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806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能力目标:感悟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园林文化,学会欣赏园林之美,进而激发学生为祖国灿烂建筑文化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结构层次的安排;体会作者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设想
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2、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四、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教学步骤和实施
五、授课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1、新课导入:在我国园林艺术之中,苏州园林处处呈现着诗情画意,是我国园林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展示苏州园林幻灯片,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好情景)今天,我们随同叶圣陶老先生的妙笔去游览苏州园林。2、简介作者:叶圣陶先生于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3、解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4、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重点探究问题: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2)课文围绕这一特征分别介绍了园林的哪些景点,怎么介绍的?
(3)这在结构安排上运用的是哪种方式?
用图片视频来印证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品读,体味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自由发言,小组交流,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点评。
(4)、教师引导追问
①.苏州园林的和谐美
文中的那些词体现出园林的和谐美?(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补充明确)展示图片、视频来印证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②.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
研读课文第三四五段,说说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古代宫殿及近代住房讲究对称美,而苏州园林崇尚自然美?师提示:可从建筑的功能方面简答,如宫殿往往是皇权的象征,必须庄严,有威慑力,对称的设计往往代表着一种秩序,神圣不可侵犯。而园林建筑,往往是人们休闲,养生的地方,崇尚自然,陶冶性情。设计者在规划时往往追求园林的自然之趣。)
③.苏州园林的层次之美。
重点赏析“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④.苏州园林的细节之美(角落美、色彩美等)
(品读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先感后悟,让同学们在熟读本文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做出自己的阐释。)
学生回答:“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文中的“无论”、“总是”、“一切”“绝不”都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体现出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注重和谐的美学原则。
学生回答:这幅图在栽种树木方面缺少画意,显得杂乱无章。
学生观点:作者用了“绝不讲究对称”、“绝不雷同”、“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高低曲直任其自然”等语句,强调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体现“崇尚自然”的美学原理。
学生质疑:
为何宫殿设计往往“对称”,而园林设计却往往“不对称”?
生思考…… 各小组提出疑难词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展开全文阅读
(学生结合文中的介绍,对下列图片做出赏析)
(三)、学生感悟
以后在鉴赏园林时,可从整体是否和谐、设计是否自然、景致是否有层次等方面来赏识。另外看是否讲究图画美方面。
( 四)、总结:这篇文章以说明为主,适当地穿插了描写和议论,使苏州园林的特点说明的更具体明确,凸显了苏州园林美如画的特点和园林设计者的艺术匠心。
(五)作业:古木深深,绿荫如盖是惠荫园水假山的又一特色:花木的栽培按春花、夏荫、秋果、冬阳的景观效果布置;山顶轩外曾有一棵盘根错节、势若虬龙的大紫藤树,上面密密匝匝的藤萝,覆盖在屋子四周。春来紫藤花怒放,就像一串串悬垂着的紫色缨络……以以上段落的内容为蓝本,结合所学自己编写几道题目
张廷昌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州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新课标背景下的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
晏子辞千金 备课资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