,确定德育导各

      1出示作文要求:写一件自己和同学、亲戚、邻居之间发生过的值得回忆的事。

      2思考这次作文提出几点要求?

      3思考什么样的事是值得回忆的事?

      (突出“值得回忆”,确定德育导向。)

      生:我认为“值得回忆”的事,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而是总也忘不了的印象深的事。

      生:我认为必须是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育意义的好事。

      生:我补充,写坏事也可以,从一件坏事中吸取教训,也是值得回忆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值得回忆的事,并没有具体规定写什么类型的事,但这件事一定在你的思想深处留下了烙印,给了你心灵上的启迪。写这件事的目的,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个启示。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写事的作文要注意什么?

      生:首先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生: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生:应该把重要的地方写得详细、具体些。

      师:说得对!为了帮助同学们写好这次作文,我们来复习一下学过的课文《钓鱼》。

      4复习《钓鱼》一课的写法。(略)

      二、指导教材,把握德育契机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值得记忆的事?并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写这件事?
(学生默默思考片刻)

      生:我想写同学帮助我的事。有一次,我在操场玩,不小心让石头砸了脚,当时鲜血直流。谢鹏同学看见了二话没说,背起我上医院包扎,又把我背回学校上课,放学后还把我送回家。这件事给我印象太深了,每当我看见脚上的伤疤,就想起这件事,谢鹏同学助人为乐的风格值得我学习,这件事也反映了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


展开余文
      师:这件事选得好,反映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一鲜明的中心思想。

      〔结合题材,把握德育契机,渗透德育。〕

      生:我想写的是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邻居张奶奶家养的小鸡,跑到我家院里吃了我晒的白菜。我一气之下,爬上了张家的煤棚,把她家棚盖的油粘纸揭下一大块,棚盖立即露了一个大洞,结果我不小心从洞口掉进张家煤棚的煤堆上,摔破了膝盖,一直到张奶奶开门煤才发现了我。张奶奶并没有骂我,把我抱出来,给我洗了腿,上了药。后来,我向张奶奶认了错。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太深了,要不是煤棚不高,说不定摔成哈样呢?结果,还是爸爸出面帮张奶奶家修好煤棚。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邻里之间要团结,不要斤斤计较小事。
师:这个同学的选材很好,从邻里之间应该怎样相处这个角度,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宽厚为怀,如果损人,必定害己。不过你的年纪小,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大家都会原谅你的。

      (又有几名同学说了自己的选材,教师给予肯定,或指出不足。)

      师:同学们的选材很广泛。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列作文提纲。

      三、列作文提纲(略)

      四、简评作文提纲(略)

      五、根据提纲拟作文草稿(略)

      六、评改作文草稿,强化德育效果

      师:谁愿读读自己的作文草稿。

      生:我的作文题目是《一份通知书》。(全文大意是:有一次,我家收到一份自行车失物招领通知书,可是我家并没有丢车。当时,我就想拿通知书领车,可爸爸不让。后来我们把通知书送回公安局。原来,他们弄错了。爸爸那种正直、诚实、不占别人便宜的品质为我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师:请同学们议论一下这位同学的作文写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这位同学的作文以物命题,很新颖。

      生:我认为这位同学的内容也很新颖,送上门的失物招领通知书,就是领了也没事,而他的爸爸却坚持不领,这是一种多好的品质啊!

      生:我觉得这位同学的作文还有一点可贵之处,就是用对比的方法,反映了一种美好的品德,用“我”的自私、贪心,反衬出爸爸的无私,不贪心。

      师:同学们评得很好,这篇作文不仅命题和内容有新意,而且构思也很巧妙,从“公安局送来通知书”写起,设下悬念,开头就吸引了读者,重点段是我和爸爸的对话,采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爸爸的美好心灵,写得详细、具体。不足之处,有些句子罗嗦。看来一份通知书虽小,然而围绕它展开的故事却耐人寻味,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可以看出一种高尚的品德。我们大家都很佩服这位同学的爸爸吧?

      (同学们点头回答:“是的”。)

      师:下面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自己的作文。

      生:我的作文题目是《悔不该……》(全文大意是:星期天,我到舅舅家串门,看到他家桌上有一块电子表,我挺喜欢就放在兜里了。吃完饭,舅舅说要送我一块电子表,可怎么也找不到了。我不好意思拿出来,只好说不知道。后来,舅舅说:“丢了就丢了吧,以后我再给你买一块!”回家后,我对妈妈说了。妈妈骂了我一顿,让我向舅舅认错,可我没有勇气。我真后悔当初不该那样做。)

      师:一个人应该有诚实的美德。你虽然没有向你舅舅认错的勇气,但你向妈妈认错也是好样的。现在你又敢把这件事写出来,说明你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我相信你会记住这个教训的,同学们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七、总结:

      同学们,还有很多同学已经写完了作文,因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评论了。从同学们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这次作文要求的理解是正确的,选材是广泛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歌颂了我们生活中的真善美,揭露和批判了我们生活中的假恶丑,每一篇作文都是一篇活生生的教材。希望同学们课后再根据这次作文的要求做认真修改,然后我们再开一次作文欣赏会,让大家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既教作文又教做人

      ——“写一件值得回忆的事”作文教学评析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钱芹书

          小学生写作文,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都离不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如何看待周围的人、事、物,怎样评价自己做过的事,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能力和情感因素。因此,作文教学不单是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的训练,同时也是思想认识和道德品格的训练。通过作文的训练,不仅要使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使他们在作文过程中建立道德观念、产生道德情感,从而在生活实践中规范道德行为。这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刘继荣老师遵循叶老“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的教学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坚持文品和人品的结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文道统一的作文教例。

          首先,在审题中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的目的,抓住“值得回忆”这个题眼,启发学生确定文章的中心。教师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了适时的、恰当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这篇作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件事来“赞扬一种精神”或“说明一个道理”,“吸取一个教训”,“给人一个启示”。这就确定了德育的导向,一接触文题就把学生的写作动机引向认识事理的轨道,增强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在指导选材时,注意把握德育契机。当一名学生谈了要写同学助人为乐时,教师及时指出:“这件事选得好,反映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一鲜明的中心思想。”这就为学生的选材点明了思想意义,同时赞扬了高尚的道德行为,在学生心灵中树立了美好的形象。当另一名学生谈到要写和邻居家发生的事时,教师指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宽厚为怀……”并鼓励学生说:“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大家都会原谅你的。”这样的点拨,深中肯綮,学生会领悟到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总之,教者在指导选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性质和认识趋向,相机渗透思想教育,既体现了作文的要求,也提出了做人的原则。

          第三,在评改草稿中强化德育效果。教者在评论草稿时,对写做错事的同学,既从写法上评论,又从思想上评论。比如对写《悔不该……》的同学,教者说:“一个人应该有诚实的美德。你虽然没有向舅舅认错的勇气,但你向妈妈认错也是好样的。现在你又敢把这件事写出来,说明你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这里,教者没有生硬的批评,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从作文中发现了孩子敢于向妈妈承认错误、敢于在作文中写出来的优点,抓住积极因素及时进行教育。教育以鼓励为主,语言亲切,相信学生一定会记住这个教训的。这说明,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怎样认识事物,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是十分必要的。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认识的直接流露;行如其人,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听其言观其行,及时端正学生的认识,强化德育效果,才能使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事物能力同步发展。

       

       

       

      
标签:教学论文 以文悟道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讲究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下一篇:施教之功,贵在导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