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843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大雁归来》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必修二)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对重点的字能读准字音、重点的词语会运用。
2、读课文归纳要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理解本文的主旨。
3、品读文中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在生活中要珍爱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一、字词积累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 缄( )默 狩( 猎
凋( )零 滑翔( ) 顾忌( ) 迁徙( )半蹼鹬( )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 凋谢零落 迁徙: 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偷看 雾霭: 雾气 狩猎: 打猎
顾忌: 恐怕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所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也看不起。
3、从上面词语中任选三个词写一段话。(词语的顺序不分先后)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对大雁做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特点?
2、你觉得这篇文章作者想告诉读者什么?
三、本文是一篇散文,形象性、抒情性是本文最明显的特征,请同学们仔细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3、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4、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5、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6、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总结: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作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佩,他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不幸的孤雁而悲伤哀痛,他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叫声由衷喜爱,即使不是直抒胸臆吗,笔墨中也包含爱意。
四、大雁是人类的朋友,在中国传统古诗文中大雁是自古文人描写的对象,你能写出与大雁有关的诗句吗?
五、课堂检测(10分)
阅读课文“3月的大雁则不同---------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回答下列各题
1、为以上选文拟一个小标题(2分)
2、农场里是如何衡量春天的富足的?(2分)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雁怀有怎样的感情?他怎样看待大雁?(3分)
4、在描写大雁时,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试找出句子分析。(3分0
范志军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大雁归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
《福楼拜假的星期天》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