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67
标签:
教学论文
一路喝彩一路歌——东北师大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文班吉林四校之行考察报告
云南曲靖市第一中学 任 玲
北国深秋,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文班全体学员,在中文系领导和班主任刘老师、宋老师的精心策划和周到安排下,开始了吉林四校考察之行。我们带着未到其地先闻其名的钦佩,带着不取真经不罢休的决心,也带着几分对名校名师的仰慕,走进了吉林省窗口学校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吉林省重点中学延边二中,走到了地处边远民族地区却极重视教育的图们、珲春,走进了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图们铁路三中和珲春四中,一路见闻,留下一路喝彩,也留下一路思考。
一、 名校风采
(一) 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
走近附中的大门,远远看见校门两旁站着身披绶带的值日学生,迎着晨风,展开笑脸,热情而友好地向每一位到校的老师问侯:“您好!早上好!”起初以为是学校为迎接参观而特意安排的仪式,当看到每栋教学楼门口都有值日学生,礼貌地迎接着到校的每一位同学时,我们才知道,这是学校的常规了。每天,师生都在这样温馨而文明的问候中开始新的生活。我们不由赞叹:文明程度高,第一印象好。
参观的主要目标是教学大楼。楼顶端一排镏金的大字格外耀眼:志存高远,学求博深。这就是附中的校训。走进主楼正厅,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大厅正中摆放着一个大大的地球仪,与学校正门两侧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相得益彰,让人顿生放眼世界的情怀,也昭示着附中坚定不移的办学思想。正前方是两米见方的校区模型,抬头上观,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他们的“教风”和“学风”:教风——“勤奋严谨,善诱慎行”;学风——“勤学好问,多思求是”。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崇高、一种严肃、一种神圣。走上大楼,可以看到每层楼中部的墙面上,都有精心设计的内容,如荣誉榜——学校历年所获荣誉的展示;风范园——获各种荣誉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照片及称号……在这里,没有空洞的“我们要爱我们的老师、爱我们的学校”的说教,而是以一种无声的语言有力地表达着学校、教师的光荣和魅力,让师生心生一种拼搏的信念,也让所有参观者发自内心地微笑颔首。整座大楼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没有一丝的喧闹、嘈杂、烦乱,透着严肃、静谧、安详,显示出现代文明中严谨治学的浓浓的学术气息和文化氛围。我们特别注意语文教研组的所在,配有联网的大屏幕微机的大办公室,环境整洁,气氛庄重,老师每两人一台电脑,一排排的教学图书显示着良好的学术风气,正面墙上悬挂有校训、教风,还有语文组的“组训”——“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附中的教师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一进办公室,由不得你不勤于进取、严谨治学。我们每一位参观的学员都纷纷感慨: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教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成功的学校,都有同样成功的做法,像附中这样建立良好育人环境,于潜移默化中激荡师生情怀、塑造师生人格的做法,在其他三所学校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最让我们感动的是珲春四中在这方面的努力。从地理优势、经济状况和办学条件看,珲春四中远不能以“ 现代”“超前”的感觉打动你,但他们却有实实在在的做法。校长是语文老师,他能用实而不华的“大白话”式的朴素言辞,打动着每一位师生的心。一进校门,一面警示牌迎面而立,让你不能不看,看了,又不能不受感染:正对校们的一面是“沐浴晨风想一想,今天我该怎样努力”;背面是“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我进步了没有”。我相信,这位校长是特别能打动师生心灵的了不起的“教育家”(此时的心情使我不能不作出这样的评价)。上学与放学途中,这两句警示语扣击着每一个学子的心灵,让他们每天都在自励、自省中充实自己的生活。在教学楼入口处,在每一层楼的过道边,在操场的四周,都可以看到这样那样让人动心动情的话语。每每看到它们,师生们都会作一次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在感染中督促自己前行一步。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确实太大了,校园文明环境的建设,校园的文化氛围的营造,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演好了它,自然能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行动中,达到特殊的教育作用。
(二) 超前的现代办学意识
师大附中、延边二中、图铁三中,每走近一步,我们的心都被弥漫在校园中的强烈的现代意识所振奋。一间间多媒体演示室,一处处多功能报告厅、微格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将学校前卫的办学思想呈现在我们面前。学员们穿行其间,不由心生羡慕、感慨万千。但这让人欣羡的好条件不是等来的、靠来的,而是凭着一股子闯劲,依靠先进的理念、超前的意识,大胆地创出来的。延边二中的领导说得好:“教育现代化是我们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要现代化,必须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在教育经费并不宽余的今天,要把精力放在这虽着眼与未来但见效不在眼前的“现代化”建设上,确实需要一种见识,一种胆识。据说教育部在拨经费支持窗口学校的时候说,教育部不是扶贫部,哪个学校创办得好,就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扶持。这些重点中学正是在自己敢先想一步能先行一步的情况下,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与支持,使自己的办学实力一年一个新台阶,使学校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开拓出自我发展的可喜前景的。
