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107
标签:
教师随笔
鲁豫有约:访百家讲坛易中天(文字稿)
上集
开场白:“如果我跟大家说有这样一个人,他有自己的追星族,喜欢他的粉丝们会在网上特别热情地聊关于他的一切。他出门的时候必须要戴墨镜,否则就会被人认出来,有人会要跟他签名呀、跟他照相什么的,那我们说这个人不是歌星就是影星,但他呢,其实是一个大学教授,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易中天教授。
短片:易中天介绍(成名历程)
第一小节:关于易中天的粉丝情况
鲁: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易中天教授。易教授您好。今天现场有很多喜欢你的粉丝,喜欢你的粉丝叫什么来着?
易:他们讨论过,有两个选择:一个叫“意粉”,就是意大利通心粉。因为这个粉丝它好像都是吃的
鲁:对对对,好像是这样的
易:像什么“凉粉”呀,“盒饭”呀,都是能吃的,意大利通心粉简称“意粉”就是这样的。还有一种叫“乙醚”,是不可以吃的。
鲁:就是我们上化学课那个“乙醚”?我化学没学好,乙醚是什么东西来着?
易:好像是一种麻醉剂。后来有人写了一篇文章说,如此推论下去,易中天叫“意粉”,郭德刚叫“钢丝”,那余秋雨是不是叫“雨丝”?
鲁:差不多,那您是喜欢“意粉”还是“乙醚”?
易:随大家吧。
鲁:我们现场有谁是“意粉”或“乙醚”?
鲁:你拿着什么书呀?
观众:带着易老师作品来的。
鲁:这是您的书吗?
易:这是我的《汉代风云人物》。
鲁:以前的,他签字了吗?
观众:没有,今天就等着让他给签一个
鲁:听你口音像天津的
观众:对,我就是从天津来的。我受天津“意粉”和“乙醚”委托,找易老师给签个字
鲁:那你自己不是……
易:他是代表
鲁:是受大家的委托
观众:对对对
鲁:呆会一定要签个字。来,给旁边这位,一个个介绍……你叫什么名字?
观众:我在网上叫莫打路人甲
易:他是易吧的吧主
鲁:你经常上这个网吗?
易:我隔三差五看一眼,没时间,不好意思
鲁:你天天泡在上面吗?
观众:基本是
鲁:你们在上面都聊他的什么?
观众:我主要是看他们聊
鲁:哦,吧主主要是看着他们聊,管着他们的,是吧,那别人呢,别人都聊些什么?
观众:他们都有一些反对者呀,或支持者呀,他们
鲁:互相打,打得厉害的时候你是调一下还是希望他们打得更厉害?
观众:调一下
另一观众:我叫爱中天,也是网上的名字,就是喜爱易中天,我是二吧主
鲁:这个您也知道吧?
易:嗯
鲁:那有没有不是管理的
观众:我叫安安
鲁:你主要写些什么呢?
观众:看帖子或先生的博客,遇到问题向先生请教
鲁:先生你们指的是易中天易教授吗?我好奇,你们吧里面是女孩居多还是男孩居多?
观众:都有吧
鲁:好像年纪都挺轻的,20、30岁的样子吧
观众:对,有些年纪大的他们虽然喜欢,但限于条件,不能像我们一样经常在网上讨论
鲁:您知道喜欢你的男粉丝多还是女粉丝多?
易:我没统计过,我没学过统计学
鲁:数您总该知道吧,比如今天碰到三个男的,两个女的
易:掐指头,他每天不一样,还得加起来
第二小节:关于墨镜的一系列问题
鲁:您现在上街得戴墨镜是吧
易:戴也不是,不戴也不是
鲁:为什么呢?
展开全文阅读
易:不戴的话不停的碰到有人拦住你要你签名呀,当然我是不愿意伤害人家的。一般有可能的话就尽量满足,但有时候事情很急呀,这个节奏不能放慢呀,但你戴上去就会有人说:你这不作秀吗?生怕人家认不出来,生怕人家不知道你现在想出名了,一辈子没出过名,好不容易出名赶紧把墨镜戴上
鲁:您试过戴吗?
易:戴,现在是夏天,戴起来比较自然
鲁:戴了以后被人认出来了吗?
易:戴了以后照样认出来
鲁:您没上电视以前,除了您的朋友学生,没有人认识你对吧?上电视以后第一次被人认出来是在哪呢?
