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655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登快阁》导学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编制人:罗宏涛 审核人:刘增杰
【使用说明】
1.先诵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节奏,重视自己的品读感悟。3分钟
2.结合注释、资料第二次诵读,感悟诗歌的写景传神达情 。7分钟
3.再次诵读诗歌,按要求完成各层次问题。20分钟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黄庭坚及其诗作;积累基础字词。
2.技能目标 鉴赏本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坦荡的胸襟,体会作者知音难觅、朋友分散的感慨。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与宜州贬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书法精妙,是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
2.背景:黄庭坚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知县后,于元丰四年(1081)到达任所。这是他人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赣江边上的快阁,目有所见,心有所感,即将其所见所感写入了《登快阁》这首诗。这首著名的七律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因而,常被评论家们作为代表所推举。
二、诵读品味,稳扎稳打
1.重要字音
澄 ( )澄碧 横 ( )横行霸道 弄 ( )玩弄
( )澄沙 ( )蛮横无理 ( )里弄
2.解释词义
痴儿: 落木:
3.重点领悟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一下本诗都运用了哪些典故?有何表达效果?
三、披情入文,探究深化
有人说《登快阁》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四、拓展提升,对比分析
请对比分析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
五、开拓视野,学以致用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我的反思与收获:
涛声依旧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登快阁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导学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
《书愤》导学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