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864  
标签:备课资料 七年级备课资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什么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什么

                         黄梅县濯港中学徐少华

我查看了许多资料,”三味”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

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

其三,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

    其四是借用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

我认为“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取的是第三种意思,即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因为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再加上“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

 

徐少华

标签:备课资料 七年级备课资料 从百草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如何上好语文课
下一篇:换位思考 班主任工作总结(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