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135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记叙要选好角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材分析: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是第一、二模块关于记叙类文章系列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一个比较侧重于“怎么写”的问题,但因为结合了“园丁赞歌”这一话题,在教学中处理得当的话,是能够引领学生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实实在在地提高相关的写作能力的。 

教学目标:

1、弘扬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学习和掌握记叙的表达方式。  3、了解常见的几种记叙的角度。

一、导入课题: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关汉卿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每天上学,每天都能见到老师,尊师是我们常谈的话题。大家对尊师有怎样的认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模块“表达交流”的第二单元——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二、过程指导

1、我们学过哪些写老师的文章?

魏巍写的《我的老师》(蔡芸芝老师);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境吾老师);都德《最后一课》(韩麦尔老师);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启超老师)。

2、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老师,头脑中留下许多难忘的情景,有些老师我们至今难以忘怀。作家也一样,作家们通过记叙来赞美他们的老师的崇高品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老师。

3、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记叙文是通过对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4、你认为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哪又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其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5、记叙的角度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的记叙,二是第二人称的记叙,三是第三人称的记叙。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6、第一人称的记叙: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如下文:

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       ——丛维熙《裸雪》

依据“我”在叙述事件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

①“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己》中的“我”。

②“我”是文章的重要人物。如《故乡》中的“我”。

③“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作过程中却用“我”来表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人吃人的旧礼教的罪恶。

④“我”是叙述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如《孔乙己》中的“我”。

7、从上面例文可以看出第一人称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8、第三人称的记叙

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如下文:

(1)每当穿行于闹市之中,他常常不会留意到姑娘们爱慕的目光。越过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见的仍然是那片绿色的草地,奔腾的马群和那张亲切可爱的粉红色笑脸;耳边也总是传来那支慑人魂魄的歌声……他有时候就旁若无人地满面泪水在街头行走,而不管有多少惊诧的目光在瞧他……

最近一些日子,随着气候渐渐转暖,他的情绪却不知为什么越来越糟糕。奇妙得很!季节往往能影响人的心境。当他看见河岸上一缕缕如烟似雾的柳丝和山湾里那霞光般灿烂的桃花时,一种无限忧伤的感情就涌上了他的心头。他想叹息,想唱歌,想流泪,尤其想和什么人谈一谈他曾有过的幸福和不幸,以及那早已流逝但永远不能忘却的往事……         ——路遥《平凡的世界》

(2)他的精力很充沛,态度和悦诚恳而又善于体贴,声音洪亮自然。他说话时像一个老练的演说家一样的明晰有力,而且能极自如地运用丰富的词藻。他是个第一流的牧师,能够对他所喜欢的人毫无顾忌地畅谈一切,更能够在教训别人时不至引起对方的反感,在强迫别人听从自己的意思时不使别人感到屈辱,有时甚至能够在干涉别人的私事时不显得鲁莽无礼。他的热忱和同情心的源泉,一刻也不会干枯……

——[英]萧伯纳《康蒂妲》

9、从上面例文可以看出第三人称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第三人称的记叙述,不受叙述范围的限制,能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称的亲切感。

10、第二人称的记叙

有没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没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其理由是,第二个人称“你”(或“你们”)不能作记叙的立足点或观察点;另一种意见认为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其理由是,人称问题,是一个记叙“称谓”的问题,文章中用第二人称“你”(或“你们”)的称谓记叙,是一个客观存在,不能轻率地予以否定。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作为记叙的第二人称,在写作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虽然在记叙中有时也会出现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但这只是“人称”,和“记叙人称”并不是一个概念。看一篇文章的记叙人称,主要应从作者记叙时的立足点、观察点着眼,从叙述者、读者和被叙述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不能做叙述者,也就是说,作者不能站在“你”和“你们”的立足点,来叙述“你”和“你们”的事迹,实际上文章中的“你”或“你们”,只能代表读者或被叙述的对象。有些文章,有时采用第一人称记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在行文中有时用“你”、“你们”、“朋友”等来称谓来呼唤读者,直接与读者发生感情上的交流。这里第二人称的出现,并未改变作者记叙的立足点,文章依旧属于第一人称的记叙,全篇以“我”作为记叙的立足点,为了记叙的亲切,往往用“你”或“您”来称呼被叙述对象。有时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叙述主人公的事迹,只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用“你”来叙述被叙述对象“他”,但这也并未改变叙述者局外人的立足点,也应划归第三个人称的记叙。


