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157  
标签:教学论文 八年级教学论文
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


摘 要:古诗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学生的学习的难点。由于考试需求,学生学习古诗文往往停留在“背诵默写”层面,而忽视了古诗文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它的终极价值。古诗文教学需要创新,需要学生在掌握字词句之后的再理解和再创造,这样才能让古诗文学习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本文就古诗文教学的创新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寻求一条古诗文教学的新路。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创新;改写;文化

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古诗文教学需要创新

(一)“传统”与“创新”

古诗文教学一直都是中学阶段的重头戏,语文学科也承担着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新一代的学习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事精神上的富裕。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而古诗文的教学就能很好地保留下中国古典文化,让学生能从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寄托。是李白的豪放飘逸,亦或是老杜的沉郁顿挫;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伤时,亦或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爱国,这些都是对学生具有精神启发的诗歌。《三峡》、《小石潭记》等文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的大好风光;《爱莲说》、《陋室铭》等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性格气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些文章都是语文教师应该花大量时间去进行讲解的。

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之下,古诗文教学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目标,成为了考试的工具。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往往只记住了文字层面的东西,而“会背会写”也就成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终极教学目标。试问:学习古诗文难道只是为了填出试卷上的几个分值为“1”的空白吗?估计大部分老师都心中有数。古诗文不能只是成为“载”考试之“道”的工具,它所承载的应该是中国古典文化,应该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要获得的最高价值正是在此。所以,仅仅局限于“会背会写”的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文化意义,古诗文教学呼唤“创新”。

古诗文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将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仿写和改写,就是俗语说的“依葫芦画瓢”。“取其形,仿其意,求其神”,化为己用,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作用下的再创造。它与编写、扩写有着显著的区别,改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有的改写则要求形式上的改变,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改变语言(把古文写成现代文),或改变文章顺序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经常做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

当然,再创造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已从形式到内容层面理解了古诗文,也掌握了需要改写的古诗文的文本创作特点。

(二)创新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古诗文创新教学的意义正是要通过“再创造”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考试目标论”就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学习古诗文的“单向思维”以及古诗文教学价值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

当学习兴趣减退时,相应的就会造成学习的枯燥感,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的难度。因此,创新的价值不容忽视。

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古诗文改写便能帮助我们在作者的指点下体验作者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此古诗文改写不仅能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思维品质,还能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求异思维的品质。

从古诗文实际教学来看,实行古诗文的改写(再创造)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水平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就其工具性来讲,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在学习古诗文时,老师的教往往停留在字面解释、情感探究、技巧挖掘之上,而忽视了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而学生的学也只是关注会背会写会考试上,往往忽略了古诗文能带给他们的心灵上的感触和文化上的熏陶。而古诗文的改写就是激发出学生在学懂会背基础之上的创作欲望,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融入到改写的文本当中,从而提高古诗文的水平。

2、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学习也一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学习过的古诗文进行改写,也就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会背是一个“普遍”层次,而会用会写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由一句或一首诗而引发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是改写的目标所在。

3、提高写作能力

改写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点应该是无庸置疑的。改写本身就是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是古诗文的精炼特点,可以训练学生写作表达的精确性和语言的精炼度。

4、激发学习兴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会吟诗也会写诗。李白杜甫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也不是一个神话。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材,只要大胆尝试,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将给我们一个惊喜。

5、对生活的理解力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古诗文也一样。或是感怀身世之作,又或是漂泊零落之感,这些都是文学家的亲身经历。通过古诗文改写教学,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嵌入”到经典古诗文的“框架”当中,化为己用。了解文学家生活的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落红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让落花变得有“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这片情,并通过再创造的方式把“情”带到生活中来。

二、“化作春泥来护花”——古诗文教学怎样创新

古诗文的创新教学可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呢?我们来看几个创新的成功案例,在案例中去探寻创新的方法。


展开全文阅读
这是学生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岳》的改译:

改译一:

望岳

望,峰峦如聚。

越境连绵,惟有岱宗独秀。

天地之旖旎,一山凝结聚绕。

判若黄昏晨晓。

群峰迭起,胸中荡涤波涛。

日暮西山,倦鸟归林。

他日定登顶,

群山尽为眼底收。

改译二:

