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案例
阅读:987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十一端午日 教学案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秦都中学师生共用教学案
十一 端午日
年级:七年级 课型:精读课 课时:1课时 执笔:韩云生
审核:备课组 时间:2012-10-27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能说出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作者描绘赛龙船的精彩场面,并尝试模仿写作。
3、使学生感受桨手的风采,归纳出“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教学难点: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能说出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
一、自主学习,走近文本
1、写出中华传统节日的名称,并说出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或民族精神。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茶峒( ) 擂鼓( ) 呐喊( ) 调理( )
不拘( ) 泅水( ) 戍军( ) 蘸酒( )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3.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展开全文阅读
4.赛龙船和捉鸭子场面表现了参与者什么精神?
三、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阅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思考问题:
5.文章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叙述赛龙船的场面?
6.文章用了哪些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描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的外貌和动作?这些词语对表现赛龙船的场面有什么作用?
7.梁红玉老鹳河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这在描写角度上是哪种描写?它起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8.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段场面描写的文字(150字左右),如运动会场面、跳绳的场面、拔河的场面……
五、盘点收获,学(教)后感言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十一 端午日
1.清明节 祭奠英灵,缅怀先烈 ; 重阳节;尊老登高 祈寿庆丰;端午节 纪念屈原,弘扬传统 ; 国庆节 感受成就,祝福祖国 ;中秋节 诵读诗赋,期盼统一 ; 春 节 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 2.dòng léi nà tiáo jū qiú shù zhàn
韩云生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十一端午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教学案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
《社戏》 教学案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