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617 2014-12-06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小狗包弟》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叙事线索和感情变化,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学习巴金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
3、细读文章,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重点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揣摩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学法指导】
诵读法 探究法 讨论法
【课时】2课时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作者背景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时期是两个高峰。
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凭借他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以及人类一切黑暗现象的暴露与鞭挞,对光明未来的希望与热切呼唤,这些构成了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
进入新时期,年届古稀的老作家仍然嫉恶如仇,笔锋直指刚刚逝去的恶梦一样的专制年代,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自身及整个民族的弱点,呼唤人性的觉醒与复归他是这一幕悲喜剧的亲身经历者,甚至有时不自觉的充当着某种角色,因而笔端流露出来的切肤之痛便具有了特别深刻的含义适应于直接宣泄内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选择了更便于袒露自己心迹的文体──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传达某种情绪、某种感受,而无暇去经营纯粹的技巧了,这正是劫后余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爱与可敬之处当被虚伪与矫饰蒙蔽双眼达数十年之久的人们再一次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学作品时,他们的灵魂不由得不悚颤、他们的内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鸣可以说,迄今为止,巴金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确立的从1978年起,他开始写作《随想录》,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到1986年9月,巴金以82岁高龄完成了150篇,凡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的写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含《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影集》等五个集子《小狗包弟》即选自其中的《探索集》。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 品读题目
初读题目,很容易知道本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此文处于散文单元,定然是通过动物小狗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文章,就要留心文章中最触动心灵的地方,那里或隐或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而题目称小狗为“包弟”,这是很让人动心的地方,给狗一个名字很正常,但称狗为“弟”就是一个吸引读者阅读的第一点。
写物的散文,一定要选择与此物有关的各种事情,让这些故事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在类似的文章中更是集中体现散文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巧妙构思,那么,本文的构思应当是欣赏的另一个妙点所在读散文,随着点滴趣事感触作者的心动在散文的阅读中体验人生,品味人生,当是此文阅读给人的最好回馈。
2.一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1.租赁(lìn )解剖(pōu )吠叫(fèi ) 堕入( duò ) 忏悔( chàn ) 驾驭( yù )一撮灰(zuō )作揖( yī )
3.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写的是作者在“文革”期间无力保护自己家中的小狗免遭劫难的一段恨事这条唤做“包弟”的小狗干净而乖巧,深得作者一家人和来客的喜爱但是“文革”来了,它却成了家中的一大包袱,因为它的叫唤可以随时引来抄家的不速之客目睹邻居被抄家的惨状,“我”终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供科研人员做实验用小狗包弟从此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还时常怀着悔意刻骨铭心地想念它。
②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引子、开端、发展、结局、尾声这样五部分构成,那么《小狗包弟》的引子、开端、发展、结局、尾声是什么呢?大家迅速的划分出来,并概况每部分的内容。
例如: 引子(1)——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开端(2)小狗包弟的来历
发展(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展开全文阅读
结局(6-9)小狗包弟惨遭厄运
尾声(10-13)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家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呢?
例如: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包弟)——沉重(送走后不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合作探究】
一、形象鉴赏
1.小狗形象:找出文中描写包弟的句子(标在原文中),在作者笔下,小狗包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提醒:正面、侧面描写)。作者笔下的小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拍摄包弟的镜头”“由起女士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4自然段爱人外出食饭讨骨头喂包弟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形象: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2.作者形象:
①如此可爱的小狗,“我”为什么要舍弃它?
成为“包袱”,我自身难保
②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轻松 沉重 自责
第二课时
【相关链接】
关于文革(背景资料)
①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间由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政治运动,历时10年。是错误的估计当时我国的政治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而发动的,被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②红卫兵——红卫兵,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人群,大部份由年轻的学生组成。红卫兵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特殊的群团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架构的重要力量,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造成这一时期全国动荡的重要因素。红卫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和“资产阶级保皇派”,“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等。手段有大字报、大批斗、“破四旧”、“抄家”等。“打砸抢”行为时有发生。他们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现成的运行体系,成为毛泽东进行文化大革命、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工具之一。
【回顾反思】
回顾上节课对课文的基本理解。
【深入探究】
1、作者的内心变化中,作者为什么会感到“轻松”?
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2、文中有提到,作者“沉重”,那他为何而沉重?
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3、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4、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倒数第三段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课堂讨论】(探讨文章的思想价值 )
1. 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2.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1978年,中国社会尚处在拨乱反正阶段,以控诉为基调的“伤痕文学”以及“暴露文学”在文坛盛行,但巴金超越个人苦难的诉说,率先提出每个知识分子乃至每个人都应反思自己的责任他更多地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自我解剖他的这一观点,他表现出来的忏悔意识,立即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拓展延伸】
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2、探究本文的写作方法?
①写法新颖——用写小狗的命运反衬人的命运,用狗性反衬人性,以小事件反衬大社会
③结构自然——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④语言质朴——娓娓道来,不事雕饰
⑤感情真挚——以人格动人,以真情动人
【本文小结】
《小狗包弟》看似写物,实是写人,是《随想录》中众多“忏悔录”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巧妙的构思、真率强烈的感情,在批判专制时代黑暗与罪恶的同时,反省自身的弱点,是从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诗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蒋睿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小狗包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一语文必修二内容:《采薇》自主探究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下一篇: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