何处为泰山,齐鲁翠山境。

天地奇秀景,一山两天色。

层云荡胸心,睁眼望归鸟。

待临绝山顶,一目扫千山。

这两首都是学生的改译习作,八年级学生的写作难免有些生涩,但我们可以从改译文字中看出学生的用功与用心。所以,古诗文创新教学的一个方法就是“改译”。学生在学懂古诗文的基础之上,用自己的语言把原有文本再写一遍,这个“写”当然带有学生的认知,但也不能脱离文本太多。我们看上面两段译文就可以看出,学生对《望岳》这首诗已经烂熟于心,虽然改写文字比较简单,但也可以读出另一番滋味。再摘一则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改译:

钱塘湖春行

暖雨轻风初春至,

碧云微袭,新水初平。

莺黄树暖,几欲争春。

轻燕细啄泥,

只身信马游春,

群花迷乱,如茵绿草没马蹄。

已觉春心动。

惟爱湖东佳景,

绿杨阴,白沙提。

上面是原文改译,还有一种就是“套用格式”的改写,也就是用古诗文文本的格式来写新的内容。我们在看一则成功案例。

《陋室铭》

我们再看《治水必躬亲》的改写。老师在命题改写时就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创新,改为《治学必躬亲》。这样的创新就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易改有价值,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来看看学生是如何理解“治学”的:

“治学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局部,亦不可抄袭他人成果。盖人有勤惰,心有坚晃,悟有浅深,性有善恶,非勤学不得其果,非好问不穷其意,是以必得废寝忘食,学而不厌。

昔匡衡凿壁借光为治学,衣衫褴褛,置之度外,踱步于小屋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勤勉自觉,必如是而将来方可成才。如好玩而懒散,废今而弃明,为乐而厌学,则器不成而学问空旷矣。”

从这两篇古文的改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奕奕风采。这些习作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文言字词运用上以及文章形式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这两种方法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深入琢磨,发掘更好的改写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古诗文的幽幽碧潭中去采撷文化的珍珠。当然,我们在进行古诗文创新教学过程当中还应该把握几个原则,这样才能让创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最终达成高效课堂教学。

第一,创新不离“用”。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文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所以创新要有“用”,无用的创新只是文字的简单的堆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是浪费了有效教学时间。

上文提到的《陋室铭》的改写也有失败的例子,学生改写了香车宝马,改写出了奢靡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应该纠正的。

第二,创新不离“真”。

创新的“新”其实离不开“心”,一颗对生活充满热爱的真挚的心。近几年来,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正在下降,无病呻吟之作比比皆是。学生缺乏的正是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表现生活的欲望。《汉书・艺文志》云:“《书》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有感乃发,发而寄情,情实而真,上篇也。创新的原则就是要让学生交出自己的“真心”,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创新呼唤的是“真善美”,创新从本质上来看也就是为了打击“假恶丑”,还中学生一片纯净的心灵天空。

第三,创新不离“度”。

创新写作需要把握度,无度则无法,无法则无文。虽然古诗文创新教学有很多好处,但不是任何古诗文都应该拿来改写创新。课文中简短的、容易改写的,改写以后能给学生学习、思维、习惯带来帮助的我们就可以大胆尝试进行改写。此外,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文学基础来确定是否能进行改写。一般来讲,低年级学生就可以不用进行创新教学,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适当尝试。总之,要把握好“度”,让创新真正为教学所用。

创新将会是一个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创新会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古诗文教学的创新也一样。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传播作用要靠广大师生甚至是全社会去践行,没有创新,古诗文也将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子,不会成为大放异彩的珍珠。所以,教学中的创新改写应该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值得借鉴的一个方法。当然,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其他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杨海波,马建明.改写古诗《赠汪伦》[J].语文教学通讯,2004(z1).

[2]王燕,汤海燕.谈古诗改写的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6,(23).

[3]刘海江.下水文:古诗改写教学的有效形式[J].江西教育,2010,(35).

[4] 阳慧萍.为诗文改写插上想象的翅膀[J].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2011(2).

 

张涛

标签:教学论文 八年级教学论文 谈初中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 (七年级选修)
下一篇:中学生偷换升旗仪式演讲稿,当众讨伐教育制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