展开全文阅读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11、在文章中,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还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别注意人称的统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记叙的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而使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当然,提倡记叙人称的统一,并不是绝对排斥同一片文章中的人称转换,有些文章,为了避免第一人称的局限,有时将记叙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起来使用。不过这种交替不能过于频繁,在人称转换处,必须交待清楚。

三、课外练笔

以“我的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四、例文阅读

1、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也许,是因为你的独特。 

  你刚任我们班主任的那一天,教室里54双眼睛疑惑地看着你,54颗心各有各的担心。你讲话了,讲得那样风趣:“我姓王名晚生。名字是父母赐给我的爱心。我是一个小晚孩子,父亲38岁时才捡得的。我今年已经44岁……”你没有笑,我们也没有笑,可谁都觉得怪,互相看着暗暗地笑:这把年纪的人,还这样冲动、真诚、坦率! 

  那一天,你的心情一定很沉重──我们班是个有名的“差班”,你却满有信心地说:“我这个人既往不咎,一切从现在开始,过去的让它永远过去。人类生活的进程就是这样。相信你们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同学们觉得新鲜,记在心里。 

  确实,我想起你,是因为你的独特。 

  或许,因为你给生活以“诗”的总结,揭示出层层哲理。你说你的教学方针是:十二字对联──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横批是──实打实。 

  上早操时,总有几个同学拖拖拉拉,躲躲藏藏。你说为了积攒“革命的本钱”,应当出来跑跑。 

  那一天,你“噔噔噔”跑到男寝室,大声喊:“再不快点,我们要丢大人了。”同学们也争气,“噌噌噌”一阵紧张,开操时我们班还是满数。 

  渐渐地,我们都积极地上操,你鼓励我们生活就要这样紧凑,一个劲努力! 

  你是教化学的发挥了最好的催化活性,我们也一道与你的化学药品积极反应。 

  义务劳动,“你推我让”,老大一阵子还是那几个“积极分子”,你抓过家什急急地干了起来。回到教室,你再次把扫帚、筐子摆整齐,同学们看得心热,你画龙点睛地说了一句:“我把我们班当成我的家,我们都来爱护我们这个家。” 

  年轻人喜欢雷厉风行,干脆利索。于是班会上你的讲话就压缩在三分钟内,三五句话,生动而严肃,幽默而深刻。班会竟成了同学们打开心结的时候。 

  少男少女在一起,免不了会产生感情共鸣,冒险地撞击爱情堡垒。你却说:“青年人该不该谈恋爱呢?该!青春年少嘛!但是,从历史赋于我们的学习任务看,不能谈;从成功率的分析看,不能谈。同学们一定要互帮互助,真诚友爱。” 

  有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你就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该休息时一定休息,该学习时拼命学。”你说你很欣赏武绍祖的话:要超过人家,按部就班当然不行,只能凭借百倍的汗水。你说:“学如硎上钢刀,不见其损,但日有所减;学如春之新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在你的教育和管理下,我们班大见成效,由“差班”转变成了优秀班。 

  我总是想起你,是因为有那印象深刻的一次。那是周末的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读《三国演义》,你见了。我抱歉地笑笑,放下。你却不高兴地说:“咋把我看得那么低,这样好的书不读完,放下去能甘心吗?”我又笑笑,即刻拿了出来。接着,你道出了好多学习语文的道理,鼓励我不要放弃文学爱好,我又一次深深折服。 