易:第一次在成都,在成都人称之为“苍蝇馆子”的地方。你知道什么叫“苍蝇馆子”吗?
鲁:不知道
易:就是很小很小的馆子,小得像苍蝇,里面还有许多苍蝇,所以成都人说“苍蝇馆子”(四川话)
鲁:非常好吃
易:好吃的很(四川话)
鲁:您是四川人?(很失败的问题,前期调查研究不足的结果,不知道历媒体无数的易中天先生是怎么想的)
易:不是不是,湖南人,我没想到在那个地方被人认出来
鲁:吃饭的人认出您来了
易:对
鲁:叫你“易教授”,说您不是在中央台讲那个……
易:对,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鲁: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第一次嘛,有什么感觉?
易:愣了一下
鲁:愣了一下,有没有一点兴奋?
易:你就是想套我的话是不是?希望我这个时候挺得意的,那么你们就满足了是不?(揭了鲁豫的老底了)
鲁:这是很正常的(抢话加辩白),人都会有这种反映的,刚开始心里不太适应
易:有一丝窃喜
鲁:我觉得一丝窃喜用的非常准确,但后来人慢慢多了,也会觉得有点麻烦啊
易:有点审美麻痹了
鲁:审美疲劳
易:对,审美疲劳
第三小节:成名后的名气有多大引出经纪人问题
鲁:那您有没有上网输过“易中天”三个字,啪,一输进去之后,看有多少条信息吗?
易:也看过,百度现在好像是50多万吧
鲁:他们给我一个数字,说在网上输您的名字,可能还加上别的,有300多万条
易:那要看是哪个网站了
鲁:您博客现在点击量是多少?
易:不知道
鲁:肯定超过100万了
易:好像说是超过100万了
鲁:你的博客似乎你不太关心?
易:不是,我没有办法,第一是我没有时间……
鲁:那上面的东西是您写的不?
易:上面的文章是我写的
鲁:您现在有什么秘书,经纪人之类的吗?
易:唉,现在只好太太做秘书了,本来人家在家是当领导的,现在只好改秘书了
鲁:那秘书主要干什么呢
易:接电话,光这一项就够他忙的了
鲁:那每天多少电话呀?
易:没统计过,咱家没统计局
鲁:您是文科教授,
易:即便有统计局,现在也靠不住,是不
鲁:那您平常的行程谁替您安排?
易:行程我自己安排
鲁:您没有经纪人什么的
易:哎呀(无奈,苦笑,第二次了,呵呵)
鲁:不是,像您这样的人都的有经纪人,要不然出门那么多活动谁来帮您安排呢?(辩白)
易:咱劳动人民出身,干活干惯了,自己干心里踏实,要是别人做了我还得过问,我还得再过问一边,有过问的时间,我自己就干了。而且我又不需要跟人家那什么,经纪人主要是讲价吧
鲁:对对对
易:你有经纪人对吧?
鲁:每个人都得有经纪人
易:你可以介绍点经验
鲁:呆会儿给您介绍一个特别好的经纪人。(关于经纪人这个回合,鲁豫表现并不好,老在一个问题上转,最后被老奸巨猾的易中天反问,匆匆收场)
第四小节:收入问题
鲁:再问您一个问题,您可以不回答
易:什么(笑)
鲁:就是出名之后有没有收入方面一下子多了,一下子变得有钱了
易:名义上是这样,现在很多媒体在帮我算账
鲁:对,一般媒体都特别爱干这事
易:他们喜欢这个,给人感觉是,报社那些记者都该做会计了。(幽默,现场一阵笑声)
鲁:一般报社记者都是学文的,数学不太好所以算的帐基本上都不靠谱
易:他们算的基本靠不住,是想当然的,而且有许多东西该算的没算进去,比如……
鲁:您认为是算少了?(插话加调节气氛)
易:不是,算多了,比如,各个人所得税他们不算;另外三方合同有一部分是要切给央视总公司和百家讲坛的,这个他们也不算,然后把这些统统算到我的账上,说我有多少多少钱,这等于是给小偷做了个广告
展开余文
第五:由称呼引起的官文化
鲁:您当老师当了多少年?
易:从事这个职业是1975年
鲁:我数学不好,是多少年,30,不对,31年
易:数不清可以掰手指头
鲁:在学校里一般大家都怎么称呼您?易老师?易教授?
易:一般官场都叫易教授,他把教授当成一种官衔来叫,好像叫局长似的,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种称呼。
鲁:哎呀,刚才我还叫易教授呢,一般都教您易老师?
