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068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雪》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几个重要的生字词

     2.品析两地雪景的不同特点,学习文章运用对比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3.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要多带领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3.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悟文中两种雪景的美,从中感受作者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执着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两地雪景的不同特点。

     2、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课文的范读音带、《我爱你,塞北的雪》的影像资料。制作课件 。

——学生准备 

课前朗读几遍课文,准备知识卡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各位专家领导,节日快乐,我是--1--号选手,我的课题是《雪》)(利用课间,创设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

1.播放歌曲,引入。课件(随着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吟出的是伟人毛泽东胸中涌动的豪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唱出的是岑参看到的仿佛梨花盛开的惊喜。雪是洁白自然之物,是纯洁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先请同学展示交流收集的知识卡片。老师巡视     -----同学们课前准备充分,这是老师为同学准备的资料。多媒体展示)

(1)作者及背景

著名作品集有《孔乙己》、《阿Q正传》

 

      (2)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 散文 和 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诗歌的一个部类。它是用  散文的形式表现诗的内容。它不分行,也不押韵,不太讲究节奏,写法很像 散文。但篇幅很短,具有强烈的 感情、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寓意和诗的意境 ,因此又是诗的一种。

(3)生字词   

磬( qìng )口  粘( nián )结   粘( zhān )连

 旋( xuàn )风  旋( xuán )转   血( xuè )红

 龙眼核( hé )          凛( lĭn )冽( liè )     

脂( zhī )粉奁(lián )    处(chŭ)子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标注自然段落序号,思考:

(下面,我们先来听《雪》这篇课文的朗诵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调动自己的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心去感受朗读录音所描绘的画面。并思考两个问题)教师明确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分别体现在哪些段

落?前三段写江南的雪,后三段写北方的雪

2.这两地的雪景有什么特点?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呢?

滋润美艳 明艳有趣 不能持久;  如粉如沙 蓬勃奋飞 决不粘连

    三.美读课文,体会两地雪景的特点

(听读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散文诗的意境,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把握节奏,江南的雪应该读得轻柔、舒缓,朔方的雪读时应该铿锵有力)多媒体显示

     要求学生给图片配上文中的有关词语或句子。

四.研读课文,重点赏析

1 (欣赏完几幅图片后,我们继续研读课文。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京,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反动势力猖獗,整个社会处于一片寒冬之中。眼前“大风吹雪 盈空际”之时,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一江南雪景图的呢?作者写江南雪的目的是什么? )

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分组讨论:

(老师巡视作指导)      ------同学你来代表学习小组回答。------同学你来补充。回答很好   教师明确

   (1)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一江南雪景图的呢?作者写江南雪的目的是什么? 

(冬花盛开雪野图;塑雪罗汉图。老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在我的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清晰的画面:白皑皑的雪地上,生长着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冷绿的杂草,远远望去,山花烂漫,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在雪野中,嗡嗡的蜜蜂也忙着在花丛中传粉、采蜜。 

我眼前仿佛看到的是一幅江南戏雪景:一群小朋友在雪地中嬉戏,打雪仗,然后堆雪人,他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把一把地把雪往一处聚,可是由于小孩力太小,老是无法把雪拢在一块,最后在大人帮忙下,终于把雪人堆了起来,小朋友们用龙眼核镶入雪堆中做雪人的眼珠,又在雪人的脸上、嘴唇上涂胭脂,再把一顶小毡帽盖在雪人头上,一个活脱脱的不倒翁雪人便站在雪地中,小朋友看着自己亲手堆成的雪人,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对了着雪人拍手,点头,嬉笑。 塑雪罗汉是童年的美好回忆。


展开全文阅读
    有声有色,声色和谐,有动有静,动静相衬,鲁迅深情唱出了江南雪景的明艳有趣,富有生命与温情

 江南作者的故乡,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在作者记忆深处有许多美好的温暖的回忆,如《社戏》《故乡》等课文。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情的赞美,也与下文写北方的雪形成对比

(2)为什么说江南的雪"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用“青春”和“处子”比喻江南的雪。突出他的活力与健美,

       前者是说江南的雪是春天的使者,后者是说江南的雪洋溢着青春的美丽和活力。"隐约"是说不够明显。正因为不够明显,才充分表明她是最早的报春使者。"极壮健",强调了生命力的..旺盛。 

(3)"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本句中"仿佛"能否去掉?

不能。作者的想象。表现了江南雪景的一片生机。体现了作者对江南雪景的喜爱。

(4)(老师有一疑问,写江南雪的美艳,为何还要写2、3两节,为什么?) 、

写江南的雪为什么还写塑雪罗汉?写它的消释有什么用意?

写塑雪罗汉,仍然是表现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用龙眼核做的眼珠和嘴唇的胭脂,既突出了它的洁白,也突出了它的明艳。作者写它的消释表现了对它的惋惜之情 。 

2(第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的憧憬,回忆了江南的自然之美,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但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时短暂的美,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北方的雪能不能洗却作者心中的遗憾呢?)  点名学生背,老师指导诵读。讨论:   选择学习(有请-----同学背诵,并思考下面问题。----背的很熟练,请坐下。-------你来代表小组发言)教师明确

(1)"如粉如沙"写出了北方雪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朔方雪的又干又细,决不粘连的特点,表现了它和江南雪的截然不同。

(2)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为什么?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

   “孤独”是说"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只有它在不屈的飞舞;"死掉的雨" 是 说朔方的雪是由雨脱胎而来,却有着雨所没有的精神和意志,"雨的精魂",是说朔方的雪有着雨所没有的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蓬勃奋飞的形象就是好不妥协坚忍不拔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的写照。

(3)作者对朔方雪的态度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写的仅仅是雪吗?

