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阅读:1710  
标签:德育论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广东省徐闻中学    吴卫东

   “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之中。”(《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教育大纲也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如何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说明文,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些尝试。

一、 形象导入,德育渗透。

    上课伊始,出示牡丹花、荷花、菊花的挂图,引导:“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学生对这个问题一般很难回答完整)于是便顺水推舟导入新课:“在首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就雕刻着由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大花圈,这有何含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说的。”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注:速读是本文教学重点之一),找出这些花朵的象征意义(见课文第五自然段)。教师可进一步启发: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号称“花中之王”,很早以前,人民就把它视为富丽繁荣(高贵)的象征;自从宋人周敦颐作《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成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纯洁)的象征;“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如何。”(陈毅:《冬夜杂咏》)菊花以傲霜和耐寒(坚韧)的品德赢得了美誉,课文正是以这三种花象征了人民英雄的崇高品质。这样一来学生对人民英雄崇高品质就有一个初步理解,德育教育也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二、 朗读品味,感受情感。

    学生朗读说明文往往总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感情色彩。这其中有个原因,就是把握不了作者在文中的所渗透的情感。教读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来讨论副标题中的“瞻仰”能否改成“观看”,以此来了解作者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情,接着再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加以体会,然后再让他们放声朗读,细细品味,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成为品学兼优的新世纪人才努力奋斗。

三、 创设情景,熏陶情操。

对“十幅浮雕”的介绍是课文说明的重点,而这部分对历史画面叙述,即是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历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片段。为此,教学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记叙的语句,然后利用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接着播放课文录像。“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等历史画卷中革命先烈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场景,配合那呼喊声、枪声以及影片中那慷慨激昂解说声,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仿佛自己亲眼目睹了这一些。这样,学生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啊!进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四、 对比迁移,潜移默化。

    教学小结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人民英雄的崇高品质,我让学生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挺进报》、《刘胡兰慷慨就义》、《同志的信任》等,通过对陈然、许晓轩、刘胡兰、方志敏等英雄人物机智勇敢、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以及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展开讨论:“这些英雄人物都可苟且而生,甚至也会过得很‘萧洒’。比如说方志敏,投降后可以权(当官)财两收,为何他偏偏选择了死亡呢?”通过辩论,同时对比自己的实际,让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在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开花、结果。学生们也就在点点滴滴的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标签:德育论文 人民英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优化育人环境,美化学子心灵
下一篇:浅谈年级组如何实施德育的序化教育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