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987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粤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声声慢导学案 (粤教版高一必修三)
                                                                                                        班级             姓名               第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体味词人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个人生活经历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知识链接】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思考: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对她的诗歌创作的风格和思想情感有什么影响?

2、本词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自主学习】

1、李清照,宋代著名               派女词人,号                ,  著有诗词集《           》。                 

2、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家二李“极是当行本色”,“词家二李”指的是                    和                      。

3、李清照诗歌品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问: 此词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写出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                  的生活和               的心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        ”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此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什么样的愁?                                                                 

[明确]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                                                                         


展开全文阅读
后期:                                                                         

4、默读诗歌《声声慢》,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1) 凄凄惨惨戚戚      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       乍:                                             

(3)最难将息           将息:                                           

(4)有谁堪摘           堪:                                             

(5)怎生得黑           得:                                             

(6)梧桐更兼细雨       更兼:                                           

(7)怎一个愁字了得     了:                                             

在这首词里,有一句话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找出来这一句话在形式上有何特点?在全词中起怎样的作用?又是怎样层层抒发感情的?

这个千古绝调是:                                                               

 形式上特点是:                                                                 

在全词中起的作用是:                                                           

                                                                                  

抒发的层层感情是: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含义,例如本词中的“雁”“黄花”“梧桐雨”。试着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给本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 相关诗句 意象特定含义



秋(风)



黄花

梧桐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为什么强调是“旧时相识”? “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点拨:联系词人前期词作《一剪梅》中的句子来理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展开余文
                                                                                                                                                                    

4、体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中“愁”字的深意有哪些。

                                                                                

                                                                                 

 

小结:刻骨铭心的愁。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  

【当堂达标】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留。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似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写出两个与李清照在词的创作风格上属于同一流派的词人。      

                                                                          

2、载不动许多“愁”包括了哪些内容?             

                                                                                                             

3.  李清照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愁”字,她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真是不落俗套,别开生面。比较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谈谈李清照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在语言方面的创新特点。

                                                                                    

                                                                                    

【拓展阅读】

李清照诗词赏析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1.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红润的荷花正在凋谢,只剩下一镂残香。玉簟,簟是竹席子,因其清凉光滑,故称玉簟。这“玉”字给人一种温度感和触觉感,与红藕之“红”也产生色彩上的对照和联想。这里点出凉秋季节。

2.雁字:群雁飞行时,常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故称雁字。大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飞。秋天正是“雁字回时”。相传大雁能为人传书。词中出现雁的意象,同时也暗含渴望收到丈夫来信的心情。

3.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在独自孤寂的自飘自落,水在独自孤寂的自流自逝。它们无法违背自然界规律,又有谁去关心它们的命运,去怜惜它们呢?这句话貌似平淡,实际有很深的感伤和寄寓,含有对一天天飘逝的青春和美好的年华的依依怀恋之情。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分离的双方都在为同样一种相思而愁苦。

5.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即使眉头刚刚舒展,却又涌上心头。言相思之情的深挚难排,真是“无计可消除”。

另两首: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拓展提升】 

一个女人的黄昏

          ——读李清照《声声慢》

                                                                                                                                                       你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你出身于书香世家,嫁给了学者官员赵明诚。婚后,夫唱妇随,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偶尔,在丈夫长时间出差在外时,呤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类的闺音。


展开余文
  然世事难料,金兵南侵,朝廷南迁,你和丈夫带着大批的金石字画之类的古董夹杂在逃难的队伍中。这种境况猝不及防,丈夫忧劳成疾,一命呜呼。自此,你这位曾经赏风弄月、衣食无忧的贵族少妇就被命运流放到了这江南的烟雨之中。

  一个秋后的傍晚,你孤居一院。“寻觅,冷清,凄惨,忧戚”在你的心头重叠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据一方小几,烫上一壶黄酒,试图驱赶这秋日的清寒,温暖那颗冰凉寂寞的心。自斟自饮,自饮自斟……斟出的是寂寞,喝进去还是寂寞。一声雁鸣,隐约传来,举头凝望,却难寻踪影,只是手中的酒杯映入了惊惶的孤影,浸入了缕缕悲鸣。她从你的家乡来,她飞过你那曾经幸福的小院落,她如今和你一样形单影只。

  天色阴沉,雨来风急。不经意间,你瞥见了窗下那一丛菊。花已萎缩,叶已枯黄,破败不堪。人说女人如花,可怜花也有开有谢。你身后千年,更有黛玉葬花凄婉哀绝。这样的黄昏一如既往,挤不出一点亮色,只是多了梧桐泣雨。

动手试试: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成勤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粤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声声慢导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河大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出师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