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459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一教师随笔
邹忌离谄媚有多远 教师随笔
 人教版高中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已是多年未离开过中学语文课本这一“阵地”了,文章特色仍然是《古文观止》的评价最为精当:“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若单从文章写法来看,善为设喻,以小喻大,自然是令人叹服心折的,但偏偏有太多的人有主题思想方面的探究,连《古文观止》不也附上“臣谄君蔽”的话么?当然那些谄媚这定是在“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之中了,那邹忌自然是解蔽的忠臣了。

但读了课文也罢,接受了种种对邹忌赞美有加的分析也罢,总觉得心有不甘,尤其是引导学生读了《邹》文所在的单元后,那烛之武对秦王之谏,那文种对勾践之谏,那触龙对赵太后之谏,在比较之余,心中不免大惊。烛之武大军压境之下的委屈言劝可以理解,文种在勾践苟延残喘之后借商人未雨绸缪的喻谏则令人颇费思量,触龙的老病乞怜、托子喻谏更令人悲叹。花样繁多的劝,方式各异的谏,简直可以为中国丰富多彩的“谏文化”而骄傲了。软语相求的微讽,借言相喻的暗示,色相怜悯的哀谏,装模作样的哄劝,惺惺作态的谤讥,让人眼花缭乱,却又心存悲哀!——难道自古就只能以这种种讽谏为榜样了?是怕“比干剖心”的痛苦,“伍子菹醢”的悲哀?

我们的编者如果在想到这种“比谏”文章的时候,为何不想远一点,把与文明古国同时的古希腊奴隶城邦制度下盛行的演讲术给介绍一二呢?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莫斯蒂尼,当他们站在议政大厅高大雄伟的石柱旁,以高亢激昂的语调面对簇拥的人群演讲的时候,那是怎样令人激动感奋的图景呢?

我们学习古文为了什么?自然不只是文言掌握一点文言知识,培养一点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文以载道”,这是古训,丢不得的,但我们让下一代载一个什么样的“道”呢?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忠谏也要讲策略;“死谏”不可取;期待明君有胸怀;最好是唐太宗和魏征模式。这难道就是设定的最终答案么?让学生知道怎么处理社会关系中的上下级关系?知道怎样向领导递申请?这难道就是编者所期望的古为今用?

在惊心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了,邹忌讽谏成功是史实,使得齐威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成为一代霸主,可在热衷于继承传统的后代人眼里把它模式化却太可怕了。以为劝谏就得小心翼翼,揣测君主心理,以为劝谏就得话求投机,语求温婉,情求真切,心求忠诚,可这成了一幅什么行状了呢?与电视上热播的我们看惯了的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奴才又有什么两样呢?

由此观之,邹忌对齐王的劝谏简直可以作另外的经典性的解读的。邹忌谕谏成功值得肯定,但劝谏方式却不值得千古颂扬,相反,它甚至会成为千古罪人呢!是他使得劝谏者成为顺化的臣子,聪明的奴才的。如果把古文观止的“千古臣谄君蔽”转而来指邹忌千古臣谄读者蔽,也许更为恰当吧!

 

马冰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一教师随笔 邹忌离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奋斗、创新——俞敏洪2013哈佛大学演讲稿(作文素材)
下一篇:古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