易:是,我自己门内的学生是叫先生的。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叫官衔,农村里叫张会计、李出纳也就罢了,还有叫王过磅的(笑)
鲁:过磅是什么?
易:就是收那个粮食的时候在那个磅上磅一下,负责的人也叫一个官衔,叫王过磅。还有最可笑的是你知道那个监狱的犯人叫武警战士叫什么?
鲁:不知道,“长官”?好像不对
易:不行,长官是国民党的叫法
鲁:那叫什么
易:叫班长
鲁:那为什么不叫个官大点的呢?
易:不能,因为他们是战士,你把他叫成连长排长,那不行,混淆了战士和官的界限,叫班长,是战士里的小官,是兵头将尾,中国的官文化
鲁:您可以写篇文章(超级失败的一个问题,再次让老易觉得鲁豫准备不足)
易:早写过了,你没看?上网搜下
第六,易中天的语言风格
鲁:在学校里易老师也是特别风趣,学生们特喜欢上他的课。他喜欢用挺现代的语言去讲那些挺古老的,看起来听枯燥的历史,所以这也慢慢成了易老师的一个招牌吧,就像一个标记,很受欢迎(引子)
广告,短片
鲁:大家看,这就是易老师讲三国时的风格,我注意到了,一开始您是穿西装出境的,后来就改成了现在的……(切入点不错,由服装开场)
易:中华小立领
鲁:什么叫中华小立领?
易:就是像中山装,但领子是立的,是中华装
鲁:是经过改良的中山装,是这个意思吧
易:那我就不太清楚了
鲁:是您自己设计的还是?
易:买的,买的
鲁:慢慢看到形象有些改变,但语言风格一直是这样的,平时讲课就这样吗?(自然过渡)
易:是,聊天也是
鲁:像大家一般会笑的地方,比如:唱卡拉OK,开party,是您现场想出来的,还是在备案是就准备一些?
易:一般是脱口而出
鲁:那现场讲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种效果吗?大家会乐吗?(傻问题)
易:会乐,肯定会乐,你不乐吗?
鲁:我乐呀
鲁:但我感到现场看电视那个气氛挺严肃的,看电视时几乎听不到笑声,还是我看到的地方没有笑声
易:也不可能每一期节目从头到尾都是这个,要都是这个那是相声晚会,那不是《百家讲坛》
第七,易老师不喜欢机器
鲁:您现场没有什么提词器什么的吧?
易:哪有那么先进呀
鲁:竖起来我看是一个您带的电脑吧
易:我曾经用过电脑,后来发现带电脑是个很不好的方式
鲁:为什么呢?
易:用电脑后你会老去想着看他
鲁:也不一定看它,就是有个提示,比如:第一章、第二章。偶尔看一下
易:反正我对机器这东西有种恐惧感,我也不开汽车,家里的机器都不会用,除了电脑,洗衣机都不会开,太太在家洗衣机能洗,她不在家,洗衣机一按,它不转。
鲁:您插那个插销了吗?
易:应该是插了
鲁:那您每次讲一期节目是多久?一个小时吗?还是半个小时?(常识)
易:它是这样的,一期节目是43分钟,去掉其他的,是36分钟
鲁:那您的语速……(抢话)
易:我每次录制的时间是38分钟,编导把片头、片尾,我喝水、咳嗽的时间除掉,就是一个完整的节目
鲁:您是事先就写好了,按这个时间准备的吗?
易:是,但我不会演练一遍
鲁:您记忆力特别的好
易:马马虎虎吧,毕竟上年纪了,变差了
鲁:您现场又没有提词器,也没讲稿,也不用电脑,那就完全凭记忆记下来的了
易:当然我也有我的办法
鲁:什么办法?
易:我不告诉你
鲁:没关系(掌声、笑声,呵呵)
鲁:没关系,告不告诉我是您的权利,但我得问一下,万一您告诉我了呢(自己尴尬的笑,也可以说是调节吧)
鲁:大家给您算了一下,您每次36至38分钟,大概7000到8000字
易:大概
鲁:那很可观,当然您有几十年的讲课经验……
易:六七千字吧
第八、上百家讲坛难不难?
鲁:ok,七千字,当然您有几十年的讲课经验积累,这么讲下来不是太难的事情吧?