  就是这日复一日,潜移默化,你的心和我的心贴在了一起。

确实,我想起你,就是因为你解除了我们的困惑,彷徨。你教给我们知识,塑造我们灵魂。我想到的不唯是你,由于你,我想起了教师群体:缔造人类文明的佼佼者。 

  [编者说]这里用第二人称,站在与老师面对面的角度,不仅更便于赞颂,也更便于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 

2、田老师琐事 

   田老师是我们初二时的生物老师。她50多岁,头发已经花白了,厚厚的眼镜片下,总是闪烁着敏锐而又慈爱的目光。虽然她只教了我们短短的一年,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上要解剖蟾蜍。大家走进解剖室,只见一尘不染的解剖台上摆放着一只只已被破坏了神经系统的蟾蜍。同学们顿时兴奋起来,胆大的抓起来就玩,胆小的也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我也好奇地摸了几下。上课玲响了, 田老师走了进来,看了看解剖台上一只只蹬脚咧嘴的蟾蜍,皱了皱眉。她严厉地问:“谁动过蟾蜍?”闹哄哄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接着是一阵沉默。 田老师的脸色缓和下来,说:“没有动过就好。这些蟾蜍还没有消毒,如果与人的皮肤接触了,对皮肤有很大损伤。”教室里寂静得能听见呼吸声,有几个女生脸上充满了惊慌,打量着周围的同学。我的心嘭嘭地跳着,两只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手。这些都逃不过 田 老师那锐利的目光,她故意停顿一下,突然大声说:“快去洗手!”又是一阵沉默。随着一个女生惊慌失措地奔向水池,整个班就像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跑到水池边,忙不迭地打肥皂、洗手,有的还洗了好几遍,我也如梦方醒,跑去洗手。几分钟过去了,风波渐渐平息,大家都回到了座位上。 田 老师却笑了:“一共32人,就有32个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同学们刹那间全明白了,哄堂大笑起来。在大家的笑声中, 田 老师说:“遵守纪律看来是小事,但假如我说的是真的,你们中的32人净化为不遵守纪律付出沉重的代价。你们以后都要走上工作岗位,严格的纪律净化陪伴你们一生,一个不遵守纪律的人,是不会受人尊敬的。”几句平常的话,猛烈敲击着我的心,我笑不出来,我望着 田 老师~种崇敬的感情油然而生,她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解剖课后,我因为成绩不错,被选入参加区里比赛的参赛队,每天下午两节课都要去活动。 田 老师每次都早早地帮我们把用具摆好。活动后,又执意让我们先走,自己一个人留下来收拾东西。有一次,实验用的鲫鱼没有了,她顶着四五级的大风,亲自骑车去农贸市场购买。回来后不顾我们的劝阻,连口气也不歇,就帮我们洗鱼,准备解剖用具。看着她那忙得团团转的身影,我们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发誓一定要取得好成绩,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第二名,看着 田 老师开心的微笑,我们几个星期来的疲劳都无影无踪了。

进入初二下半学期,我们增添了一门新的课程——三防(防御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仍由 田 老师执教。盼着、盼着,一节室外演习课终于到来了。 那天田 老师穿了一身蓝白相间的运动服,显得格外精神。我们来到操场(模拟战场),开始了第一项——防御核武器演习。 田 老师大声说:“西方发现闪光!”按照规定,应当立即背向西方趴下,用胳搏护住头部。我们却有人嘻嘻哈哈;有人面面相觑,不知那边是西;也有人迟疑地站着不动,怕弄脏了衣服。正在这时,只听“嗵”的一声,只见 田 老师已趴在了地上,头紧紧埋在两臂之上,身体周围尘土飞扬。看到这种情景,大家似乎都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的驱使,没有命令,大家却几乎同时趴在了地上。许久,随着田老师“起立”的口令,大家才起来,老师望着我们,我们望着老师,摸着自己的黑脸,一起笑了。 


展开余文
  一晃两年过去了,我已上了高一, 田 老师早已不教我们了,但每当想起她这些琐事,我总是不由得发出会心的微笑。我庆幸,我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她是否陪伴在我身旁,我都会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在生活的海洋中,鼓足勇气,扬帆前进。 

