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905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不得不说的话————由几篇古文想到的
2001-09-24 王雷
新教材第三册有这几篇古文,《陈情表》是写给皇帝的一份请示报告,《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用于私人场合的祭文,《与陈伯之书》则是一封劝降信……它们当初被写出来是出于某种现实情境,或者是为了说服某个具体的人,或者是为了表达自己某种不得不表达的感情。这种写作纯属私人写作,不以打动除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为目的,也不以发表为目的,更没想到要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这些作品不小心被保存下来让后人读到了,于是一直传诵到现在,称之为美文,收进各种文集,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悄然动容,为之唏嘘喟叹……
这在古典文学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古人为文,往往为情事所迫,不得不说,或者兴之所至,不能不说,他们一般并不立志要做文学家。杜子美就说过“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意思是说,他的志愿本来是要施展政治抱负,却不小心成了诗人。据说李长吉往往“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并且随写随扔,只是好事者收藏了他的作品,才让我们有幸读到一代鬼才的佳什。总之,古代好象很少职业文人,文学创作多属业余爱好,兴趣所至,随意为之,几无任何功利目的。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写作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为公共事务。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就要考虑广大读者的口味、编辑和出版社的旨趣乃至社会政治文化等的要求,写完之后还要奔走游说,又是广告策划,又是新闻发布,又是签名售书,然后又紧张地投入下一轮制作……文学不仅职业化,而且产业化了。
托尔斯泰说文学的职业化是文学堕落的主要原因,那么文学的产业化大概是文学走向毁灭的开始了。但是真正有出息的文人,尽管现在并不多,他们还是坚持文学是灵魂的事业。为什么要写作?因为非说不可,如果没有人听,那就自言自语——文学本来就与热闹无缘,灵魂需要安静。
只要人类还有灵魂,文学就不会消亡。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更担心的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
如果说写作是一种私人活动,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则是一种集体操练,这种操练基本上排斥个人的体验。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要迎合阅卷人的趣味,什么话好说,什么话不好说,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谴词造句等等都有这样那样的标准和规范,硬是把充满灵性和活力的青少年一个个操练得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还有人美其名曰“顶着石臼跳舞”,亏他想得出来!在学生的作文中几乎看不到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性的东西,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异口同声,一致认为……这种病态的早熟和早衰只能是充满腐烂气息的死亡之舞。
马克思早就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更应该是这样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中学作文教学恰恰是其对立面。
安排这样的作文教学,如果不是愚蠢,那肯定是阴谋。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不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的第一次——骂学生
下一篇:
语文研究性阅读示例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