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851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祭十二郎文》BCA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作者的骨肉亲情以及自身宦海沉浮之苦、人生无常之感。
3、品味文章边诉边泣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B案:
【祭文常识】
祭文是古人为祭奠去世的亲朋好友而写的文章,用来表达对亲友逝世的哀痛惋惜之情并祈请逝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祭文多由祭奠者自己写作,包含更多的真情实意。自唐宋八大家开始,祭文成为一种极富抒情色彩的文体,在对逝者悼念追忆的同时,作者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抒发对生死的感慨,坦陈对命运的思考。它的艺术风格多纡徐委婉、情韵悠长。
【作品简介】
《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大哥韩会之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韩愈又疑问六月二十二日老成还在写信,种种的疑点让韩愈悲从中来。韩愈在文中提到自己的衰老“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用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本文收入《古文观止》,其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明代茅坤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有。”本文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开辟新径。
一、基础知识
1、正音
闻汝丧( ) 丞相薨( ) 佐戎( )徐州 汝遽( )
相殒( )其生 万乘( )之公 窆( )不临其穴 尚飨( ) 不省( )所怙( ) 省( )坟墓 兄殁( )南方
归取其孥(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⑥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区别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1)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古义: 今义:
(2)然后惟其所愿 古义: 今义:
(3)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古义: 今义:
(4)明年,丞相薨 古义: 今义:
(5)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古义: 今义:
(6)未可以为信也 古义: 今义:
(7)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古义: 今义:
(8)其无知,悲不几时 古义: 今义:
(9)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 今义:
4、在诵读中积累重点实词
(1)乃能衔哀致诚 (2)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展开全文阅读
(3)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4)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5)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6)辍汝而就
(7)汝不果来 (8)不克蒙其泽
(9)吊之孤 (10)成家以致汝
(11)业其家 (12)长吾女及汝女
(13)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14)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5、重要虚词
其:
(1)其能久存乎?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3)其无知,悲不几时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5)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6)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6、按照要求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C案:
一、阅读感知,合作探究
1、通读全文,感知篇章结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
。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
。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
2、感知主旨
作者把 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 。同时,也 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
3、请你勾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词句和语段,反复诵读,并谈谈被感动的原因。
二、翻译句子:
1、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
2、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
---------------------------------------------------------------------------------------------------------
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
---------------------------------------------------------------------------------------------------------
---------------------------------------------------------------------------------------------------------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
---------------------------------------------------------------------------------------------------------
5、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
---------------------------------------------------------------------------------------------------------
A案:
一、一词多义
致:(1)乃能衔哀致诚 就:(1)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2) 将成家而致汝。 (2)金就砺则利
(3) 远方莫不致其珍。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4) 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4) 三窟已就 指物作诗立就
展开余文
(5)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臣具表以闻 ,辞不就职
(6) 非学无以致疑
(7)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省:(1)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尤:(1)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2)吾往河阳省坟墓 (2)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3)怨天尤人
(4)省徭役,减征赋 (4)人,动物之尤者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 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
诚:(1)诚知其如此 (2)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3)帝感其诚 (4)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
信:(1)其信然邪?其梦邪?
(2)愿陛下亲之信之
(3)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比:(1)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2)比去,以手阖门
(3)天涯若比邻 (4)比比皆是
二、诗歌鉴赏练习:
哭宣城善酿纪叟
李白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要求:细读品味三四句,写出包含的多层意思。
答:——————————————————————————————————
【 鉴赏要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祭十二郎文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让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唉,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任职,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西边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
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知道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还活着,强壮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还活在人间呢?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即使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全要变白了,松动的牙齿,也像要脱落了,身体越来越衰弱,精神也越来越差了,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灵,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疼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没有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然后让奴婢们按照他们的意愿.或去或留.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入殓时没在棺前守灵,下棺入葬时又没有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天哪,(我的悲痛)哪里有尽头呢?
从今以后,我已经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还是回到老家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悲哀啊!请享用祭品吧!
夏德燕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祭十二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伶官传序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批判性阅读的教学案例 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