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975  
标签:教学论文
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顾之川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是根据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供试验用)》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编写的。1999年,教育部又对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作了全面的修订,现已正式颁布实施。这样,新教材在两省一市试验本的基础上,根据修订后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又作了比较大的修订。

      一、如何使用课内教科书

      与过去的大纲相比,新大纲有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语文教育理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二是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突出了文学教育的地位,四是对古诗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对写作和口语交际作和口语交际有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科书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希望在使用时引起注意。

      1.在继续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加强了教材的“人文性”。

      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在我们目前的语文教育中,纯技术性、操作性的训练仍很盛行,忽视了语文课在陶冶情操、激发灵感方面的作用,本来应该最能吸引学生的语文课,逐渐失去了它独特的魅力,变成了不大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受“应试倾向”的影响,过分强   调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带来的问题,也有现行教材中个别选文面目陈旧、缺乏美感的因素。新教材有意淡化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改变了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新教材的选文,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钱钟书、朱自清、朱光潜、王力、吕叔湘、梁思成、杨振宁、宗白华、汪曾祺等著名学者的文章选进了教材。因此,使用教科书,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即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功能,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激发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教材包括课内用的教科书和课外用的《语文读本》,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课文配有能力训练目标、提示、注释和练习,有的还有评点、批语等资料。教学时,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改革教法,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探究。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常见的教师一讲到底、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讲得支离破碎的做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完全不讲,适当的讲解还是必要的,但课堂上的讲解,重在研读思路的清理和阅读方法的点拨,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活动。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终身受益。

      3.加强和改进文学作品的教学。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新教材也相应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60%以上。文学作品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除教科书和《语文读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另外,大纲还特别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推荐了20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有量的规定,三年内不少于300万字。教师也要注意加强指导。

      4.重视古诗文的诵读。

      中学语文要不要学文言文,如果要的话,学多少适宜,长期以来有过多次反复。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文言文选多了,会削弱教材的时代性。我们认为,作为对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必须多读古代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高中生多读古代作品,既可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新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约占41%。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因为这部分内容,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熟读成诵,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作品词句的含义和思想内容,重点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5.正确认识旧课文和新课文。

      新教材当然应该有一个新面貌,要选一些新课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也并不是现行教材中的所有课文都需要换,有些旧课文仍然可以保留。新旧课文的比例,大约各占50%。为什么新教材要保留50%的传统课文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传统课文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各方面反映不错,教学效果很好,同时又完全符合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我们没有理由把它们去掉。二是考虑到教师教学的实际。如果新课文太多,将给教师备课带来很大的困难,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有可能引发教学上的混乱。尽管新教材选了一些旧课文,但这些课文又是完全按照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训练目标编进来的,也就是说,这些旧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因此,即使是旧课文,也不能完全照搬过去的教法来教,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根据这些旧课文所在的单元,突出单元训练目标,充分发挥这些课文在语文能力训练中的作用。


展开全文阅读
      至于新课文的入选,主要是看文章本身是不是符合选文标准。我们选文的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思想内容健康,二是语言文字规范,三是适合教学。这三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充分且必要条件。因此,新教材增加了一批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初步改变了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钱钟书、徐志摩、艾青、王力、汪曾祺、余光中、牛汉、老舍、高晓声、宗白华、余秋雨等人的作品选进了新教材。外国文章或文学作品,也突破了过去选文只注重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局限,注意多方位地介绍外国文学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品。古代作品这次编选时,也比较注重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选进了一大批素有定评的“至性”“至理”美文。另外,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新教材增加了科技文,也有一个导向作用。这些新课文的入选,必然给我们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也为广大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新的语文教学实验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无限广阔的创造空间。

      二、如何使用《语文读本》

      这套新教材除课内的教科书外,还有供学生课外阅读用的《语文读本》全套共六册,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语文读本》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侧重阅读。阅读包括一般文章、文学作品、文言文等,以“时文”为主。这些自读课文有的属延伸性的,和教科书的内容相关;有的是鉴赏性的,主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他们的文学素养;还有一类是知识性的,包括有关语言运用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也有听说读写方法和思维方法方面的文章。写作部分有三类文章,一是作家创作经验谈,二是学生谈写作体会,三是优秀的中学生作文。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模仿和借鉴,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语文读本》和学习教科书的目的是相同的,着眼于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所不同的是,对教科书,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训练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们认为,学习语文,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教科书,但因课内的课时有限,课文数量又不能太多,只凭一本教科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是不够的。一定的阅读量,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正是这套《语文读本》的编写目的。同时,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显然也是不够的。《语文读本》选进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把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方法,积累的阅读经验,举一反三,运用到课外自读中,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易于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

      《语文读本》的使用十分灵活,主要应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既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读,就不应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完全放任自流,而要把它当成高中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尽可能发挥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教师要把《语文读本》纳入教学设计中,可以给学生提出几条总的要求,如要求对每篇逐字逐句阅读、搞清文章主要内容和思路等等。也可以对不同的文章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如大声朗读精彩的段落、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复述文章梗概等等。还可以开展比较阅读,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对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并不是要考试,可以利用开始上课或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抽查,如让学生朗读精彩片断,谈谈文章大意等等;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举行阅读座谈会,谈谈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还可以让学生在壁报或自办刊物上,直抒己见,展开对一些文章的讨论,等等。总之,以达到督学生认真自读。让《语文读本》发挥最大作用为目的。

      
标签:教学论文 如何使用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谈谈与学生谈心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