“教育现代化”是学校的生命线,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才能显示其价值。这几所学校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积极鼓励老师制作课件,研究使用先进技术,承担相关科研课题,举办现代教育技术课堂竞赛,造就了一大批人才,改变了落后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校的教学更显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中,老教师的新观念产生了,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出来了。从我们在延边二中、图铁三中所听的四节课中就深深感到了这些学校的发展后劲。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有发展的眼光和远见。有人说过,如果一个企业家总想到把自己的企业维持下去,那么肯定地说,他或早或晚会走向死亡。同样的道理,一所学校,如果只求自保眼前状况,满足于现有的“升学率”追求,而没有超前的意识和先进的理念,没有后续力量的开发与挖掘,同样面临危机。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浪潮冲击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不先想一步,不先行一步,在新局面到来的时候必然要手足无措。图铁三中是一个极好的正面例子。许多企业学校在拆并关停中瓦解了,他们却能稳稳地立住脚跟,成为这方土地上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与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未来意识、竞争意识是分不开的。在两位年轻教师熟练而成功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一行考察学员大为叹服的现实面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所学校会走得更稳健、更成功。
展开全文阅读
二、走近名师
在东北师大附中的考察,主要由在吉林省颇有影响的语文教研组长张玉新老师接待。这个年龄不满四十的东北汉子看上去颇有日本人的精明外形,但性格还是透着浓浓的东北风味——爽直、大胆、实在。据说他是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第一期的学员,有了这重身份,大家的心近了许多,谈论也就更自由一些。长达两个小时的即兴报告结束以后,他为我们上了一节“家常便饭”式的公开课,听课后觉得他确实全无作课给别人看的那种“花枝招展”,但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是很大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老师的成功不是靠搭花架子。一个上午的聆听报告和现场看课,对这位颇有实力的名师的印象渐渐清晰起来。
“把学生当人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德望需要和教师在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只有进入到关注学生阶段,才算真正成熟了。进入这一阶段的老师能够自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生理、心理、认知、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因而能够因材施教,使教材、学生和老师三者水乳交融,在“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境界中以精彩的技法教学。可以说,张老师的教学已达到了第三种境界,也是作为教师的最佳境界,是现代教育最缺乏也最需要的境界。他大力倡导教师勤于研究学生,说:“刚教书时可能要用70%的精力备课,但现在我用10%的精力备课,用90%的时间备学生。”他主张无论怎样教、怎么改,最根本的是要把学生当人看,尊重他,从人的角度出发培养他。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学生思考和顿悟的空间,反对剥夺学生自我领会、自我学习的机会和一味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做法。从课前三位同学表现不俗的演讲,到课上学生轻松自由的发言,都可以感受到,在张老师的课堂里,学生没有压抑,没有被动,课堂气氛宽松而活跃。张老师强调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自我修行”的余地,反对学生抄笔记,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治学”。要求学生必备的书必买,必用的书必带。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必要的工具书,课文学习中的字词问题多由学生课前自行解决。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至于读什么,又不硬性规定,让学生“问自己”,“差哪儿补哪儿”,实现了“语文教学要突破有限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设想。有人说过,学会学习,是通往知识经济的个人护照。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的教学,是基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学生在他的引导下,逐步走上了学习的正轨,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为将来的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有自己的个人魅力”
张老师的尊重学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他能做空翻就只让他做空翻”,他非常注重提高学生质疑、释疑的层次,主张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的合理提升,发展、引导、扶植他们可以发展的潜力。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要求可谓高而严了,单说要求学生一年至少阅读一百万字这一点,学生能做到吗?在张老师这里,似乎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他没有采取强制的办法,而是强调要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他认为,学生总是“亲其师则信其道”,老师应增强与学生的亲善程度,让学生佩服你、信任你、喜欢你,从而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当然,增进亲善程度,除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成长外,适当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张老师爱唱京剧,课堂上、晚会上,他给学生唱京剧,背诵大段精彩的唱词,背《水浒》中的人物描写片段,背要求学生背诵的那些经典篇章,深厚的功底,丰富的素养,加上鲜明的个性特色形成了一位成功教师的个人风格,也合成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无怪乎张老师的学生说:“哪天不上语文课,就好象缺点什么。”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这样的兴趣,哪有学不好的道理?
