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3408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细柳营》《古文二则》《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熟读课文,自主讨论完成学案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简介《战国策》与刘向

1.《战国策》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

2.简介刘向及主要作品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给下面的字注音。

  昳(    )丽 朝(     )服    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     燕(     )  

2、解题:讽:         纳:         谏:

3、结合文下注释,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词句写在下面横线上,以备课堂上讨论交流。

                                               

4、熟读课文,注意节奏,辨析下面的句子哪一句正确。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邹忌/修/八尺有余(     )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3)王之蔽/甚矣!(    ) 王之/蔽甚矣!(      )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5、请写出下面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朝服衣冠           (2)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吾妻之美我者            

6、辨析下面的一词多义。

朝 (1)朝服衣冠      (2)皆朝于齐      (3)于是入朝见威王  

修 (1)乃重修岳阳楼  (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3)邹忌修八尺有余   

善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京中有善口技者          (4)王曰:"善"     

间 (1)时时而间进          (2)又何间焉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孰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孰视之     

私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不宜偏私      

于 (1)皆以美于徐公           (2)所谓战胜于朝廷       

  (3)欲有求于臣               (4)皆朝于齐          

之 (1)臣之妻私臣           (2)吾妻之美我者     

   (3)辍耕之垄上            (4)何陋之有    

三、合作探究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事是什么?由于妻、妾、客的身份与心理不同,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有什么不同?

                                                                                  

2、邹忌"入朝"是如何"讽"齐王的?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3、中国历史上不少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却坎坷或放逐或被杀,你能列举一些典型的事例吗?那么,邹忌讽齐王为什么能成功呢?

                                                                                  


展开全文阅读
4、从文中的人物言行中,可以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试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形象?

                                                                                  

5、学了本文后,从不同的角度,我们有哪些体会或启发?

                                                                                                                                                      

 第二课时

一、检测反馈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  )   面刺寡人(  )

 暮寝而思之(  )   今齐地方千里(   )谤讥于市朝(  )

 期年之后(   )    皆以美于徐公(  )

2、联系学过的课文,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吾与徐公孰美       孰为汝多知乎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

                                                              

二、拓展延伸 

    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课文背诵

夺冠百分百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科目:     备课人: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  21、细柳营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理解周亚夫这个人物形像、精神的现实意义。

学生先熟读课文,把重点以问题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解答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字    ,    (填朝代)伟大的      、       。


展开余文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彀弓弩(   /   ) 天子之诏(   ) 持兵揖(    ) 介胄(   ) 曩者(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军士吏被甲。               “         ”通“         ” :

⑵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         ”通“         ” :

⑶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         ”通“         ” :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⑴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古义:       今义:

⑵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古义:       今义:

⑶使人称谢。               古义:       今义:

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军霸上 (    )     ⑵上自劳军(    )    ⑶至霸上及棘门军(  )

⑷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

⑸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   )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军中闻将军令(   )  ⑵上自劳军(    )(  )  ⑶天子且至(    )

⑷将军约(    )       ⑸天子为动 (    )       ⑹曩者霸上、棘门军  (   )

⑺介胄之士不拜(    ) ⑻已而之细柳军(  )      ⑼ 匈奴大入边  (   )(   )

7、翻译下列句子。

⑴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遂迎。

⑵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⑶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⑷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⑸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⑹“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⑺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⑻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⑼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第二课时

二、合作探究

1、本文写了什么事情?表现了周亚夫什么性格?

2、第一段主要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戍边。请问这一段这样写起什么作用呢?

3、第二段是课文的中心段,集中表现了周亚夫的性格特点。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性格。课文中使用了三次对比衬托。

第一次对比:是文帝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的情况与到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衬托。文帝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          ,           ”,在细柳营看到与霸上和棘门的将士不同,

“           ,           ,          ,         ”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长驱直入,而在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          ,         ”,“         ,         ”。直至天子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书,“            ”。对比之中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油然而生敬意。

第二次对比衬托: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        ”;而在细柳营,“        ,          ,           。        。”由此可见,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

第三次对比衬托:天子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时,“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               。”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难怪文帝不仅不怪罪他,反而为之感动,“

”,表达自己的敬意。

4、  第二段主要写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但是首先却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起什么作用?

6、 读完全文,你认为文帝是怎样一位皇帝?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四、能力提升

1、同学们学习了《细柳营》以后,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明的“真将军”形象一定在大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⑴假如你是周亚夫将军,皇帝命令你驻守细柳营,你有什么打算?

⑵假如你是文帝,自己去军中慰问,受到像在细柳营的重重阻拦,你该如何看待周亚夫将军?

