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394  
标签:教学论文 七年级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朗读技巧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越来越受重视,举目所及,各种性质的公开课读书声四起,均占了课堂相当长的时间。“以读贯穿课堂”、“以朗读为主线”成了非常经典的课堂评价用语。但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课堂朗读,在倡导课堂朗读的同时,必须关注读什么、何时读、怎么读、为何读等问题。课改中,坚持在常识的基础上思考,坚守“语文”阵地,把握好朗读技巧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   语文  朗读  技巧    指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又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它也是用来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技巧。为此,笔者对初中语文朗读技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真正打动听众的朗读技巧主要指有声语言运用的技巧,包括停顿、轻重、语调、速度等。停顿是语句的间歇、声音的休止,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语音的轻重是表现内容和感情的。语调的高低强弱抑扬等变化,表现了朗读时人物对事物态度的变化,表现出感情的起伏。朗读的速度是由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决定的。

一、 朗读的基调

朗读一篇作品要有一个基本的调子,给人一个总体的感觉。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以慷慨激昂的基调才能表达出排山倒海的气势,受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以低沉、缓慢、哀婉的基调表达出琵琶女幽怨感伤的情绪。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朗读的基调是高昂明快、激情澎湃,使听众受到欢快情绪的感染。

二、停顿的技巧

停顿用来提起听众的注意,表示感情的转换,表达内容的层次,满足换气、控制语速,使语意完整的需要。从内容上说,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语法停顿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做的停顿。1、定语较长时,定语后要停顿。如:那好像是一个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2、状语较长时,状语后要停顿;3、宾语补语较长时,宾语前要停顿;4、主语谓语之间有时要停顿。逻辑停顿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意,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延长了停顿时间,或者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适当停顿,从而表示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停顿是为了表示出文章的段落层次,停顿时间的长短为段落(层次)句子。从时间上说:1、题目的末尾一般要停三拍,表示题目与正文之间的间歇;段与段之间停三拍。2、句号、冒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要停两拍。3、分号处一般停一拍或一拍半。4、逗号处一般停一拍。5、顿号处停半拍。

三、重读的技巧

重读分为语句重读和逻辑重读。语句重读又分为词语的重读和句子的重读。词语的重读指多音节词里有一个音节读得比较重。句子的重读,一般是定语、状语、补语读得较重;短句中谓语要重读;问句中疑问代词要重读。逻辑重读是指对一些词语加以特殊的强调,它不是固定的,而是随语言环境改变的。

四、语调的技巧

语调的高低、强弱、抑扬等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1、昂上调,声音先低后高。如“可怜的马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样了”(《项链》)表示惊讶。2、降抑调,声音先高后低。如“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表示肯定、感叹。3、弯曲调,开始和结尾的声音都较低,中间升高一些;或者由高转低再升高。如“你好,你比谁都好”(本意是你不好)表示言外有意,弦外有音。4、平直调,声音几乎保持同样高低。一般情况下,读叙述和说明的语句都用平直调,情绪平稳,感情上没有什么波澜。语调的变化是灵活的,以确切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为准。 

总之,朗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的变化过程。它把眼睛看见的文字材料经过心理的感受理解,通过生理(发音器官)的作用和技巧表达出来,从而向听者输出信息。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朗读中良好的语感培养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故此,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也是我们语文工作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训练工作。

通讯地址:四川省平昌县坦溪小学

联系电话:15282771388

邮编:636481

工作岗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高山流水

标签:教学论文 七年级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爱赣州,我爱脐橙 学生作文范文
下一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