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96  
标签:教学论文
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生活,丰富内心世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师主导    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方法

    怎样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以前,我喜欢讲,可讲得过多、过细,弄得教学时间很紧张,学生也没兴趣;后来尽量不讲,可是我又发现不少学生囫囵吞枣,不明就里。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就很难讲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今后的发展当然就可想而知。

    近两年,我在阅读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对“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教学法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理解至关重要。

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以及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规定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必须从主观上重视阅读教学,认真拟定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计划,深入开展阅读教学研究,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具体的阅读指导和训练。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那种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教学,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是只识枝叶不见树木的低效或者无效的劳动。

其次,教师的阅读储备影响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雨果谈到阅读的重要性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多读书。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往往会有神来之笔。高尔基坦陈“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鲁迅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只有读的书多了,阅读的储备丰厚了,我们才能在深度和广度上闪现智慧的灵光。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读书,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还是报刊杂志的时文美文,我们都应该广泛涉猎,从中获得丰富的营养,为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教师的教学策略决定阅读教学的质量。

正确的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很好的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调动学习阅读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教师既是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又是阅读者(学生)的引导者和监管者,还是阅读的参与者。因此,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往往直接影响阅读教学质量。

    二、阅读教学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

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自主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阅读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智力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

建构主义认为读者是阅读的主体,作者退居幕后。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退居幕后。学生是阅读的主宰者,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自己建构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和智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阅读教学关键举措。

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会读,善读,能体验,会思索。同时要学生通过阅读认识生活,认识世界,陶冶性情,丰富内心世界。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方能更好的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1、反馈式阅读

反馈式阅读即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规定的阅读材料,将自己的阅读所得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反馈展示。通过思维的交流和碰撞,达到相互促进阅读能力的目的。

我多是选择教材中或课外读物中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基本能够理解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反馈式阅读。比如教材中的《散步》、《羚羊木雕》、《猫》、《人生寓言》、《我的叔叔于勒》等,还有课外读物中的毕淑敏的《儿子的创意》、余秋雨的《垂钓》、祖家乐的《西瓜公司》等。

我指导学生进行反馈式阅读时,先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建立“字词基础”、“文学常识”、“精彩导入”、“内容概括”、“语言品味”、“质疑问难”、“体验感悟”、“写作借鉴”等知识框。然后要求学生在不交流讨论的情况下,利用课外时间独立自主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完成相应的知识框(我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对完善和完成知识框有不同的要求)。下一个环节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展示。最后全班共同研讨,在对重要的内容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展开全文阅读
学生的反馈展示有不少精彩的独特的理解,如精彩的导语:“你可曾了解他,一个面部丑陋平庸的人,却是世界文豪。初次见到他,你一定会怀疑,但他从来不在乎,对于他来说,胡子、眉毛、头发不过是用来衬托他那双具有魔力的眼睛,他高贵的、与众不同的气质都蕴藏在这双深邃而具有丰富情感的眼里。让我们通过他那双眼睛来了解他丰富的内心吧!”(《列夫•托尔斯泰》)妙趣的评点:“二黄毛虽然读书时不咋样,但长大后却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军人,他的勇敢值得我们尊敬。”(《我的第一本书》)当然也有不当的或不深入的甚至错误的理解。教师既要遵循阅读的自主性、差异性和开放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同时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阅读方法和具体理解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点拨。这样才能做到既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的螺旋式的提升。

2、现场式阅读

对于篇幅较短的或者理解难度不大的文章,可采取现场式阅读。就是规定学生在不做任何预习的情况下现场阅读,当堂展示交流。

例如用现场式阅读教学鲁迅的《雪》。我要求学生用15分钟至少读两遍课文,并仔细阅读课后附录:《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结合附录认真理解课文。然后进行课文旁批。再用5-10分钟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形成小组共识,并组织展示发言的语言。最后是小组派1-2名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做点拨指导。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江南和北方的雪的特点,对优美的语言赏析也能到位,也有学生借鉴作者的写法描写家乡的小河。但是就“作者究竟喜欢北方的雪还是江南的雪”、“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理解等问题有较大的分歧。在学生充分交流阐述之后,我才做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我认为现场式阅读的好处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检测阅读效果,及时进行反馈矫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追问式阅读

追问式阅读是教师根据阅读教学目的,将阅读训练的重点难点设置成若干相关的问题,构建阅读的线索,通过追问学生,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达到对材料深入的体验和独到的解读的目的。追问式阅读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我追问或同学之间的互相追问。

以小说《喂——出来》的阅读教学为例,我主要设置了以下问题追问学生。

(1)读了课文题目,你对课文内容有哪些猜想?读了课文后,你的猜想有多少事正确的?(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引起阅读兴趣。)

(2)那一声“喂——出来”和那一块小石头究竟来自哪里?你能复述这个故事吗?(设计意图:通过追问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读了文章后,你觉得作者想要告诉人们哪些道理?你自己有些什么启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4)你觉得课文哪些内容使人意想不到?哪些内容让人既好笑又让人深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小说艺术手法的体会。)

学生之间也有一些有趣的追问。如“那位记者为什么一声不响的解掉了绳子”、“那位学者为什么心虚”、“文章结尾问什么写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啦”等等。学生互相追问,互相解答,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4、再现式阅读

有些文章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易懂,主题明显,这就适宜使用再现式阅读。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并现场演出来再现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语言特色、主题思想等,达到对作品直观的理解。再现式阅读还可以指导学生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理解文章,之后分别再现文章内容。

以教学《孙权劝学》为例。

我让学生事先阅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弄懂故事情节,体会文中的人物个性,以及文章蕴含的道理。要求每个同学都认真酝酿怎样用课本剧的形式展演课文。然后我指导学生组内合作预演,再推荐到全班展演。

学生的展演,很好的再现了课文的情节、人物等重要内容。如在扮演孙权这一角色时,学生们不但演出了课文中的形象,有的学生还结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进行大胆的创新。其他的角色扮演也都很成功。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轻松,更深刻,对阅读也更有信心。

总之,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周密策划,对学生加以悉心指导,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不断提升。阅读的主人是学生,但引导这个“主人”成为具有超强阅读能力的人的却是教师。

2012年6月

 

老严

标签:教学论文 教师主导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导学案)
下一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河大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