“教师要学会自我解放”
当老师难,当语文老师更难,要做一名合格的、好的语文教师,则可谓难乎其难了。老师往往课上口舌冒烟,课下伏案披阅,苦不堪言却少慢差费。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的尴尬中,困惑多多,感叹多多。而张老师看起来没有这么沉重,他拒绝作文批改中的形式主义,甚至于写教案、检查作业这类每一位教师看来必做的常规,在他看来也并不是很有必要。他说,批改作业一定要自我解放,烦琐细致的修改对学生的进步并无好处。他主张老师要从自我忙碌中解脱出来,多看书,多学习,认为着才是对教学真正有益的做法。这一主张给我们的触动很大,我们语文教师整天叫苦不迭,而这其中的许多“苦”,其实是低效率的无意义的自我加压,整天围着试卷和作业转圈子,越转天地越小、越走视野越窄,看不到教学的出路,又怎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整天陷入低效、高耗的批改中,又如何能汲取源头活水,使自己的观念、思想、意识与时代合拍,使自己的课常教常新呢?耕耘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如果只知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只会陷入茫然苦教的旋涡之中。为自己减负,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思想、新的活力,是语文教师的真正出路。
为了让学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站得高看得远,作为教研组长的张玉新老师特别重视开展教研工作,语文组在校园局域网上有一块独立的天地,经备课组活动积累的资料,实现全组资源共享。我们所听的《劝学》一课,网上有字词解释、句意理解、文章赏析、思考练习、作者情况、作品情况、板书设计以及这一课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设喻”的专题介绍。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成员的各吹各打,而是集体智慧、整体协作。张老师说,附中语文组从来不用校外资料,都是自己命题、组内“会题”,在大量劣质教辅图书资料充斥社会和学校的情况下,附中教师能坚持为学生着想,不让劣质资料坑害学生,确实令人敬佩。附中语文组平均年龄只有34岁,组长抓住工作的要点,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他们备课、讲课、有效地批改作文,给他们提建议、出点子,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张老师尤其主张引导青年教师加紧学习、学会研究,与他们一起探讨,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读书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我们相信,有这样和谐的集体,就一定会凝结出集体智慧的晶体,开拓出语文组广阔的明天。
“语文教育界的盲目崇拜很害人”
走近名师,更能领略名家风采,也才更知道如何看待名家。张老师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敢说,敢创。他观念的前卫、思想的活跃、言辞的尖锐以及敢于张扬自我、敢于开创新路的风范,令人钦佩。他不赞同媒体炒作名人,把活生生的人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对名人的大胆否定,对“模式”的大胆批评,对权威的大胆挑战,对人们极为崇拜的“典型”的大胆怀疑,确实表现出了超人的锐气和胆识。他的有些说法我们虽然未必赞同,但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确确实实震撼了我们。我在想,如果他一直是谨小慎微地步人后尘,会有今天的成绩吗?更深一层的想法是,走到今天的他,已经到了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我们更多的教师还要学习、借鉴一些成功的模式,在优秀的模式中让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而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也是在学习别人之后,加以自己的思考、实践与创造,又很成功地跳出了模式,他再看名家的眼光就少了几分迷信,多了一些批评,也只有如此,教育才能永远前行而不驻足。没有大胆挑战权威的精神,岂不总是在过去的圈子中打转?