⑶你从周亚夫将军身上学到了什么?请你用自己话谈谈。

2、学习了《细柳营》以后,同学们也可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表现人物等写作方法写一个人。字数400左右

        夺冠百分百

        基础训练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科目:     备课人: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22.《古文二则》之孙权劝学 

了解有关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分析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安排习题,以学生讨论分析为主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一.简介作者及作品

1.读准下列字词,想一想,还有哪些字不会读,找出来,注上音,记住它。 

涉猎(     )    更刮目相待(     )    治经为博士邪 (     )   

2.读准下列句子节奏。

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⑷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⑸蒙/乃始就学。

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填空。

⑴ 《资治通鉴》是    朝    主持编写的一部        。它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年的史实。司马光,      (朝代)   家、    家、    家,字     。

二.合作探究

 1.试根据下面语句提炼成语,并解释。

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成语:                             成语:                        

解释:                             解释:                        

2.本文情节完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完整地记录了孙权   学—吕蒙   学—鲁肃   学的过程。(每空各写一字)


展开余文
3.孙权以什么事例来驳斥吕蒙“以军中多务”而拒学的借口?

三.能力提升

1. 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我们要以怎样的的态度看待他人,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事物呢?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a.自相鱼肉             (     )

b.给千人廪,布三千匹   (      )

c.睿素无北伐之志    (      )

2、将下列句子提炼成成语。

闻鸡鸣,蹴琨觉:                

争权,自相鱼肉:                

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

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                    

3.解释下列句子。

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进居京口,纠合骁健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4、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层[从            到             ]写                     。

第二层[从          到                 ]写                            。

第三层[最后一句]写                  。

二、合作探究

1、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2、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3、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祖逖?

                                                                           

拓展练习

读岳飞词《满江红》,对比其与祖逖情感之异同?

                                满 江 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科目:      备课人:            年    月    日

课题: 23、公输 

理解全文的意思,掌握部分实、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

学生自主讨论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简介作者、作品

                                                                                       

2、读准下列字音。                                                                

墨翟(     ) 犀兕(     )  诎(     )   鼋鼍(     )   禽滑离 (      )

二.合作探究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为:(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夫子何命焉为?           

  (3)必为有窃疾矣。                  (4)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5)以牒为械 当作。                 (6)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子:(1)子墨子闻之                              (2)愿借子杀之               

说:(1)公输盘不说                              (2)请说之               

然:(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之:(1)为楚造云梯之械                          (2)子墨子闻之                 

  (3)宋何罪之有                              (4)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以:(1)将以攻宋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3)以牒为械            

于:(1)胡不见我于王             (2)今有人于此                 (3)起于鲁            

已:(1)然胡不已乎               (2)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虽:(1)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2)虽杀臣,不能绝也。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诎;            

已持守圉之器:               知而不争:           舍其文轩:          

3.理解文中的古今异义字。  

 再 :古义:        今义:        所以: 古义:       今义:       

 金 :古义:        今义:        地方: 古义:       今义:       

 文 :古义:        今义:        虽然: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将以攻宋                             于是见公输盘;

 译文:                               译文:                          

胡不见我于王?                        “宋何罪之有?” 

 译文:                               译文: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译文:                                译文:                             

胡不见我于王                         今有人于此   

译文:                                译文: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般的?                                                        

7.墨子是如何说服楚王的?                                                          

8.子墨子诱使公输般说,从"智"、"忠"、"   "、“   ”、“知类”五个方面,劝阻公输般攻宋,体现了他的   思想。

四.能力提升。

1.公输般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人物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2.本文与战争话题有关,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

                                                                             

      夺冠百分百

      基础训练

 〖个性备课〗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年级:       科目:     备课人: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24.诗词五首

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边读边结合背景领会诗的意境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一、古诗常识

1、 同学们都能背诵哪些诗歌呢?                                               

2、 诗歌的形式有哪些?

  诗歌,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包括律诗”“绝句”和“词”“曲”)、自由诗和散文诗。

二、自主学习

1《采薇》

(1)朗读《采薇》,注意停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3)理解诗句含义。

(4)思考:将"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有何意义?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鲜明地衬托出戍卒回家时沉重抑郁的心情。

(5)哪一句诗体现:作者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长年在外戍守的无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体现作者对于家乡的怀念,对长年在外戍守的无奈。

(6)当堂背诵

2、学习《十五从军征》

(二)朗读《十五从军征》,注意读准字音。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分析这首诗中同样描写士兵,在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前诗更重于对情景的描写以反衬哀伤心情,全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后者主要以叙述为主,借老翁的所见所感,来抒写他的凄楚悲凉之情,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

(4)了解与此诗内容相关的知识。

   在汉代,当戍兵,一切费用,都要自己担负,民年二十三为正卒,

一岁为卫士,五十免兵役。这首民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欺骗性。诗中的主人公足足服了六十五年兵役,而穷老归来,仍一无抚恤,他的悲惨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5)诵读这首诗,体会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思想感情。

本诗控诉了汉代兵役制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三.练习提升:

