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阅读:815 2014-12-01
标签: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教学反思
场面描写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
场面描写教学反思
——第44届校运会专题作文训练
班别: 姓名: 学号:
写作题材:广州市美华中学第44届校运会
描述对象:运动场面、比赛场面
理论指导:
场面描写的含义: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众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事故场面、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的要领:
(1)先描写场面的背景、环境和氛围,然后写人物活动。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要用映衬、渲染的手法,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2)场面描写必须围绕某个主要的人物展开。
(3)对人物活动的描述,要做到描写个人与描写众人结合,既要有细致的特写,也要有全景的描述,有点有面,有总述有分述,做到主次明晰,重点突出,有条不紊;重要人物要写出他突出的言行心理。要用慢镜镜头,甚至定格来进行拍摄式的描写。
(4)要用群众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5)要对赛事和选手作出精要的点评议论,抒发个人感受。
不能把笔墨重点放在情节的构筑和推进上,描写的地点和场景要集中,不能过多过散,不能什么都想描写下来,胡子眉毛一把抓。
训练题目:
1、用视频设备播放诸如升旗仪式、拔河比赛等照片,让学生口头或书面描述照片上的静态场面,师生共同补充修正
2、用视频设备播放诸如列宁在工厂向工人作演讲、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作最后一次演讲、邓世昌驳斥外国公使等电影片段,让学生口头或书面描述动态场面,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批改和讲评;
3、要学生把课本中某些文段改写或扩写为场面描写,如把方仲永“指物作诗立就,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扩写为场面描写。
4、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滥竽充数、舌战群儒等成语故事进行场面描写。
5、观察校运会里一个印象最深刻的运动场面、比赛场面,用几百字把它描写下来。
开篇 背景 举行运动会的背景和目的。
环境描写 场景 整个赛场的环境和氛围
自己班级的布置和氛围
人物描写 赛手 服装,精神面貌,赛前、赛时、和赛后的话语、动作和心理。
观众 看比赛时的言行和心理,对赛手的鼓励,对赛况、赛果的反应和感受。
自己 自己对赛手、观众的评价,对比赛的精神、意义的认识感悟。
6、请你为班级你写一条运动会比赛的新闻(扼要报道本班级赛手比赛的项目、地点、赛况和赛果,并作出点评,谈点感受)
7、写一个口号,为班级运动员加油。
展开全文阅读
作文讲评
这次以校运会为专题的场面描写训练效果不好,只有少部分学生的作文勉强达到要求。写得不好的作
文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一部分学生只在作文里把比赛场地的布置、赛场氛围和比赛过程笼笼统统、三言两语地概述一遍,走走过场,就交差了,连字数都不够,书写也特潦草,一看就知道是写作态度有问题。
2、一部分学生虽然努力想把作文写好,写作态度很认真,但不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不是以选手为主,群众为辅——不分主次,没有点面结合,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没能把重点放在细致描述某个(部分)选手的装束、动作、面貌、心理和说话上,不会用观众烘托选手。过多过细地描写大环境、大氛围、大场面、大集体、大赛程、大赛事,全景镜头过多,没有中景镜头,也没有近景镜头、更没有特写镜头。
3、描写的地点、场景过于分散,不够集中单一,东拉西扯,写什么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过于注重赛事、赛程的交代,过于在乎情节的构筑和推进,脚步匆匆,没能停下脚步来,把某个场景所发生的人和事用慢镜头细细的描述出来,定格下来。
4、缺少对比赛的意义、选手的精神的精辟的点评赞赏。
为什么会如此?
1、作文布置得太匆忙,老师都是在星期四语文单元测验的时候发这份专题训练作文纸的,没有时间去结合范例去给学生讲解。学生看着印发在作文纸里面的简单几句关于场面描写知识的介绍,还是似懂非懂。
2、学生又要看比赛,又要想这篇作文,很难两边兼顾,一般都是看比赛为先,写作文靠边,以看比赛为乐,以写作文为苦。学生写这篇作文大多很不情愿,都作为额外的负担,有的学生是应班主任要求写报道和广播稿,被逼无奈而作,加上水平有限,故难有佳作。
3、学生还是习惯于小学记叙文的概述,头脑里没有形象性,语言没有情意性,没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的意识和习惯,要他把文章写细一点,写长一点,达到500来600字,好像要他去死。
弥补办法:
在点评中,分析作文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重新结合范文讲解场面描写的写作理论;
重写一篇场面描写作文——改写寓言《自相矛盾》
范文一
《挥手之间》的场面描写
人们又听到了汽车的马达声: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正当汽车站住,车门打开的时候,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皮鞋,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完全是像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
在延安人的记忆里,主席永远穿一套总是洗得很干净的旧灰布制服,布鞋,灰布八角帽。他的伟岸的身形,明净的额,温和的目光,热情的声音,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散步时的大道边。主席生活在群众中间,生活在同志们中间。主席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人们是熟悉的,理解的,怀着无限信任和爱戴,团聚在他的周围,一步不能离开,一步不曾离开!如今,主席穿起了做客的衣服,要离我们远去了!
