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747  
标签:教师随笔
和尚头何以成了打击乐器——学会拐着弯儿写作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   陈志平

      《西厢记》里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有多美?第一本第一折中张君瑞有一段唱词正面描写道:“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妖娆,满面儿扑堆着俏;苗条,一团儿真是娇。”这段唱词,从口到鼻到粉面,从杨柳腰到俏面容再到好身材,把一个绝世美人的形象推到了读者的眼前。但我们知道,不同的审美主体对同一个审美客体的审美感受,往往是千差万别的,这正如“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在张生眼中,崔莺莺自然是天下第一美人,但从其他人眼中看来,却未必如此,这正如别人眼中的林黛玉,未必有宝玉眼中的林妹妹那样漂亮。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精心创造他们笔下的美人儿,从来不满足于正面描摹。

      王实甫也是如此,在创造绝世美人崔莺莺形象的时候,紧接着正面描写,剧中来了这么一段神来之笔的“拐着弯儿”的唱词——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  ,觑着法聪头做金磬敲。大师者,高僧也,而且是年纪已老的高僧,本当六根清静,在佛门静地树立起恪守佛门清规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形象,但当我们的美人——莺莺小姐款款走上大殿时,“大师”也忍不住“凝眺”(眯着眼睛由高处往下看),更妙的是最后一句,班首竟然把法聪的头颅当做了打击乐器——金磬——来敲,可以想像得出,面对着渐渐走近的莺莺,作为“中层领导”的班首是怎样地心不在焉。这里,明写的是众僧见到莺莺后的惊艳情状,实际上还是写莺莺那无与伦比的美貌。

      仔细想来,作家拐着弯儿写作从美学原理的角度来说是颇有道理的。“拐着弯儿”写作就是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给读者或听众欣赏作品时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使作家描写的对象具有了非凡的艺术张力,从而引人遐想,促人深思。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侧面描写罗敷美貌的精彩语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都深得“拐着弯儿”写作之妙,至于形容粉黛佳丽美貌的耳熟能详的绝妙好词,诸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之类,因为使用的人多了,现在听来未免有缺乏个性而裕庸俗之嫌,但正如“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女子美貌的是天才”一样,首先使用者无疑极富独创性。

      读过《红楼梦》的人知道林黛玉弱柳扶风,怯弱不堪;读过野史的人知道杨玉环丰满肥腴。但有人说起林黛玉的“瘦”和杨玉环的“胖”,偏不直说,而是云“黛玉上马马不知,贵妃上马马不支”。这话,乍听起来,可能茫然难喻,但玩味须臾,便觉得这话很“艺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究其因,自然同说话人巧妙利用“知”和“支”音同、字异、义殊的特点有关,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表面上,第一句写马没有觉察到轻盈的黛玉已经上马,第二句写马支撑不住贵妃那肥硕的身躯;实际上,两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拐着弯儿”道黛玉“轻”,言贵妃“沉”。

      “拐着弯儿”这种写法中学语文课本上并不鲜见。《守财奴》中有一个精妙的细节:“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七十六岁高龄的葛朗台面对着金质的梳妆匣时,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像一个体操运动员,先是“纵”(身子猛然向前上方),继而“扑”(冲向前使全身伏在梳妆匣上):嗜金如命的性格暴露无遗。《党员登记表》中有一段描绘黄淑英受刑后的肖像:“头发披散着,遮住了苍白的脸,一双深陷的更大了的眼睛,从头发里面,一霎一霎地望着妈妈。”表面上是写黄淑英头发散乱,脸色苍白,眼窝深陷,神色惨然,但读者读到这儿,自然会深思,这么一人美丽动人的姑娘,仅仅过了十多天的时间,再回到妈妈身边,怎么就变成了这样一副可怕的模样?一句话,这儿的肖像描写“拐着弯儿”鞭挞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鲁迅小说《药》结尾处夏四奶奶说了这样一句话:“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在夏四奶奶看来,他的儿子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大清良民,是“革命者”把他的儿子引上了歧途——“造反之路”,最终使夏瑜走上了不归路。正因如此,她不是感激“革命者”,而是诅咒“革命者”,说“他们将来总有报应”:仅此一句,客观上就充分暗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无比悲哀。

      人物描写如此,其他方面亦然。诗人笔下,山高几何?诗人通常也是“拐着弯儿”说。李白笔下是“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贺铸笔下是“南岳去天才尺五”(《渔家傲•荆溪咏》),毛泽东笔下则是“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字令三首》)。总没直说,但都使用夸张的手法再现了艺术的真实:极言山高,与天相近。

      原载2001年第5期《现代语文》

      
标签:教师随笔 和尚头何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一次培养想象力的作文训练
下一篇:老师,您让学生“造句”了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