易:难呀,其实《百家讲坛》讲课和在学校讲课完全是两码事,这是很多人没有弄明白的,还有一些主讲人,或者录出节目不能播,或者播出节目收视率低,其实就是完全没弄明白,就以为换个地方上课,当一辈教书匠,别的不会,上课我还不会,其实不是这样的……
鲁:在学校上课学生必须在那听着,不好也要听……
易:他有几个不同:第一,学生是有教室的,其实有没有教室完全不一样,一群人坐在那听一个人讲和一个人拿着遥控器躺在沙发上,他心理状态就不一样。电视观众就是拿着遥控器,躺在沙发上,他扫描,一不小心就扫过去了。这是电视剧和话剧、歌剧不同的地方。话剧是有剧场的,又没有剧场差别很大的。根据这样一个规律,你就能想到,在电视上演讲比在课堂上难得多。你必须把每一集都当成一个小戏剧,你要是就讲一讲,就是独幕剧。如果像我这样讲三国,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你要把历史编成电视连续剧,但不能编任何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必须是史料上有的。你不能编出来,一级中要有个主题,不能把故事讲到一般
鲁:可以下回分解
易:不行,每周一次。而且必须36分钟,不能32分钟,播点广告算了,那不行。而且开头要设置悬念,让人听下去,然后得有发展,高潮,结尾还得设置一个小悬念,让人下次再听。所以,我称之为“学术独幕剧”,自编、自导自演的学术独角戏,这就是《百家讲坛》
第九、收视率
鲁:这戏的每一期的收视统计过吗?是不是最高的?
易:偏高吧,不能说是最高的,我没做过横向比较
鲁:您不是搞统计学的,我知道
易:对对
鲁:一般央视的节目都是有别人做统计的,他们告诉你是多少?
易:他们就告诉我是多少,不会告诉鲁豫是多少,我没办法跟你pk
鲁:但他们会有人告诉你这期节目收视不错
易:对,有个标准嘛,你在达到多少的时候是一个什么养的成绩,这个心里是有数的
鲁:您在讲三国时说过“pk”吗?
易:没说过,还没来得及,你提醒我,下次找机会说(气氛不错)
鲁:下次比如诸葛亮跟谁pk的时候可以用这个词
展开余文
第十、太太露脸了
广告,短片,一段结束
鲁豫:听说易老师原来不是想讲三国,而是想讲水浒,后来您太太说咱讲三国,后来您就讲了三国。传说您的许多大事都是您太太作主的?易老师说,这个我不能告诉你,我要问问我太太,那个我也不能告诉你,我也要问问我太太。最后什么都不告诉我们,什么都要问问太太
易:不,它是这样的(掌声)。凡是涉及到她的事情都要她批准,他授权,我认为这是基本人权,我最反对的就是,我最主张的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不论是什么关系,都是平等的。我最反对人身依附关系,一结婚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了
鲁:您不怕回家交不了差?
易:我交差,鲁豫现在基本达到日本鬼子的水平了,狡猾狡猾的
鲁:我哪敢,在易老师您面前
易:咱们主要也经过了八年抗战,所以对付日本鬼子还是有一套的
鲁:易老师老说他平时讲话也是这样一种风格,风趣、幽默,这可能跟他以前很长一段上山下乡的经历有关,因为那时候你每天都要跟农民打交道,不可能讲话都是引经据典,特别诗意的话,必须要说一些大白话,一些平实的话。养成了一种很亲民的语言风格
第十一、双眼皮?
短片:成长经历(老照片),
鲁:易老师年轻时非帅,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易:我现在是但还是双
鲁:内双,最流行那种
易:内双特别不好,生病的时候就变成双
鲁:没错,我小时候就是这样
易:你也是这样(气氛很好)
鲁:但是后来我慢慢长成双眼皮了,小时候一生病我奶奶就说,看这眼睛……
易:看看眼睛双了,就要发烧了
鲁:您是这样的?
易:不,我爸是这样的
鲁:加入您是生在八十年代,肯定特别流行,韩国明星都是这样的
易:韩国明星一生病就双了
鲁:差不多就是那种感觉
第十二、农村经历
鲁:您到农村去的时候多大?