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经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这时,他眼睛里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微笑,向人们点了点头。
站在前面的中央负责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
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在人群里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
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
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主席的这个动作,给全体在场的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它像是表达了一种思维的过程,作出了断然的决定;像是集中了所有在场的人,以及不在场的所有革命的干部、战士和群众的心情 ,而用这个动作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概括了当那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到来的时候,领袖,同志,战友,以及广大革命群众之间,无间的亲密,无比的决心,无上的英勇。
请感谢我们的摄影师吧,为人们留下了这刹那间的、永久的形象;这无比鲜明的、历史的纪录!正是在这挥手之间,表明了一种深刻的历史过程,表现了主席的伟大性格。愿所有的人,通过这张照片,能够理解和体会,那当抗日战争胜利,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重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飞机的发动机响了,螺旋桨转动起来。随着这声音,人们的心猛烈的跳动,人们的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这架就要起飞的飞机;任凭螺旋桨卷起了盖地的尘砂,遮住了人们的眼睛。这架飞机该有多大的重量啊!它载负着解放区人民的心,载负着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载负着我们国家的命运!
主席的面容出现在飞机窗口,人们又一次涌上前去,拚命地挥手。主席把手抚在机窗的玻璃上,手指无声地弯动。直到飞机转了弯,奔上跑道,起在空中,在头顶上盘旋,然后向南飞去,人们还是仰着头,目光越过宝塔山上的塔顶,望着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肯离去。
说明:
1、该文段描述了重庆谈判的赴毛泽东乘车到达延安机场后,下车登机、挥手道别和盘旋远去的过程和场面;
2、它以毛泽东为场面描写的重点和核心,采用细节描写、特写镜头的形式,从正面具体细腻描写了他的装束、身形、容貌、神情、眼神和登上飞机、挥手道别的动作;
3、它以到机场送行的延安军民为面,描述他们在毛泽东到来、下车、步行、登机、道别、盘旋、远去过程中的在动作、神情和心理方面的一系列反应,从侧面衬托毛泽东;
4、文中对毛泽东这一次跟延安军民挥手道别,离开延安亲赴重庆跟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重大举措对革命对国家的伟大意义进行了点评。
范文二
“糟糕!他碰到高压电线了!哎呀,他着火了!支持不住,掉下来了!惨啦!”
发生什么事?
原来,两个多小时前,一个失恋的小伙子趁人不注意,爬上了高压电线塔,一会儿坐在塔臂上,一会儿站在塔梯上,又是打手机,又是声嘶力竭地怒吼。
很快,塔下聚集了很多围观的人,把人行道堵得水泄不通,过往的车辆也减慢了速度。
人们好像伸长脖子仰起头颅的狮头鹅,咿咿哦哦地议论着,这个说:这样的男人为了一个女人要生要死,没出息,不死也没用。那个说:他哪是想死?他是作秀,给压力女朋友。这个说:你弄错了,他可能是被老板克扣工资,想以这样的方式表示抗议,扩大影响。那个说:别装,有本事跳下来,一了百了。他立即招来鄙夷的目光。
就这样,十几分钟过去了,人们众说纷纭,同一件事,有n个版本,翻版的电影《罗生门》一样。
展开余文
警车来了,车上下来一名女子,在不停地跟男孩通电话,她泪流满面,苦苦的哀求着。她后面跟着一个中年妇女和几个警察,另一辆警车上的警察开始驱散围观的人,布置警戒线,在塔下铺设床式大气垫。
“哎,下来了,”涕泪交流的女孩转忧为喜地说,“他说,他要下来。”
正说话间,砰砰、砰砰、砰砰砰,小伙子不幸碰到了高压电线,浑身着火,衣服烧光,晕厥休克,支撑挣扎了片刻, 双手一松,整个人黑炭一样,一边燃烧一边迅速下坠,他在塔身上碰了几下,翻了几圈,打了几个跟头,不到几秒,就重重地栽在地上,动也不动。