这课学习的两首诗的主角都是         ,在诗中都通过对景物与人物动作心情的描写,表达了             。在写景状物上两首诗各有特点,一个是有        景和         景做对比彰显相反的两种心情;一个是对            的荒凉,           的凋零进行细致的刻画,让人倍感凄凉。

第二课时

一.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词,讲究音乐性,体现在它的篇幅结构、句字长短以及句字格式和声律上。词的声律突出两点:一是用韵,二是平仄。韵构成声调的回旋,形成其音乐美,字音的平仄交错则造成节奏美。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的词牌是一韵到底,有的又要换韵,有的用平韵,有的用仄韵,有的又平仄交替,有的更是强调必须用入声韵的原因了。词调在字音平仄的变换、对帐要求与句数、字数、韵脚按排上比之律绝具有灵活性,但其组成的五、七言(包括四、六言)大体是遵循律绝的基本规则的。不过词中大量使用八字、九字的句子,而这类句子正是在七言句字前添加一字或两字而成。如“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要  长把柴扉对月开”,“引  无数英雄竟折腰”,“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等,词中的这类领字、顿字句型是诗中所没有的。词调一般按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 58字以内)、“中调”( 59字到90字|)、“长调”( 91字以上)。也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又称“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每一词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西江月》、《沁园春》、《贺新郎》等等。每一词牌所固定的格式,叫词谱。

按照词谱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一般词的内容与词牌无关,(有关的则“称本意”)。前人填词一般不另加题目,顶多前加小序或引言,许多题目都是后来的编辑者添加的。于是后学者皆效之,词牌之后另冠一题目。有的词牌的格律是有多个不同的结构的。故有“正格”和“变格”之分。今人填词最好采用比较常见的正格。 

二.学习《诉衷情》

(一)《诉衷情》词牌特点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朗读此诗,并讲述诗的大意。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本首词作抒写回顾作者当年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表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愤之情。

(三)这首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此词打破常用的结构方式:上片两句思昔,两句抚今;下片句句抚今,而又句句与思昔相关合,更有利于情感的跌宕回旋。

(四)词句赏析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是陆游在梁州战斗生活的概述。 “觅封侯”不单是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

2.陆游当年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他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从“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一句看出,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3.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4.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五) 本首词的特点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三、研析《南乡子•登京口北故亭有怀》

1.南乡子,词牌名。

2.了解辛弃疾的基本情况,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辛弃疾(1037-1101),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

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3.这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特点?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4. 词句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惊天地,泣鬼神。 

 “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天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5、朗读,注意节奏的变化以及词中的难字

何处/望/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⑨。

6、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二、 学习《朝天子 咏喇叭》

1、 背景知识介绍

(1、)散曲知识介绍

1.散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诗体,它既可以像诗、词一样用来抒情写景,又是元杂剧的主要构成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2.小令:是民间流行的小调。它是一支支独立的小曲,短小精练。句子长短不齐,而有一定的腔格。小令是散曲的基本形式。小令中还包括带过曲。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小令组成的。一曲写毕意犹未尽,再以它曲续之。如[中吕][十二月]带[饶民歌]一般都注明“带”字、“过”字。

3.套数:有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中两首以上的小令相连而成的组曲,其中各支曲子必须押同一韵,一般有尾声。

散曲音节和用韵都比较自由,所以更接近自然的语调而有宜于采用口语。它的出现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2、)作者的基本情况及作品背景

王磐(公元1470-1530年)——明代诗人,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天的江苏省高邮市)人。他在明朝的散曲作家中有很高的地位。著作为《王西楼乐府》。《朝天子  咏喇叭》创作于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民间到处为其所扰,每当宦官的官船行至高邮停泊时,船上便大吹喇叭示威,开始各种巧取豪夺。这首散曲,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唢呐,实际上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痛恨。

2、诵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理清文意,体会作者感情。

    这首散曲,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唢呐,实际上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痛恨,作者的苍凉悲痛和愤怒不平的情感。

(3)作者巧妙地借咏喇叭讽刺了哪些现象?

作者巧妙地借咏喇叭讽刺残暴的统治者没有别的什么本事,惟一只会假借官方名义,四处骚扰和欺负压榨百姓,用咿哩哇啦的喇叭声来吓唬善良的老百姓,抬高自己的身价,耀武扬威,横行不法的丑恶现象。

三.练习提升:

1背诵这几首诗词。

2纳总结五首诗词的特征。

⑴《采薇》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⑵《十十五从军征》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为、所感,尽情书写了她的悲凉凄楚之情;

⑶《诉衷情》写回顾作者当年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表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愤之情。

⑷《南乡子•登京口北故亭有怀》表达了作者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⑸《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王磐的一首以辛辣的讽刺手笔所写成的散曲。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夺冠百分百

      基础训练

 〖个性备课〗

 

吴国军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邹忌讽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南京大屠杀》《寻找时传祥》《阿炳在1950》《滑铁卢之战》 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我看“闻鸡起舞”》写作训练(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