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41
标签:
教学论文
我们的教学与众不同
《论语》中有这么几句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想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大教育家,就在于他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民主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乐知”。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格式化进行塑造,否则就会扼杀其潜能,毁灭其创造性,为社会“制造”出一些华而不实的“废品”。
为了还学生以自由,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陶行之先生曾呼吁给孩子们以“六大解放”:1、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2、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谈;5、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回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求得学问;6、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要给他们自己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其实陶行之先生的做法和孔子的做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旨在解放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成长。
联想到我们以前的教学真是汗颜。粉墨春秋多年,两手空空,索然无味,却有误人子弟之嫌。想当初竭尽讲师之能事,这也担心,那也担心,可学生听来听去,竟无收获。
古人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改革才是不竭的发展动力,只有换思想,才能换天地。为教者不为学生“致远”,鼠目寸光,教法周而复始,这不仅是都教师的悲衰,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因此实验中学领导们开创性的实行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改革,大胆地走出去,精心的引进来,在全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教学改革创新活动,让学生找到发展的舞台,让老师找到职业的美感;让师生从书山卷海中走出,从迷茫困惑中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方向是希望,办法是保障,细节决定成败。要想搞好课改,践行高效课堂,就必须立足细节,放眼未来,统一教师思想,提高他们的认识,构建完美的教师团队。
首先,剔除传统观念,与时俱进,做到善教、乐教。
教师不能执于一策,囿于一方。做到“教必有法”的原则性和“教无定法”的灵活性的统一,在广泛吸取、借鉴已经积累、形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从而进入艺术境界。但我们在某项技能形成的一定时期,往往会出现重复昨天的做法,变为穿新鞋,走老路,这就是教学中的“高原现象”。此时我们就必须认真学习,努力探索,走出瓶颈,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做到善教。
生活中需要现实的人,他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满足了我们的衣食之需,同时社会上更需要理想的人,他们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精神神话,充实芸芸众生的灵魂。教师应摆脱纯粹物质功利的诱惑、教书匠的困惑、漂浮无根的惶惑,应当把自己平凡的教学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连在一起,就会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其次,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成长。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评价的实施,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中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我们教师要善于看到学生的进步,善于帮助学生取得进步,从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评价学生。评价应抓住契机,作口头、书面等形式的评价,巧妙的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以人为本,以学促教,以乐助学。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教学目标的科学化,从主智教学到全面教学。
魏书生老师讲教室应叫学室,教材应叫学材,就是在学习的屋子做关于学习的事。可见教学目标不仅是大纲、教师的意志,更应是学生的意愿。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参考学生的意见。
在上课之前,让班上以小组名义草拟课时目标,然后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甑别,最后确定目标。在确定时应把师生的意见加以结合,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尊重他们的意见,特别是能把目标分类的,可分为了解、掌握、能力训练、培养情感等目标,这样目标有了阶梯,能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解决了吃不饱,也解决了吃不了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有被尊重的快乐。
我校现行的教学变主智教学为全面教学,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实施创新性的教学,老师眼里不仅有书更要有人,而且要有完整的人。要时时处处从尊重人、促进人的角度,以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态度去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尊重他们的意愿,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保护他们的兴趣。
2、教学活动主体化,依赖教学转变为自主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居主导地位,单向传输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却似听非听,思维处于停滞、僵化状态,以致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依赖性,我校的新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自我开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仅仅是认知主体。
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尊重、保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上课中把上什么,怎样上,一节上多少内容,该如何巩固,基本让学生作主,他们就会获得“我的课堂,我作主”的全新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去准备、投入和落实。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小老师,让小老师将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教师适时对预习进行指导。然后小老师在即将预习完后将本节内容分解给各小组同学,再来讨论如何上课。在上课交流时由小老师引导并适时恰当评价,小组同学争相讲解,表现自己的才华,这样既落实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在和谐而又充满竞争的氛围中成长。
3、教学方法灵活化,从传承式教育转变探索式教育。
传承式教学注重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那种“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机械背诵、反复模仿和大量习题操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被销蚀殆尽,兴趣被泯灭。我们的新课堂教学更强调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相互讲解,互质疑问,形成互补,从而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利用学生的上进心,以小组为单位,小老师为主导,教师为“督学”,采用师生互讲、生生独讲、师生互答、启发、质疑、讨论等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参与,这样往往一石击起千层浪,形成“问题——探究——答案”的模式,这样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激情,做到了,了解的知识不讲,掌握的知识只需落实,新知识巧妙探索,学法不断归纳,积累,改变了传承式教育,形成了探索的氛围,学生智慧的火花时时飞溅。
4、教学气氛民主化,从封闭式教学到开放式教学
封闭式教学远离生活,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学生被束缚于固有场地、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学习,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思路闭塞、视野狭窄、缺乏应变能力。
我们新课堂教学就是要打破师生的枷锁,给他们换场地、换位置、增气氛、添活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教育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闭门造车,要由已班到他班,由此校到彼校进行多种交流,让教师也拓宽视野,真实体验自己教学与他人教学的差异;此外还广泛的参与各种听课活动,听本班不同学科的课,以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接受能力,纠正对学生的评价偏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做到厚积博发。也要积极听取他班他校的同科课,以博采众长,查漏补缺。最后与学生换位学习,陶行之说:“教师只知道先生教育感化学生,却不知道学生也锻炼感化了先生”。因此让学生做自己的老师,大有裨益。
⑵学习方面。第一,每个学生都潜能无限,应有计划地让每一位学生(当然先由素质较强的开始)过把“教师瘾”,让他们在上课前精心备课;让他们在讲台上绘声绘色授课;让他们体会教师的责任;让他们明白教师的艰辛;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第二,在学习上时还打破传统,让他们也能在黑板上指点江山;让他们在团队中质疑问难;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场地中挥洒自如。第三,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教学中让自己班的同学参与到别的班的同科学习之中,去感受新奇与借鉴别人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班级的学习得到最优化。
5、教学目标达标课堂化,低效教学转化为高效教学
传统教学中黑板、讲台,教师唯我所用,学生以“秧田”式结构划分,师讲生听,很少互动,缺乏新奇刺激,枯燥、呆板、效率较低下。现在我校教室周边全为黑板,做到了人人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在空间上化“秧田”式座位为“方块”型座位,让“死”空间活起来,在多样的教学形式下,可增加学生个别学习 、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或情景表演形式。在时间上至少有80%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操作、练习、讨论、讲解等。这样学生不仅有听的时间,还有观察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动口的时间、动手的时间、让学生不仅有坐的空间,还应有想像的空间、体验的空间、表现的空间。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会度日如年,让他们身在课堂,心却犹如课外般的轻松。
此外为了达到高效,我们还每一节新课前,必须让学生预习30分钟,这就是让学生明白了所学内容,做到了学习时有的矢。上课时把课前检测、质问、释疑综合起来,就完成了学生一节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就做到了让学生轻松进课堂,愉快融课堂,充实出课堂。
世界因人的存在而变得多彩,人类因有文明而变得美好,文明因有教育而得以传承,传承因快乐而变得高效。没有什么比兴趣、创新的力量更伟大,只有它们才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 挽留青春,珍藏童心;挥洒情感,燃烧思想;从职业到事业,从幻想到理想;师生舞蹈于校园,心灵飞翔于社会——这就是我们与众不同的教学。
参考书目:
1、《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大全》 中国教育学会编
2、《教育随想》 李镇西
冰冰橙
标签:
教学论文
我们的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12年中国感动人物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
《家》导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