易:18岁
鲁:您都干什么活
易:什么都干,生产建设兵团,听起来特好,机器化生产。人是开机器的,但实际不是,人要干很多话,比如割麦子
鲁:那个机器是……
易:很累,很辛苦的
易:比如:拾棉花,电视安徽那,没我们辛苦,他们一只手,我们三只手……(动作)蹲着、弯腰、10几个小时
鲁:采棉花轻松浪漫的工作
易:生活不是诗,生活是实实在在的
鲁:您那时候不写诗吗?可能越苦越能出诗人
易:对那叫文章憎命达
第十三、遭遇爱情
鲁豫:听说易老师原来不是想讲三国,而是想讲水浒,后来您太太说咱讲三国,后来您就讲了三国。传说您的许多大事都是您太太作主的?易老师说,这个我不能告诉你,我要问问我太太,那个我也不能告诉你,我也要问问我太太。最后什么都不告诉我们,什么都要问问太太
易:不,它是这样的(掌声)。凡是涉及到她的事情都要她批准,他授权,我认为这是基本人权,我最反对的就是,我最主张的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不论是什么关系,都是平等的。我最反对人身依附关系,一结婚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了
鲁:您不怕回家交不了差?
易:我交差,鲁豫现在基本达到日本鬼子的水平了,狡猾狡猾的
鲁:我哪敢,在易老师您面前
易:咱们主要也经过了八年抗战,所以对付日本鬼子还是有一套的
鲁:易老师老说他平时讲话也是这样一种风格,风趣、幽默,这可能跟他以前很长一段上山下乡的经历有关,因为那时候你每天都要跟农民打交道,不可能讲话都是引经据典,特别诗意的话,必须要说一些大白话,一些平实的话。养成了一种很亲民的语言风格
第十一、双眼皮?
短片:成长经历(老照片),
鲁:易老师年轻时非帅,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易:我现在是但还是双
鲁:内双,最流行那种
易:内双特别不好,生病的时候就变成双
鲁:没错,我小时候就是这样
易:你也是这样(气氛很好)
鲁:但是后来我慢慢长成双眼皮了,小时候一生病我奶奶就说,看这眼睛……
易:看看眼睛双了,就要发烧了
鲁:您是这样的?
易:不,我爸是这样的
鲁:加入您是生在八十年代,肯定特别流行,韩国明星都是这样的
易:韩国明星一生病就双了
鲁:差不多就是那种感觉
第十二、农村经历
鲁:您到农村去的时候多大?
易:18岁
鲁:您都干什么活
易:什么都干,生产建设兵团,听起来特好,机器化生产。人是开机器的,但实际不是,人要干很多话,比如割麦子
鲁:那个机器是……
易:很累,很辛苦的
易:比如:拾棉花,电视安徽那,没我们辛苦,他们一只手,我们三只手……(动作)蹲着、弯腰、10几个小时
鲁:采棉花轻松浪漫的工作
易:生活不是诗,生活是实实在在的
鲁:您那时候不写诗吗?可能越苦越能出诗人
易:对那叫文章憎命达
第十三、遭遇爱情
短片:1975年以后,农村(爱情)
鲁:他们说您在农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您太太,收获了您的爱情,这个能说吗?
易:不是,我们恋爱是在我离开之后,她是石油工人,石油工人一声吼,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鲁:相声说:时代不行了,那那女才一样
易:她那个时候地位比我高,工资比我高,当然个子没我高
鲁:那当时是怎么认识的?
易:当时工农兵学员嘛,就在一起
鲁:那你们是一见钟情吗?
易:又打探隐私了,我们是日久生情
鲁:那是您主动出击吗?
易:那当然
鲁:一般都是男方先……手到擒来吗?
易:那当然,不,这个没得到授权呢
鲁:那时候您是比较帅的小伙子吗?
易:不,我是我们那一批中最晚有女朋友的,可能晚熟吧。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都很实际,像武汉说的四季衣服
鲁:四季衣服?
易:我们兵团里每个人只有2季衣服,所以这个很重要
鲁:那五呢
易:五官端正,六亲不认
鲁:为什么?
易:就是不能有很多穷亲戚,老去家里吃饭,还要我来接技
鲁:其实多元,八面玲珑、酒烟不沾,十分听话
易:所以当时女孩子找老公都是很实际的,五官端正就行了,帅不重要
鲁:您占了几条,十分听话算吗?
易:呀,当时她是七十多块,我是三十六快多,差很多,当时这个差距相当于现在的2000千,但是我也还可以,当时读研我是带薪去的,我的工资比我的副导师还高
鲁:跟大家说,易老师当初没上大学,直接上的研究生,为什么呢?我呆会告诉你。
第十四,跳级?高中生考研究生?
下集:
片头:上集片段,然后是易中天的78年考上研究生后的一段经历(那时的易中天尽管已经有了家室,但依然引来了不少女生的倾慕)
鲁:先告诉大家易老师为什么高中毕业没考大学就直接考研究生,为什么?