警车马上把那两名女子接走了。现场只剩下吓得目瞪口呆的人们,四下一片死寂。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没了,一切都落空。人的生死就在一念之差,人的生命就是如此脆弱,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改写《自相矛盾》,渗透场面描写训练
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阳光熙微,秋风清爽。
一个满脸横肉胡子拉茬,挺胸腆肚五大三粗的汉子挑着一副担子走进市场。他的目光在市场里扫视了一圈,只见除了买菜的老张头、卖肉的骆屠户已经在张罗买卖之外,其余的小贩还不见踪影。
这个汉子耍刀卖艺失手划伤了脸,留下刀疤,故而名唤刀疤李。
今天,刀疤李挑来了一对新玩意儿——矛和盾,这是他从铁匠铺新进的货,还不知道销情如何。
俗话说得好:是骡是马得拉出来溜溜。于是,他在市场的一块空地上卸下担子,揉揉酸疼的肩膀,歇了一会儿,然后拿出矛和盾,掖好荷包裤,脱了褂子,光了膀子,“啐”往手上吐了一口唾沫,双手一搓,一拍手,一抱拳,一跺脚:“呔!”右手拿起长矛,扯开了嗓门,“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列位看官,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帮名个人场。在下行不改姓坐不更名,刀疤李是也。今天,我卖的是一对矛盾。一张嘴说不来两句话,花开两朵要各表一枝。单说这杆丈八点钢矛。全用镔铁点钢打造,矛杆长一丈,矛尖长八寸,刃开双锋,游蛇吐信,故而名之。猛将张飞当年战虎牢,攻下邳,守当阳,用的就是这款长矛。”
他的话还有点心吸引力。几个游手好闲、爱舞枪弄剑的人凑了过来,伸长脖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想捡到便宜货。刀疤李一看,心中窃喜:嘻,财神爷到了!上钓的鱼来了!
“哈!哈!”刀疤李清了清嗓子,“蜜蜂嗅得到花香,老虎闻得到肥羊。不是我黄婆卖瓜,而是瓜好自然受欢迎。这矛啊,举世无双!可扫、可砸、可戳、可扎、可挑,可挡。矛尖锋利无比,什么东西都抵挡不住,一戳下去,直捣黄龙。你们都是识货的行家,手快有,手慢无。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
“多少银两?”有人问。
“十两。”刀疤李答道。
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没人敢接他的矛。十两银锭,够他们吃一个月的茶饭,逛几天的窑子了。
眼看着场子就要冷下来,有一个看热闹的突然间想到什么,坏坏地笑了起来:“算了,你那矛我们领教过了,那盾呢?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若是好货,我一定买,你不就可以开斋了吗?”
刀疤李见没人买矛,正尴尬,听见有人提起盾牌,于是顺梯落地,借坡下驴:“哎,我这盾啊,柁木制成,双弧形,长五尺,宽一尺,面刻猛虎,可抵利刃、避矢石,上端如燕尾可窥视敌人。真乃刀枪不入啊!”
那个坏笑的家伙拿过盾牌端详来端详去,掂量来掂量去,拿起来放下去,放下去拿起来,好像爱不释手的样子。
刀疤李看了,他的心提起来掉下去,掉下去提起来,七上八下,整个人紧张得浑身冒汗,光着的膀子油亮亮光闪闪,可也顾不得擦了:“兄台,你到底买不买?给个话呀,急死人了。”
那家伙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阴不阳地问:“你以为我买矛盾啊?做梦没那么早。你也不傻泡尿照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是在琢磨,你吹牛,说矛无坚不摧,说盾刀枪不入,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摧还是不摧?入还是不入?你说呀!”
旁边看热闹的一听,茅塞顿开,像炸开了的油锅,一下子说骂开了:“对呀,你不是自打嘴巴吗?”“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吗?”
刀疤李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过街之鼠。他涨红着脸,耷拉着头,赶紧收拾好行头,棚尾拉箱,脚底抹油,开溜了。他只恨爹妈生少两只脚。
哎,矛啊,盾啊,瑜啊!亮啊!为什么你们同一个年头投胎呢?你们到底谁更厉害呢?刀疤李这个时候也想糊涂了。走着走着,他摔了一跤:不行,下次我得换个地方,把矛盾分开来卖。
梁永坚
标签: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教学反思
场面描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名著阅读《简.爱》 作品赏析
下一篇:
学会说点儿道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