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957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川端康成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重点难点
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2、导语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比彻)……引入《父母的心》一文。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小说共有19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5—6),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7—10),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11—13),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4—18),高潮部分。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9),小说的结局。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三、探究
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四、语言训练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送走长子时?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五、积累
收集反映父母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学生互相交流。
六、小结
1、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写作特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七、布置作业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浓浓爱心中隐含淡淡的哀愁的写作特色。
2、体会文中父母对于子女深沉的爱,并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
孔伟民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北师大七年级教学设计
父母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慈母情深》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
《金色花》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