易:当时我在新疆钢铁公司一个中学当老师,1977年恢复高考,我的学生都去参加高考,当时有人建议我也去参加,我就说:考试这个东西,一是命二是运三是风水
鲁:和着没自己什么事?
易:这个真的很难说,有可能你平时成绩很好就靠砸了;也有可能就平时成绩一般,但发挥得比较好。尤其是语文,作文,这个阅卷老师有不同的品味,我装上一个喜欢我这个风格的给我一个高分,撞上一个不喜欢我的风格的不及格。再说,我跟我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万一他们考上了我没考上多丢人,于是就参加研究生考试,咱一个高中生,考研究生,考上了是运气,考不上也不丢人。
鲁:您为此都悬梁锥刺股的学了几个月?
易:三个月
鲁:三个月就考上了,当时您的分高吗?
易:高呀,不高怎么进得去呢
鲁:只要够分就进得去
易:怎么可能够就能进的去,当时140多人只要了7个人,不进前十名是不可能考上的
鲁:当时考上是什么感觉
易:累死了,感觉以后再也不想参加考试了。当时是什么情况呢,他们年轻人又不知道这个历史了,当时文化大革命批判出偏题怪题难为学生。但研究生考试是选拔考试,不是水平考试,不能出偏题怪题,那怎么办呢?要是都出简单的大家都考上了,录取谁呢,于是就采取了这么一个策略,加大题量,让大家都做不完。
鲁:当时您做完了?
易:但是那个速度呀,让人没法思考,我把卷子拿来之后,看了一遍,100分钟的时间,100分,一分只能分配一分钟,先看容易的,拿一分是一分,然后在做难的。那个难受呀,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手酸,当时想,无论考上还是考不上,平生就那么一次
鲁:你当时考上的时候多少岁?
易:三十
鲁:在班里是年轻的吗?当时上学的年纪都比较大了
易:是年纪最小的,当时班里只有一个比我小的,其余的都是师兄
第十五、被女生暗恋(调料)
鲁:我刚才在片子里看说您那时候就比较受女生的喜欢了
易:没有了
鲁:这很正常了,我们上学时就喜欢比较帅的男老师
易:你们什么时候,我们什么时候,读书的时候没有,当老师的时候有
鲁:有人给您传小纸条
易:当时我比较年轻嘛,穿西装,牛仔裤,上讲台,前五排都是女生,纸条也有了。我现在记得一张纸条,是两个女生的问答
鲁:他们两个聊得
易:嗯,上面写:你喜欢易先生的什么?答:鼻子。(掌声,笑声)
鲁:您鼻子是很挺
易:啊,谢谢
鲁:还有呢
易:没写别的东西,我也不能帮她编亚
鲁:你把纸条都交给您太太?
易:嗯,这不挺好玩的嘛
鲁:很多女生给您写条子吗?对您没统计
易:对,没统计,咱家没统计局(重复,呵呵),后来可能发现条子写了之后没消息,写了也白写,于是就没人效尤了。但是很多年之后,当时有个插班生,武汉大学有个制度,就是已经发表作品的那些作家,一般也是省作协会员,不高考,直接插入我们三年级学习。有作家班,诗人班。当时有个写诗的女生,我还给她写过评论。在很多年以后,见面她跟我说“易先生,您知道当时我们班有好多女生都暗恋您”,他旁边一男生悄悄跟我说“他们班就她一个女生”。(气氛很好)
第十六、转到厦大
鲁:这些都是发生在武汉大学的事情。那您什么时候去的厦大?
易:1992年
鲁:为什么要去呢?
易:养老呀
鲁:我当年差点没考厦门大学,我想考的国际新闻专业,当时只有三个学校有,北京广播学院,复旦大学,还有厦大,后来想太远了,就在北京了。不然还能当您的学生呢(拉近关系)
易:你是那一年的
鲁:我93年毕业的
易:我92年
鲁:还能当您一年的学生,那么就会多了一个女生暗恋您,免得就一个女生暗恋您
易:你这么说出来就变成明恋嘛
鲁:就因为风景好去的厦大?
易:那里风景优美,四季如春
鲁:四季如春不一定吧,夏天太热了吧
易:热是近几年的事情,原来还好了,在海边,还有海风,很舒服
鲁:我很少看到那么漂亮的校园,那么大,那么舒服
第十七、又一次粉丝采访?
