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000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3.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教学重点   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

    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杰克•伦敦简介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描写英国伦敦贫民窟和工人的悲惨生活《深渊中的人们》(1903)、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1909)、政治幻想小说《铁蹄》(1908)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1906)。但是到了晚期,他逐渐脱离社会斗争,为了迎合出版商的需要和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也写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1916年杰克•伦敦和他的代表作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一样,在精神极度空虚和悲观失望中自杀身亡。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疏解字词。  

    教师提示小说情节:《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思考: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学生筛选、概括,教师点拨: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接下来是几天可怕的雨雪”)、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这地方的狼很多”)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至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种硬汉精神。

    3.学生重点研渎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后的格斗。体会主人公坚毅顽强、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

    杰克•伦敦“为生存而拼搏”并获得成功,他喜欢用”狼”自比,小说中的场景构设无疑是他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4.学生联系《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中探险家斯科特归途覆没和《荒岛余生》(笛福)中鲁滨孙荒岛求生的经历,深入领会小说的深刻意蕴。

   板书设计

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

“这个人”:坚韧顽强、不畏艰险

饥饿

 恶劣的天气

       个人体力极度虚弱

伤病

野兽威胁



展开全文阅读                      “狼”隐喻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

后记:主人公的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令学生震撼。

9.谈生命(冰心)

                                 清泉中学    陈万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3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 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教学重点】

1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 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品味、探究精妙语言的内涵

【教学准备】

学生 : 

1、收集冰心的有关资料(建议学生从生平、思想、成就、作品等方面进行收集);

2、列举你读过的冰心的作品,用你一句话向同学们介绍该作品内容;

3、自读课文,勾划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给这些字注音、解释

4、课外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师 :制作幻灯片。

【教学方法】

联想入景

朗读体情

讨论悟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视频导入:

       视频内容说明: 高山之巅,冰雪渐渐消融,汇集成涓涓细流,于山间低凹处聚成小溪,途经山谷、森林、田野,进入江河湖泊,最流入浩瀚的大海;一棵小树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随即它承受了暴风雨的洗礼,狂风撕扯着它,暴雨浇着它,雷电击打着它,霜雪欺凌着它……但它终于以挺拔伟岸的身躯矗立于蓝天之下,与白云为伴,接受小鸟的礼赞。

    导言:地球养育着无数生命,可是置身于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中,不少人却常常感觉不到他的不平凡,更感觉不到生命这朴实的形式下面蕴藏着的丰富哲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以散文的形式揭示这一人生哲理的。

   二、信息交流

   检查预习

   1、冰心资料交流

   要求:用简短的话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冰心资料,学生交流后,[电脑多媒体]显示,以强化此项知识:

[电脑显示] 冰心简介

 冰心的少年、青年、老年时期的照片,以及她的作品集,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照片,以便全面系统地介绍冰心的生活、思想、工作、成就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对冰心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

   2、冰心作品阅读交流

   要求: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你读过的冰心作品,其中包含作品名、内容、阅读感受。

   3、生字、生词交流

   在学生回答的其础上,[电脑多媒体]显示:

   云翳(yì) 巉岩(chán) 羞怯(qiè) 心魂惊骇(hài) 休憩(qì) 骄奢(shē) 枭鸟(xiāo) 荫庇(yìn) 芳馨(xīn) 朔风(shuò) 丛莽(mǎng)

   (让学生齐读)

     三、整体感悟

   1、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听录音,跟读课文。

   思考: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认识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    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

   学生可独立钻研,也可与同桌合作讨论完成。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作如下提示: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 以一江春水为喻,形象描绘生命的过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 以一棵小树为喻,再现生命的全过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四、研读课文

   1、分组探究课文内容。

   方法: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探究“一江春水”、“一棵小树”部分;

   2、学习成果汇报。

   方法:各个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探究成果。

   3、问题探究:互问互答

   每个小组就各自探究的内容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并作出解答。

   4、附:问题展示:

   “一江春水”部分:

   (1)、“我什么”一句中,为什么作者用了“像”字,而不使用“是”字?

   提示:“是”对生命本质的揭示,面“像”则重在对生命外部形式的再现。“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2)、“一江春水”在奔流入海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这个过程与生命过程有何相似之处?

   提示:可从文中几个“有时候”领起的内容来思考,学生只需从中摘录关键词加以联想即可找出答案。

   几个“有时侯”领起的内容和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一一照应。

   (3)、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提示: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

   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4)、“行程的终结”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此时你认为“春水”心态是怎样的?

   提示:可从文中“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看出“春水”的平和、宁静。

   “一棵小树”部分: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树的一生中有怎样的经历?


展开余文
提示:生长顺序,

   (2)、在生命的历程中,小树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

   提示:四季的不同状态。可从中摘录关键词语来进行理解。

   (3)、面对死亡,小树作何反应?

   (4)、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4)、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

   揭示: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体验认识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比如可以这样的理解:“来生”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不敢说”“也不敢相信”传达出作者对“今生”珍爱与重视,这是积极进取的生命观;或者说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应当珍惜,无论经历的是坦途还是坎坷,都应当勇敢面对,细细体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第三部分问题展示:

   (1)、请找出这位世纪老人的肺腑之言 

   提示:“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2)、这两句话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生命来之不易:顺利与坎坷,成功与失败是相伴随的。惟其如此,才构成灿烂多彩的人生。故此,我们应珍爱生命,善待人生,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

   (3)、“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此题答案灵活开放,应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的见解。如学生可心理解为这句话道出生命中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也可理解为我们经历了生命中阴翳,能让我们更加珍爱人生,从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等,只有言之成理即可。

五、佳句细品

   思考:本文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方法及要求:学生从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语句,为同学朗读,并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

   提示:建议学生可从生动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等方面入来选取语句,进行赏读。

六、回顾思考:

   讨论: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

   提示:

   ○1. 选择适宜的形式: 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2.语言明朗灵动、含蓄隽永: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礼赞。

   ○3. 写法上匠心独具。

   如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用“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终了,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的形式,稍加变化的语句,既总结了本部分内容,又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自然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七、课堂活动—互赠名言

   1、将你课外收集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赠送给同学;

   2、提示:说话内容应包含:被赠送者姓名、名言内容、赠送原因三个方面的内容。

   3、[电脑多媒体]

   提示: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华罗庚

   ★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法国诗人]吕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孟德斯鸠

  ★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塞内卡

   ★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最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发一分热,发一份光,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光明。——肖楚女

 八、课外探寻:

   A级:基础训练——摘录佳句

   摘录课文中你喜爱的语句段落,抄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B级:拓展训练——观察日记

   写一个生命现象,字数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谈生命

                一棵小树     人生之树

 

沈美兰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热爱生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蒲柳人家(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谈生命》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