       作者对朔方雪的态度是赞颂、喜爱。

前三段 写景,也写景中的活动               后三段 主要描写雪景

           多绘色彩 写江南的雪是静态                 多状形态,动感

           多用长句,读来轻柔舒缓。                  多短句,铿锵有力

喜爱中又惋惜                               赞颂中含敬仰

作者在写的不仅仅是雪,写的一种精神,一种意志。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

上学期,我们曾学习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在《故乡》中,作者也描绘了两幅故乡的画面:美丽的海边西瓜地画面,表现的是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萧条冷落的故乡画面,表达的是作者对农村衰败的现实的强烈不满之情;而作者通过《故乡》两幅画面表现的主题是:要靠奋斗去开创出新生活之路。我认为,鲁迅的这种信念在他的一生中是一贯的,在《雪》中,作者通过两幅鲜明不同的画面:江南雪景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朔方雪景是奋斗的象征,

两幅画面统一起来,表现的主题应该是:要通过奋斗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五.拓展延伸

《雪》这篇散文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有请——同学,你很勇敢,请回答)(学生可能从内容主题.语言.表现手法.学习散文的技法.对南北方雪的态度..做人的道理,吟咏雪的名句等方面说)

    生:在预习课文时,我对本文为什么要给读者描绘这两幅雪景图总把握不准,通过同学 们在课堂的交流,我不但理解了《雪》的深刻寓意,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诵读,准确地把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生:我从本文的阅读过程中,领略到了两种雪景的美:从明艳绚丽的江南的雪景领略到的是清新艳丽的美,从朔方的雪中,我领略到的是鲁迅反抗黑暗社会现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豪壮的美。 

    生:我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就是这样简短的课文,同学们在意境、寓意、语言等方面说出了大家的鲁迅先生笔下的雪的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  读见解。这不仅帮助我深入读解了课文,还开阔了我思考问题的视野,以前我在想问题总是考虑怎样才能正确,这节课让我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开阔思路,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生:从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散文学习的方法,要真正读懂一篇散文,要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散文描绘的意境,要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课文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读懂作者通过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情感。 

     六. 小结课文

1936-10-19上午5时25分,这位“人间猛士”永远闭上了眼睛独自远行了。可是他的思想之魂留在了人间,他把他的精神之魂书写在他的著作中,就像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向人类洒下永恒的光辉。记得有人这样评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中国人的光辉与黑暗,高尚与卑微都写在鲁迅的作品里。鲁迅的作品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灵魂的坐标。”郁达夫也说:没有伟人的民族是不幸的,有了伟人而不懂得敬重的民族是可悲的.那么就让我们多读鲁迅吧,不仅读他的作品,也读他的人格,读他的和蔼和幽默,读他的勇敢和坚强,踏着他的思想前进。2009-10-1日是祖国母亲60华诞的日子,老师送同学们几句话: 

读点鲁迅

你的生活将充满活力

读点鲁迅

你的生命将感到充实

读点鲁迅

你将坦坦荡荡地

做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七、 体验感悟,链结生活

课文《雪》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了什么游戏?你心中的雪又是什么样的呢?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附板书设计            

                    雪

                鲁迅


展开余文
       

       江南的雪          北方的雪

        

        滋润美艳             如粉如沙

        明艳有趣一   借    一决不粘连

        不能持久     景      蓬勃奋飞

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抒      赞美、歌颂斗争精

与热烈赞美           情       神和不屈的意志

         对 比。 更 喜 爱 北 方 的 雪

教学反思:       

《雪》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三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语言优美,哲理感强,,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雪》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自由灵活的特点,又有诗歌的含蓄深邃,宜于朗读,适于欣赏。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读为主,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的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哲理的启迪,读出自然、社会、人生的真谛。
鲁迅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增感情,向往江南雪景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
鲁迅以异常热烈而深情的笔调来描写江南落雪的景象,山花烂漫,生机昂然,使人感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活懂得快乐,又绘声绘色的再现了江南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欢乐情景,这一部分我指导学生用深情欢乐优美和缓的语调来读,反复读,读出童年的欢乐,读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读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
文章的后半部分写朔方旋转飞腾的雪,孤独而倔强,包含了对寒冷环境的反抗,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赞颂,语言含蓄,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我采用结合背景朗读的方法,先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作者用粗犷的笔调,磅礴的语言抒发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感情炽烈,气势雄浑,因此我先示范朗读,调动学生激情,然后指导学生反复读,读出气势,在读中领会作者压抑不住的战斗激情。学生个个兴奋异常,慷慨激昂,小脸涨的通红,眼睛里射出勇士的战斗豪情。
我觉得这节课上的既轻松,又有力的调动了学生激情,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不象以前学鲁迅的文章枯燥难懂,学生兴味寡然,教师筋疲力尽,学生无动于衷。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张伟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雪》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读课文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中考作文备考策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