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4838  
标签:备课资料
塑造新世纪教师形象——读《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有感


                       

           2 1 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什么形象?2 1 世纪的中国教师会有哪些区别于旧世纪的变化?当新世纪来临之时,这些问题总萦绕在我们这些教师脑际。寒假期间读了《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这本书,不免产生些许感悟,叙述出来以飨同志们。

                     * 有人说在未来的岁月中,教师这一职业将消失。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与之探讨一番。教师这一职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分工,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而出现的。教育机构的存在应该是教师存在的前提条件。教育机构能从人类社会中消失吗?目前来看,所有的《教育学》著作都没有这方面的阐述,也许要等到人类社会下次“集中”之时。

                     { 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要随时代而改变,教师的任务与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也要随时代而改变,这是不争的真理。这些改变的内容在各种宣传媒介上已经被各阶层不同的人表述清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认为所有的改变都应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应让未来的教育工作  更便捷  、  更有效# 。如果越变越烦琐,那还不如不变!换句俗话说,越弄越累,这不是有毛病吗?

                     * 怎么便捷、怎么有效就应怎么干,这就应是新世纪教师塑造新世纪教师形象的出发点。如何使教育过程便捷,教育工作有效率,应该是新世纪教师研究的重点。当然教育工作的任何改变都不可避免的受制于社会、时代的发展,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只能在社会、时代提供的有限空间中翩翩起舞,以期努力的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Z 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这本书中,有很多老师已经在探索更便捷和更有效的教育策略,并且很有成就。读了这些优秀教师的精彩论述,使我们对未来新世纪的教育、未来新世纪的教师有了清晰的认识。

                     * 在本书《育人之心》部分中,令人尊敬的任彩云老师的《学会尊重与宽容》一文,使我明确了新世纪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育人之心。任老师说:“教育需要老师与学生心灵的撞击,而尊重与宽容是创设一种宽松平等的心理氛围的前提,它使学生放弃与老师的对立,从内心深处接受老师的教育。”“学会尊重与宽容,是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摸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要允许孩子说“不”。这一切都是为培养新世纪人才而铺就的光明大道。

                     z 在本书《创新之路》部分中,有很多老师谈了他们在教学上的设想与实践,令人很受启发。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不创新就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戎象薇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教师应更多给予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师生间形成真正的‘开放式’教学。依靠学生群体,活跃课堂教学。”过去的教学太多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今天的教学将以创造力的培养做为主攻方向。陈萱说:“以往的教育,过分重视‘分数’,过分强调‘循规蹈矩’,‘整齐划一’,而忽略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忽视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今天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应该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重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K 在本书《为师之道》部分中,这些优秀的教师们谈及做教师的艺术性,使每一位读者都对将来的教师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马丽娟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生而有涯,而知无涯’。2 1 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吕晖说:“今日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教学中所要求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现代教学中所要求的授课技术和技巧以及健康的人格。”读了这些话让人想起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他说:“教师是增长知识和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最后让我们以朱蕴如在《实践中“悟”》一文中的话结束本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展开全文阅读
                                                                                                                                    北京1 6 5 中学        中专部   朱淼

      
标签:备课资料 塑造新世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异化的自由
下一篇:巧用多媒体 启发想象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