三、一堂好课
在珲春这个边境小城,我们的考察在听了珲春四中王凤山老师的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后圆满结束。
这是一节名为“说文——想象·创造”的说文专题训练课。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王老师简单回顾了所学的几篇童话、寓言的特点,给学生以知识性的常规把握,然后有层次地展开了“说文”教学。第一个层次是“学”,让学生把自己看过听过的童话或寓言讲给大家听,要求“语言清晰,音量适当”,学生们发言踊跃,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表现欲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仅讲故事,还告诉大家故事是从哪儿看来的听来的,稚嫩的嗓音,动情的讲述,吸引了在座所有的人。讲得特别精彩的,王老师还特意叫几个同学来评价一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童话、寓言的认识已远远超出了课本上给予他们的那些,更有意义的是,他们在大胆的讲述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因美丽的故事引发了强烈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把孩子读书的愿望用如此轻巧的办法激发起来,不能不说是这一堂课的第一妙处。
展开余文
动人的讲述之后,王老师要求大家在“学”的基础上加一点想象和创造,为《皇帝的新装》《狮子和蚊子》续一个结尾,要求“态度自然,声情并茂”。因为有自己的创造,孩子们更是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独特的“尾巴”说给大家听。有的说皇帝终于醒悟,杀了骗子;有的说皇帝杀了小孩,更加昏庸,终于被人民推翻;有的说皇帝封小孩为太子,聪明的太子继位后带领人民建设美好的家园;有的把蚊子与狮子相斗的聪明机智说得颇为生动。这堂课因为有了孩子们精彩的续尾而有了第二个高潮,听课的老师被感染着,不时颌首赞叹。是啊,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惊人的,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点子”去开掘,有了这“点子”,就有了激活课堂的本领,就有了发掘学生创造潜能的教学艺术。
正当老师们啧啧称赞时,王老师提出了第三个要求,要学生“作”,即说出自己所编的一个童话或寓言故事,要求是“形象生动,耳目一新”。整堂课在一则则充满童贞、富有灵气的故事中走向新的高潮,《鸡和鸭》《大树和大地》《太阳与彩虹》《傲慢的兔子和他的伙伴》《练习册和参考书》等等,学生们大胆地讲述着,高高地举起手争相发言,当《蠢汉盖被》《软件的对话》的小作者讲完时,课堂上响起了阵阵掌声,那精妙的构思,深含的意味,,使我们激动不已。我想,我们的国家如此之大,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是那样地不平衡,但孩子们,却是一样的聪明可爱,一样的富有灵气。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老师的心血和智慧。有人说,学生的成绩就是老师的骄傲,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教师显得多么重要啊!我突然更加强烈地认识到,我们是老师,是代表国家实施育人目标的主导者和具体操作者,学生是一样的机灵活泼,而老师的差异却太大太大,每一位老师在面对如此可爱而充满灵气的孩子时,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如果我们把他们教木了、教呆了,教得丧失了原有的聪慧和灵气,那简直就是对人民、对国家的犯罪!
尾声
在辛苦的劳顿和奔波中,我们毫无倦意,感受到的只是兴奋与感动。一路的风景,一路的赞叹,一路的思考,给我们太多的激发和启示。吉林四校之行,让我们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认识了东北,认识了东北的教育,以及东北人大胆务实的精神,为我们的培训描上重重的一笔。结束考察,我的感受是:不枉此行!
2000年12月于东北师范大学
标签:
教学论文
一路喝彩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摭谈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培养语文教学模式设计的原则
下一篇:
不鼓吹堕落!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