 [点评] 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小作者选取了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写了田老师的三件事:在解剖蟾蜍的课堂上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不辞辛苦的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解剖竞赛;“三防”演习身先士卒,做学生的表率。这三件事都有典型性。老师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几乎是天天都要进行的,而 田 老师却不一味地说教,她先查有谁动过蟾蜍(没人承认),再说蟾蜍对人皮肤有损伤(动过的人开始惊慌),然后催促动过的人去洗手(不查自明)这 时田 老师“却笑了”,大家也“哄堂大笑”, 明白了 老师的用心,师生相通了。 田 老师所说的应该遵守纪律的话敲击着每个人的心, 田 老师的教育收到了最佳效果。 

  文章写三件事,中心是一个—— 田老师忠于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热爱学生,循循善诱。她无愧是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值得肯定的是,习作者在剪裁上的巧妙,三件事并没有平分笔墨,而是详写第一件事,重点突出 田 老师的循循善诱,教育有方;略写后两件事,重点突出其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对本职工作的兢兢业业。这样,就使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3、 肥公正传 

  新学期伊始,消息灵通的人士透露: 历史 老师Mr.程,将会成为我们的新头!众人一片哗然,文质彬彬,身材肥胖的肥公——Mr.程怎能管得住我们这群野马呢?从此江湖多事了!没想到半个学期下来,肥公竟然平添了许多神通,高招不尽,众人难以招架,只得个个俯首称臣。 

  究竟这肥公有何能耐,居然如此“霸道”呢?只因这肥公身怀四宝。众看官别心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法宝一:请君入瓷法 

  走马上任后,肥公就充分发挥他的“外交手腕”和“美式公选法”,选出班上最有威信的“野马”,开了个研究会,研究如何搞好班上的纪律。于是乎,找缺点的找缺点,表决心的表决心,研究会成了检讨会、宣誓会。而后肥公就趁热打铁,任命他们为“钦差大臣”,分管班上的纪律,“野马”变了身份,肥公又迫不及待地亮出了他的另一法宝。 

  法宝二:污点记录法 

  大概班主任的心理学都学得比较好的缘故吧,肥公抓住我们太爱面子的弱点,在教室后贴了一张大白纸,谁违纪就给谁记个大黑点,称之为污点。哪个能容忍自己的名字后面排上一大串黑点呢?这一法宝让平时那些胆大者都心怯三分。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怀疑者颇多。大白纸刚贴出,就有几个同学糊里糊涂地榜上有“点”了,大有存心和肥公对着干之势。于是肥公又出人意料地用上了他的另一法宝。 

  法宝三:欲擒故纵法 

  中午,几位榜上有“点”的同学果然被叫到肥公的办公室。出来时,他们竟个个带着笑容,几时见过“特别接见”的同学能笑着走出办公室?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有个别同学为肥公暗暗担心。不出所料,第二天,那几个同学名字后的黑线又长了一些。不用说,自然又得去见肥公了,但这回出来时,他们面上再没有笑容了。我们想,这回肥公终于开骂戒,但一问,却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了——肥公两次接见他们都只询问了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对老师的意见之类的话。也怪,打这以后,那几个名字后的黑点再也不见长了。 

  法宝四:感情投入法 

  肥公的和蔼是折腾我们的又一原因。和他攀谈,没有紧张,没有拘谨,有的只是和朋友之间聊天一样的畅快。肥公常说:“什么都是这样,真是狗屎。”肥公的那句“狗屎”的口头禅,班上更是无人不晓。语言上拉近距离不算,肥公还善用“大音稀声”法宝。一次,面对班上的“课堂风暴”,他就以许久的沉默为对策,迫使众“野马”慑服于“非暴力不合作”的仁慈与威严之下。经过这一遭,我们从心底里敬畏起他来。 

  肥公的法宝不断,班上成绩明显提高。我们不由得感叹:肥公真不简单! 

 

幸福冉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记叙要选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下一篇:《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