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反思
阅读:1176  
标签:教学反思 高三教学反思
关于论述类文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反思(高三)
 我将“论述类文本阅读”(又叫“现代文小阅读”)的解题方式俏皮地概括为“找不同”,这是为了方便理解。的确,很多次考试,我们就是找出原句与选项进行对比,发现不同,找出差异,然后选定答案的。但做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思维定式。况且高考出题者也很熟悉学生的路数和胃口,人家觉得这一招不管用了,就会换一招来试探你。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嘛。

如今,以11年新课标卷和11年辽宁卷为例,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些不同的地方。——你会觉得,我也是这样做的,为什么总做不对呢?为什么和以往做题的感觉不一样呢?

现在,我觉得很有必要提升一下对“找不同”的理解高度。有必要讲一点点逻辑学常识。(不要怕怕哦)

一、概念

【常识】无概念则无思维。我们对一个事物有清楚的认识,就在于我们对这一事物形成了确定的概念。有了确定的概念,才可以清楚地“说”出来。(无论是“口语”的说,还是“书面”的说)反之亦然。

那么,如何从语文的角度去理解逻辑学上的“概念”呢?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把握概念有两点:一是内涵,也就是语文上讲的“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二是外延,也就是语文上讲的“这个词如何应用”。

比如“孔子”这个词。从内涵上谈,就是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从外延上,“孔子”这个概念只能运用在春秋末期鲁国的那个人,中国历史上只此一位。(这是一定的,不容置疑)

比如:我们刚做的11年辽宁卷第1小题:

题干为:下列对天文学早起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概念。

原句(第1段开头):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解析:“渊源”一词的意思是:(名)比喻事情的本原。含有“源头、深处”等意思。而这与“形成”一词有明显的意思上的不同。我们知道从学术的角度看,任何学科都有其古代的源头,但真正形成一门学科,却定要形成自己的特有概念和理论体系方才可以。

【常识】:概念的内涵越大,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

如何理解呢?如“会打篮球的学生”这一概念的外延,就比“会打篮球的女学生”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从语文的角度看,一个名词的定语越长则其使用或搭配对象越少。反之亦然。

比如:我们刚做的11年新课标卷第3小题:

题干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B、上古时期,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了去,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原句(第3段):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讨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还有: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解析:按照原文的意思,“徒歌”是指(有调子但无谱)的民歌,而不是“没有曲调”,否则又如何“唱”和“流传”呢。

改变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实际上就是偷换了概念的具体内涵。

再比如:新课标大联考(二)第1小题

题干为:下列对“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科学素养是一项基本公民素质,公民科学素养可以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来衡量。

解析:“怎样的科学素养”这个概念和“科学素养是什么”这个概念是不一样。

二、判断

明确了概念的含义,接下来就要讲到“判断”了。

从逻辑上讲,“判断”是有真假可言的命题。

如:人是会死的。(这是个真命题)

所有的人会打篮球。(这是个假命题)

逻辑上的判断有几种形式:

(1)质的角度: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定性判断)

(2)量的角度:全称判断、偏称判断和特称判断(定量判断)

如:人是会死的。(肯定判断,全称判断)

如:少数人会获得成功。(肯定判断,偏称判断)

如:孔子是鲁国人。(肯定判断,特称判断)

如:人是不会死的。(否定判断,全称判断)

如:多数人不会获得成功。(否定判断,偏称判断)

如:孔子不是鲁国人。(否定判断,特称判断)

在语文上的应用呢?

如11年新课标卷第1小题:

题干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解析:“《诗经》并没有深刻的含意”。(这在原文中没有提及。属“无中生有”)

从逻辑上讲,这是个全称否定判断。也是个假命题。用一个全称判断来说《诗经》中的作品都没有深刻的含意,显然是不正确的。

如12年第二次适应性训练第1小题:

题干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C、园林艺术的意境不同于诗歌和绘画艺术的意境之处,就是它能够于有限中见出无限,而且其意境是借助实物构成的。

原句(第2段):但是园林和诗境、画境……,而(都)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

解析: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C选项把它换成了偏称肯定判断。即园林艺术能够于有限中见出无限,而诗歌和绘画则不行。(只肯定了“园林艺术”。范围缩小)

三、推理

逻辑上的推理有经典的三段论。此处不讲。

实际上,语文中各种“关联词语”所连接的前后句子,会构成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

比如:因为……所以……(因果关系)(因为是人,所以会死)

比如:如果……那么……(假设关系)(如果下雨,那么一定有云)(如果不下雨,那么一定没有云)


展开全文阅读
比如:要么……要么……(为不相容的选择关系)(要么你死,要么我亡。不相容选择关系)

比如:又……又……(相容的并列关系)(她又说又笑,又哭又闹)

比如: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比如:虽然……但是……(转折关系)

等等

但以上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其中假设关系也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种。比如:只要……就……(充分条件)(只要下雨,就一定有云)比如:只有……才……/无……无……(必要条件)(没有云,一定不会下雨)

当然,语文中的各种句间关系没有数学那样严密,但仔细地应用也足够了。(比如:可以说“因为是人,所以会死。”但不可以说“因为不是人,所以不会死。”不能够简单套用的!)

那么,在语文中的应用呢?

如12年适应性训练第3小题的A项。

A: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为此,明清园林美学强调要采用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

解析:“为此”一词,表明前后句为因果关系。但A选项是不正确的。因为虽然“特点之一”和“最大特点”不矛盾,但如果仅仅是“特点之一”,那么就缺乏足够的动力那样去做。也就不构成因果关系。两种表述有程度轻重上的差异,“最大特点”指很多特点之中最突出的一个。正是居于此理,所以此处应将“特点之一”改为“最大特点”,方才构成因果关系。

 

张江波

标签:教学反思 高三教学反思 关于论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如何看待中学生谈恋爱 班级管理反思(高一必修一)
下一篇:辨析病句的技巧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