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441 2014-09-22
标签:
作文指导
玩转作文之三——熟读故事三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故事先行作文教学法的思考和实践(3) 作文指导
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开始把同学们的注意力从编写故事引导到运用故事上来。
只要肚子里有足够多的故事,又能在需要的时候调出,那么运用故事来写议论文就简单而有趣:
【例19】
狼和小羊的故事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坏人做坏事,借口总是可以找到的。
——伊索寓言
许多人不懂的浅显道理
1930年,德国出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知道后,耸耸肩说:“一百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绵羊再多,对狮子却毫无威胁。一千只母鸡的翅膀也不如老鹰一双翅膀有力。这是浅显的道理,无奈许多人不懂。
——摘自网络
简单是一种方法
橄榄树嘲笑无花果树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美丽无比。”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橄榄树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橄榄树的美丽也遭到了破坏。而无花果树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简单,雪穿过树枝落在地上,结果无花果树安然无恙。
外表的美丽不一定适应环境,有时是一种负担,而且往往会为生存带来麻烦或灾难。相反,平平常常倒能活得自由自在。所以,不如放下你外表虚荣的美丽,或者是不实的身份和地位,踏踏实实地去体会真实简单的生活,相信这样你将获得更多的乐趣。
——摘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
这一组小文章告诉我们:说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讲个故事,然后加上几句分析评论的话。这种一事一议的方法虽然一看就会,但它是议论文最基本的写法,是为写较复杂的议论文做准备的,一定要重视,让学生多加练习。
有人说,这方法是好,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点睛之笔是那么容易写出来的吗?
说不容易,确实不容易,它是作者长期学习、积累、思考、练习的结晶。说容易也容易,方法是多读此类说理文章,你不用讲,学生读着读着就会了。(写作中的许多难题其实都是这样解决的)
用一串故事来讲道理,就加强了说理的力度。
【例20】
读 史 偶 得
黄艳杰
历史是一条有始无终的大河,承载着过去,流向未来。――题记
历史是一部有血有肉的教科书,记载了名家名言、凡人睿语,演绎了一个个活灵活现、可歌可泣的故事。能读历史是一种幸福;读懂历史更是一种睿智。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实读史更是一种思考,一种感悟,一种理解。
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使我们理解了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类的诞生和成长。读历史我读懂了什么叫不屈。
春秋五霸争雄天下,战国七雄逐鹿中原,那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涌现了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柯手握宝剑,将深沉、慷慨的一瞥,投向那些王公贵胄,策马飞驰而去。这一瞥穿透千年帏幕,照亮了历史中浅薄、胆怯的角落,将生命凝结成忠诚的贝壳,撒在历史长河的岸边,让一代又一代人敬仰、膜拜。读历史,使我懂了什么叫赤诚。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匹瘦驴驮着你的理想和抱负,在大雁塔下踯躅;“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将一个书生的自尊戳得鲜血淋漓。好迂的杜甫啊,衣食无着,“却穷年忧黎元”,一个又一个子夜,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世代的痛苦,任其在胸中疯长。读历史,我读懂了什么叫忧国忧民。
用柳枝般柔弱的身躯抗争着塞外的劲风,怀抱琵琶,怀着羞涩而又坚定的步伐,走出深宫高墙,告别了生你育你的父母之邦。你舍弃了熟稔于耳的乡音,毅然选择“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壮;舍弃了落叶归根的温馨,选择了“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王昭君,你用瘦弱的身躯,挡住了匈奴的千军万马,拯救了大汉的万千黎民。独历史,我读懂了什么叫爱国。
踏着生命的词曲,我们走近你——苏轼。你用卓异的才情将宋词推向了顶峰,晶莹如珍珠般的话语,已凝成月的永恒,有你是中国文化的幸运。但因你太出色,把周围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些人的嫉恨。乌台诗案将你推到了痛苦的峰巅,你却“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坚守着做人的原则。历史的河流没因小人的得意而凝固,也没因你的坚持而更加汹涌。你以旷达的态度冲破世俗的尘埃,于苦难中孤芳自赏。你不作郁郁而终的贾谊,也不学躲进南山避世的陶潜,你唱出了“难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达观。读历史,我读懂了什么叫豁达。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上的残血;数百年的潮涨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他们的鲜血早已染红了历史的长河,成为阳光下最壮丽的风景。“欲将心思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无人听”,读历史,我读懂了什么叫执着。
历史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他们的人格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凝聚成瓣瓣恒久的心香,沁入后人的心房。
常读历史,才能走好脚下的路;常读历史,才能拥有博大的胸襟。
一篇短文融入了多少故事,也正是这一个个故事作论据,才使得论证显得有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故事来说理,那故事必须剪裁成需要的大小,剪裁成需要的样式。有时需要详写,有时需要略写,有时又一笔带过。这就是驾驭故事的能力,而这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任然是基本功的问题。(这时候你就明白缩写、扩写、改写的作用了。)
展开全文阅读
用一正一反两个故事讲道理,会更有说服力。
【例21】
低 调
史春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其实,如此低调,绝对不会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
有一则寓言,讲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了朋友。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它们对青蛙说:“要是你也能飞上天多好呀。”青蛙灵机一动:它让两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它自己用嘴衔在树枝中间,三个朋友一起飞上天。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叫绝,问:是谁这么聪明?那只青蛙生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大声说:“这是我……”话还没说完,它便从空中掉下来。
让我们记住诗人鲁藜的见解: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摘自《今晚报》
在议论中用故事去类比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2】
荆人袭宋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上,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吕氏春秋•察今》
改革、变法是治理国家的大事,聪明的作者用一个小小故事,通过类比很轻松地就讲清楚了。下面的例子也是这样。
【例23】
不要放大痛苦
有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位农妇却沿这种思路想下去了: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就可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很多母鸡。最后农妇大叫一声:“天哪!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可以想象农妇将会怎样痛苦下去。
失去一个鸡蛋的痛苦竟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在常人看来的确有点荒诞,但生活中这种人大有人在。孩子生病了,焦急的母亲一边守着病儿,一边又焦急地想着孩子的学习肯定耽误了,误了学习肯定影响升学,影响了升学肯定影响就业。如此这般这位母亲会被痛苦煎熬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放大了痛苦有可能将这个家击倒。上班路上,因车子晚点,有可能要迟到,这也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有人却不这样认为:迟到了肯定要招致领导的批评,同时还会影响奖金,从而影响年终考核,还会影响晋升,还会……总之还可引申出无数的“还会”。如此,再坚强的心也会被击垮。
我们总觉得活得很累,我们总有排泄不完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但其原因之一肯定是常犯一种错误———放大痛苦。我们难免失误,但如果我们只着眼眼前的错误,就事论事,不泛化,不扩大,不追究以前,也不浮想未来,这样痛苦就被包裹了,就局限了,痛苦就小多了,人生也就轻松多了。
综上所述,故事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应特别重视,而在整个过程中多读是最重要的,在读中学习语言,积累知识,揣摩技巧……读熟故事三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肚子里有了足够多,足够好的故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汤久长
标签:
作文指导
玩转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台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玩转作文之四——我们怎样发现美 作文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