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131
标签:
教学论文
辨类型 抓中心 理层次——句序排列题解法
安徽 伍秀来
中考语文试题对“语言连贯”这一要求的考查出现过多种形式,句序排列题是其中常用的形式之一。下面就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有关试题作一些分析,说明句序排列题的解题思路。
例1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②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碗里做调料。
③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④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⑤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么厚。
⑥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A、①③⑤②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②⑥①⑤③
(1997年安徽中考题)
例2 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文字,其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他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
②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能防碍人才的成长。
③但是,人们对“基础”的理解往往偏于狭窄。
④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他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的学习。
⑤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
⑥书本知识又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他们又往往只看到了教科书。
A、①④⑤③⑥② B、④⑥②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①④⑥②⑤③
(1997年浙江中考题)
例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④高树与底树俯仰生姿。
⑤落叶树与常绿树相同,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同,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
⑦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似的道旁树。
A、①⑥⑦④⑤②③ B、①④⑤⑦②⑥③
C、⑥④⑤②①⑦③ C、⑥⑦②④⑤①③
解答句序排列题,一般可分三步进行:首先要弄清语段类型,以便根据记叙、议论、说明的不同组句方式,确定思考角度。其次,概括各句语义要点,整体把握语段内容,进而抓住中心。最后,分辨各句话题关系,区分递接、转换和分合,注意衔接、过渡和呼应,分层组合语句。按照这种思路组合语句,再与选项对照,可直接选出答案。当然,也可在解题过程中参考选项,筛选出选项中处于首尾位置的可选句子,把相关句子放在一起对比,初步作出选择,这样可以减少思考量,加快解题速度。
例1是记叙语段。第④句中的“生活”涵盖其它各句中“吃、穿、用(点灯)”的具体话题,第④句是中心句,起统领作用。第⑥句 “ 这类饭食 ” 的指代 ,顺承第②句“吃”的内容。①⑤③句叙述有关”衣“的情况。先说①句“缝衣”,由强调“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引出⑤句“母亲亲手纺出线”的内容,⑤句中“家织布”有铜钱那么厚,与下文③句“接着穿还穿不烂”前后呼应。而“缝新衣”只有“赶上丰年”这种特殊情况才有,因此,叙述“穿”的内容只能放在“用、吃”话题之后。这样,正确的句序是④②⑥①⑤③,对照选项,即为D项。
如果同时参考选项,可以发现首句可选①②④,确定④为中心句后,可排除AB两项。CD项中②⑥顺序一样,C项①③⑤顺序错误,可迅速选出D项。
例2是议论性语段。六句话都围绕“基础”的话题展开论述。第⑤句提出“中学生应打好基础”的观点。第③句概括指出人们对“基础”理解的偏狭。第①④⑥句分别在表明对“基础”、“智育”、“书本知识”的全面正确的理解之后,指出了人们的片面认识。①④⑥句由大到小,逐层深入,具体分析了人们的片面认识,紧承第③句。第②句“这样”指代衔接,最后指出片面理解“基础”的危害。如果参考选项,可发现首句可选①④⑤,④句“智育”的话题承①句来,①句“基础”的话题是由⑤句“打基础”引发的。这样,就可选定C项。
展开全文阅读
例3是说明语段。①句总说苏州园林的树木设置特点。②句是对⑦句而言的,说明树木不整齐划一的原因。④⑤句说明树的高低搭配、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树的变化营构画意。④⑤与②⑦正反对照。⑥则是从藤萝的角度来谈画意,③句“开花”应是“藤萝”。如果同时参考选项可以发现,首句可选①⑥,而①句总说“树木”,⑥句具体说“藤萝”,应与其它说明“树”的句子先行组合再紧承①句的总说。尾句只有③,③应承⑥。这样,就可选定B项。
标签:
教学论文
辨类型 抓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明语义 辩差异 察语境——成语运用题的解答
下一篇:
文意概括题解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