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设计
阅读:164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语法知识整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6、若不阙秦(缺)
二、古今异义(古/今)
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5、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离开、距离/到达)
8、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二)名词作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
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四)形容词作名词
1、臣之壮也(壮年) 2、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3、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五)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六)一般动词的使动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四、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二)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三)判断句
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四)固定句
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
刘俊桐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林黛玉进贾府》之林黛玉形象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下一篇:
生活中容易读错的字集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