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导学案设计
阅读:463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中学举办青春教育课,教师自曝曾遭3位学生错恋
“年轻的大学女老师深夜让男同学送药,你们觉得该去吗?”
“你们有过嫉妒的经历吗?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
周末,宁波市实验学校举行了一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成果推广会,会上,一系列很多孩子都会遇到,却从未有人正面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的话题,都被请上了台面。
公开课一:
深夜该给异性老师送药么
学校的干海琳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了一段视频:十几岁的小男孩迷恋上年轻的女老师。当得知女老师已经有了未婚夫,男孩变得非常忧郁。
“你们觉得他接下来会怎样?”
一个男生说:“他可能接受不了现实,把老师未婚夫杀了。”
辅助PPT:“男孩的反应是一种恋师情结。心理学上,这些源自于青春期的第二恋母(恋父)的情绪,叫牛犊恋。调查发现,在80后90后人群中,约30%的人群出现过恋师情结,据调查,现在仍有13%的同学有这种倾向。”
同学们分析,父母缺少对他的关爱,老师对他照顾比较多,让他对老师产生依恋。家长应该多关爱孩子,也可多开展同龄正常的异性接触。
对这些结论,干老师表示了赞许:“这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但把握不好度,会成为心理障碍。”
她出了一道设想题:“一个年轻的大学女班主任,深夜11点给班里一个帅气男生打电话,请他给自己寝室送感冒药。你们觉得应该送吗?”
一个男同学说:“我觉得应该送,老师病了,我们应该帮助她。”
另一个男生则语出惊人:“不能送!他去了就是羊入虎口了!”全班哄笑。
干老师提议:
“如果真的碍于情面要送,可以送到门卫这边,请老师自己去拿,或者打电话请其他老师帮助送。”
课后,干老师说起自己的一段经历:“曾经有3个学生,对我表示出超出正常的恋师情结,其中一个还是女生。我之前给另一个班也上了这堂课,全班同学出乎意料地全部认为该给老师送药。
“孩子们太纯洁,才会出现有些学校发生学生被猥亵、强奸的事件。这些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必须要给孩子们上一堂这个主题的课。”
公开课二:
男同学互看小鸡鸡是同性恋么
在张国荣《我》的背景音乐中,海曙段塘学校的魏和斌老师开始了关于同性恋的心理课程。听课的是初二年级学生。
“怎样才是同性恋?”魏老师开课的第一个话题,问向一个男生。
“同性恋就是两个性别相同的人,互相喜欢,然后就那个……谈恋爱。”被突然“采访”的男生很不好意思。
魏老师说:“我平时常听到一些顽皮男生们在打闹时说‘你这个gay’,你这个‘同性恋’,有些男生小便时会看别人的小鸡鸡,别人也会说他同性恋,其实这些都不是,我发现大家对同性恋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
辅助PPT:关于同性恋的准确标准:“纯意识上的同性性取向;不受外因影响单纯趋向于同性的人;不包括因才华横溢、能力出众而倍加欣赏的;不包括因亲情而亲密的人;不包括因友谊为基础或觅得知音而多有亲密的人;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来自特定性别的人的吸引,这种吸引一定要在感情和性两方面同时被吸引。”
魏老师告诉孩子们:同性恋不是心理疾病,不能把同性恋当成病人对待,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艺术家都是同性恋。
应该怎样看待同性恋?魏老师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展开辩论,主题为“同性恋,yes or no”,我粗略数了一下,赞成同性恋的学生是不赞成的两倍。
激辩之后,一个反方的女生挪到了正方,她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他们讲得蛮有道理,我们应该尊重同性恋。”
海曙区教科室主任徐晓红说:“魏老师是宁波最早从事性健康教育的老师,这个话题也是首次引入青春期性教育。有老师反映,已经有初中男生在学校里出现了同性恋的苗头,甚至有男生在课堂上互玩生殖器。及早给学生们进行疏导已经刻不容缓。”
该不该把这些朦胧话题挑明?
徐晓红说:“由于现在电视节目、网络信息的泛滥,孩子们过早接触到成人化的信息,有些出现早熟现象。而这些话题,在传统眼光看来,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是遮遮掩掩的。孩子们没有地方去获得正确的引导,就容易走向歧途。所以,这次推广,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也势在必行。”
江东区艺术实验学校的一位数学老师蒋联英坦言:“说实话,第一次听的时候我很抗拒。青春期的孩子,有些还完全不懂事,老师一上课,原来没有想法的孩子,反而开始产生不好的意识。但是听了这次课,我想法上有了变化,新事物的出现,必然要面对质疑,青春期的性健康教育能走在其他教育的前列,这是件好事。”
公开课三:
展开全文阅读
嫉妒别人怎么办?
海曙外国语学校的黄唯老师前段时间遇到一个事:初一女生新露因为从小关系很好的闺蜜越长越漂亮,同学、老师都特别喜欢她,新露很嫉妒,想取代闺蜜。
黄老师带着新露的困惑走进教室,为初一某班的女同学上了一堂“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性嫉妒心理”的课。
“你们有过嫉妒的经历吗?当时是怎样的心情?”黄老师问。
“会讨厌那个女生,不想和她说话。”一个女生说。
黄老师继续新露的故事:“初一已经快过去了,新露变得精神恍惚,睡不着觉,容易生气。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多次被老师批评,而且,新露与闺蜜开始吵架、疏远,直到失去了好朋友。”
“有哪位同学可以帮帮她呢?”
一个女生说:“把嫉妒转化成动力,要想超过她,先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多发现自己的优点。”
另一个女生建议:“可以转移注意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多听音乐,放假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
黄老师对孩子们的回答表示了赞许,她建议:
“化嫉妒为动力,努力学习,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兴趣,强化自己的优点,转移注意力;与家长空时出去旅游,接触大自然;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必要时请心理老师帮忙。”
最后,她请孩子们给新露写一些想对她说的话,她说,会把这些字条都带给新露,为她鼓劲。
黄老师发现,产生嫉妒心理的多数是女生,由于同学们觉得嫉妒是件坏事,又为自己的心态感到纠结。“要让孩子们正视嫉妒,这是正常的反应,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疏导她们内心的情绪,并学会积极正面地将嫉妒转化成动力,完善自己。”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中学举办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
英语“退出”高考再受关注,社会化考试引发六大疑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