2005年之前易中天就是个大学老师,但以后不同了,上电视了,出名了,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了。短片:观众认为他讲课比较帅,采访在场观众
讲课的方式通俗易懂,简练的语言把历史讲的精彩,采访,他们喜欢易中天
鲁:刚才采访的是来自各自的吧里面的,现场还有各种各样的人喜欢听易老师讲课,在场有小朋友喜欢吗?
鲁:听易老师课之前你看过三国吗?
小观众:没
鲁:那听过之后看了吗?
小观众:正在看
鲁:对三国里面的人物都熟悉吗?
小观众:恩
鲁:怎么老得看你妈妈
易:那是领导,从小就得树立一点组织观念。长大了听党的话
鲁:那你喜欢三国里的哪个人物
小观众:诸葛亮
鲁:为什么?
小观众:因为他聪明
鲁:那你聪明吗?
小观众:……
鲁:那你三国里不喜欢谁?
小观众:曹操
鲁:为什么?
小观众:因为他特坏,老是攻打诸葛亮他们(笑声)
鲁:他喜欢诸葛亮,那可不不喜欢曹操
易:爱憎分明
鲁:那你还对哪个人认识比较深刻
小观众:张飞
鲁:张飞长什么样?
小观众:嗯……
鲁:黑不?
小观众:黑
鲁:那你打算看三国吗?那么厚的一本书
小观众:要看
鲁:我们不难为这位小朋友了,你上几年级了
小观众:四年级
鲁:好像有好多白领喜欢听他的课,有没有代表。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观众:编辑
鲁:你以前一定读过三国吧,在听他的课之前
观众:上学的时候大致的看了下
鲁:为什么喜欢听他的课
观众:因为易老师讲课特别帅
鲁:就因为他特别帅,还有别的吗?估计就注意中华立领上面的那个……
观众:不是,还有他讲课特别生动,特别有魅力,哎呀,我都说不出那种感觉。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嫁人就嫁易中天”,我认为只要在远处观望着易老师,就心满意足了。
鲁:看易老师脸都红了。你男朋友长得像易老师吗?
观众:我还没有男朋友,对不起
鲁:这个女孩很可爱,有没有年纪比较大的喜欢易老师,还有年纪小一些的,那个小朋友,上到前面来。你叫什么?
观众:关屏东
鲁:多大了?
观众:12了,上六年级
鲁:你为什么喜欢听易老师的课?
观众:因为我觉得电视上演的就是,易先生讲的很有意义,我能从中品出三国里的含义,而且讲的比较容易懂
鲁:比较容易懂,是吗?
观众:通俗易懂,反正特爱看,不想换台
鲁:跟易先生握个手吗?上来!(掌声)
观众:一会能给我签名吗?(拍照)
鲁:谢谢小朋友,听说有家长特欣慰吗?
家长:我感谢易先生,我的孩子听了易先生的讲座对文学历史很感兴趣,对以后发展很有好处。
第十八、面对争议
短片:批评和争议,质疑的声音,过度引用现代词汇
鲁:因为讲一个东西总是百家争鸣吗?看看不同的意见
观众:用现代语言诠释历史,是不是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鲁:回答问题。我觉得易先生平时讲课、说话就是这种风格,没什么故作,是吗?
易:是呀
观众:历史细节戏说,您还原的是真实的历史吗?
鲁:您能说吗?
易:不能,我只能说我还原的是有依据的,但依据是不是可靠,没有人能证明,《三国志》就可靠吗?《后汉书》就靠得住吗?这是历史学家提出的,如:吕思勉先生怀疑后汉书是后人写的。我再说一个,可能会有人不高兴,隆中对就可靠吗?你看三国志的记载,因屏致人,屏退左右,诸葛亮和刘备在屋子里密谈,没有录像,没有录音,没有速记,而且蜀国没史官后人怎么知道内容呢?
鲁:出门之后刘备跟别人说了呗
易:这是机密,可以跟别人说,就不用屏退左右了
鲁:有人偷听了
易:谁也不知道这段话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他是真的,吕思勉先生也那么说。所以说,这个历史的东西没有谁能说的请,你要硬要钻牛角尖也不是不可以,可以提出问题,你凭什么知道的。就算刘备或诸葛亮后来记下来,也是追记
鲁:你在网上看到有人对你讲的这个那个有意见,有争议或批评,你会在意吗?
