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7665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庖丁解牛》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探讨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重)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难)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视频

二、作家作品

庄子:名 周 ,  战国  时期  宋 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道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_老子_         并称为“ 老庄 ”。 

《庄子》: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___寓言故事   来说明道理。

《庄子》共33篇,内篇(7)为庄周所作。外篇(15)、杂篇(11)为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三、读课文,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词句中绿色的词

足之所履    踩(名词作动词)         乃中《经首》之会   节奏

依乎天理    牛的天然结构             刀刃若新发于硎      磨刀石

每至于族    (筋骨)交错的地方       怵然为戒         警惕的样子

善刀而藏之   通“缮”,修治。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2、疑难句子翻译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

(2)、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超过技术了。

(3)、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尝试(砍)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

(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间),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

(5)、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每当碰到(筋骨)交错集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警惕地提高戒备,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集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突出了庖丁解牛技术的高超。

第二段:从文惠君的称赞引出对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阐释。此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段:阐述了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

第四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

五、欣赏 “解牛之美”

1、阅读1—2节,思考问题:文中是怎样描写解牛场面的?请划出关键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动作:手 “触”、肩“倚”、足“履”、 膝“踦”

声音: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手、肩、足、 膝四个部位的动作组成了一幅完整的解牛图,屠刀伸进皮肉里发出的声音没有不合上节拍的,可见庖丁的动作不仅熟练而且富有节奏,具有美感。

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

2、庖丁解牛遵循的是什么?  道  (    自然规律    )

3、课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超? 对比    突出“道”之重要

探讨庖丁的“解牛经”——庖丁解牛技术为何如此高超? 

提示:可从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分析;可从奋斗目标、成长阶段、解牛经验、解牛态度等方面来谈。

奋斗目标  道(自然规律)          成长阶段  三个阶段

解牛经验  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解牛态度  怵然为戒

 

4、思考: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说说你的体会。 

解牛的三个阶段:

⑴“始臣之解牛之时”—— “所见无非全牛也”           目有全牛  (  不懂规律  )

⑵“三年之后”      —— “未尝见全牛也”          目无全牛 (认识 规律)

⑶“方今之时”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游刃有余(  运用 规律 )

5、思考:结合第三段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一种情景。作者围绕“游刃有余”在第三段对动刀过程作了详细描写,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确实有“动刀甚微,謋然己解”的效果。请找出文中相应的描写文字,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

A、描写“目无全牛”的文字为: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目无全牛”描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

B、描写“游刃有余”的文字为: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展开全文阅读
“游刃有余”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的刀宽绰而有余地地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

C、描写“踌躇满志”的文字为: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踌躇满志”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 庖丁把难解之处成功解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D、描写动刀过程的文字为: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

    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每次宰牛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他觉得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轻轻下刀,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课题:《庖丁解牛》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A、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_社会_,用刀来比喻_人_。

B、庖丁解牛要点: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怵然为戒、善刀而藏之   (依理—谨行—藏锋)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 

臣以神遇不以目视——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顺其自然,不强求  

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 

以无厚入有间——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       不莽撞,谨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C、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顺应自然,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2、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A、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B、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

C、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

D、做事要循序渐进。

二、拓展:你能在《庖丁解牛》中找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吗?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

王国维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庖丁解牛》A: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王国维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庖丁解牛》B:解牛之初到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王国维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庖丁解牛》C: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游刃有余,终成正果   

三、课堂小结

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于丹<<庄子心得>>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困难面前能像庖丁一样依理,慎行,做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

四、练习

1、完成练习卷上的选择题;

2、课后习题P72第四题:

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遍意义的启示?

设题意图: 本题引导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庄子所说的“养生之道”辩证地加以认识。

 参考答案:

 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其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小心谨慎,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

 庖丁解牛之道给人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启示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五、自我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膝之所踦:   肩靠的地方      

2、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然”……的样子   

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动词:做,解    

4、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介词,引进介进对象;   依照                                            

5、良庖岁更刀      年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技盖至此乎:盖 通“瞌”,怎么                                    

2、善刀而藏之:  善 通“缮” ,缮                                   

(三)、古今异义:

1、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 行动因而  今义: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2、依乎天理        古义: 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今义:  自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         

3、技经肯綮之未尝  古义: 没有拿刀去尝试  今义:   不曾  

4、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 虽然这样  今义:   转折连词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臣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  

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句; 没有拿刀去尝试碰过脉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句;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注意“为”字的用法:

• A:wéi 为(多作动词)

• 1、做,干:勿以恶小而~之。 

• 2、当做,作为:习以~常。 

• 3、 成为、变成:~刎颈之交

• 4、叫做:北冥有鱼,其名~鲲

• 5、 治理,处理:~政。

• 6、算作: 亡羊补牢,未~迟也。

• 7、是:十两~一斤。 

• 8、制、造:王使人~冠。 

• 介词:1、被:~天下笑。 

•   2、表示强调:大~恼火。

• 名词:作为,政绩:在位日久,未能助上大有 ~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B、wèi(多用作介词)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2、 表目的,为了,为着:天下熙熙,皆~利来。 

•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 4、因为,由于:

•      视~止,行~迟

• 连词,因为:问渠那得清如许? ~有源头活水来。

 

刘芳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庖丁解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项羽之死》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