易:不在意
鲁:人就是这样的,理性上认为没必要,但感情上不能接受,觉得很烦
易:是这样的,他没有强迫你去听,你可以不听。他不是噪音,老在你旁边,劳烦你。你可以把它关掉
鲁:你就不上网去看
易:我看
鲁:看不就是自找烦恼吗?
易:他批评有几种情况:他批评正确的,你要改,比如:读错音或典故错误,然后我查书,然后我下次去录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个字错了,再录一遍;第二,观点不同,我也会考虑,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第三,谩骂,不理他。我那个吧里就很好玩,一个人出来骂,会有一堆人出来围攻。我不当教授,我也可以骂,骂的比他们还厉害,但是……不必上心了
鲁:您修炼的很好,向您学习
易:这个就是我在各种访谈中经常说的话:人生的路有两条,一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另一条就是走别人的路让自己去说。反正你的有人说,你今生注定是要被人说的,我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这不是什么修炼的问题
鲁:这是但丁的话,但在我看来更像易中天的话,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鲁:总的来说,您成名对您来说有没有好处?
第十九、一个任何媒体都没发现的秘密?
易:我的想法,就是想让我的节目有更多的观众。我在品三国发行时,有一个想法,但至今没有一个媒体发现
鲁:什么呢?
易:他们都盯着钱呢,这个家伙品三国一夜暴富。其实我们选得不是哪家出版社出价最高,考虑的是发行量乘版税率,是传播面。没有一家媒体发现
鲁:搞媒体的都是文科生,他们可能对数字不太敏感(辩护)
易:也不一定,如果不敏感,那怎么对钱那么敏感呢?
鲁:在这里我想说一点,本来想最后说的,易老师把讲座内容编了一本书,叫《易中天品三国》
易:就叫《品三国》
鲁:我们先来谈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第二十、反盗版?关于出书的事情
短片: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新书竞标,出版史上头一遭55万册 14%版税
鲁:刚才握手的是三方,你更看重的是量
易:不同:一,每一集都重新写过;二、24集变成25及;三,文章;四,光盘,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而且这么多内容只卖25元前,很便宜。主要考虑读者大部分是青年学生,自己不赚钱,用爸爸妈妈的钱。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我们恶意操作,赚钱
鲁:看一本书是不是畅销,主要看有没有盗版
短片:易中天反盗版
鲁:刚才我看一本书,问易老师是不是盗版,易老师说是伪书。那盗版跟伪书有什么区别
易:盗版书是跟正版书一摸一样的。比如:买裤子
鲁:那是别人写的
易:两种情况:一、内容不全,价格偏高,消费者受损失
鲁:还有呢
易:还有就是这本,张大可的书,其他的没换就一个皮换了,鲁豫有约、动物园
鲁:这本书由您很小的照片,为啥?
易:不清楚,美编不是我
鲁:一般喜欢您书的人都希望看到您大一点的照片,你看“爱中天”一直在点头
易:我长得不好看。有人问我《百家讲坛》选人标准是什么?我说,第一条就是丑。丑一点,老一点,有公信力嘛
鲁:那您品三国之后准备做些什么?
易:休息。反正不会搞一个什么中天有约之类的
鲁:谢谢您不跟我竞争。
鲁:出书呢?
易:我现在主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我觉得一个人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天下太平了,干嘛那么多雄心壮志呢。要是观众不喜欢,我三国不品完就下课
鲁:你们希望易老师以后讲什么?
观众:……自己的故事
鲁:我看您一时下不了课。今天谢谢您,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您正版的书,不要盗版或伪书
第二十、签售(有做广告的嫌疑)
易: 22号9点半西单图书大厦六楼签售,跟以往不同,还有一个惊喜
鲁:惊喜不能说
易:反正来了不只能得到签字
鲁:您的一个拥抱。您要练练签字
已:上次在上海4个半小时
鲁:多少本
易:数学不好,没统计过
鲁:您要签字,还要握手
易:不一定,老人和小孩满足,年轻人就算了,后面排的人就苦了,人家也不容易
鲁:喜欢易先生的抓紧机会,22号,在西单图书大厦,获得签名一个,拥抱一个,拥抱我说的。非常感谢易先生来到我们直播室,祝您的签收成功
易:要拥抱吗?
鲁:拥抱,一定要拥抱(拥抱,掌声,片尾音乐,字幕)
标签:
教师随笔
鲁豫有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百家讲坛:易中天与小崔说事(文字稿)
下一篇:
《宇宙的未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