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382
标签:
教学论文
落实语文素质教育任务,必须重视诵读教学(网友来稿)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张 剑 (225400)
目前,关于素质教育,不管是对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阐释不尽的话题。说透了,素质教育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因此,理解也“千姿百态”,各执一端。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 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 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切手段和方法,其终极目标都是以此为落脚点的。五十年前朱自清先生就提倡的诵读教学理论,真可算今天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拟针对诵读教学与语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作些陋浅的探讨。
早在1946年,朱自清先生在北平的《新生报》上连续撰文,强调“诵读”的过程也是“说”的过程,“照念的‘说’出来,虽然不很流利,却也可以成话”。(朱自清《诵读教学与“文 学的国语”》)“诵读”对于“写”则更显其重要,一些学生 “不大用心诵读别人的文字,没有那‘统一的文字’的意念,只让自己的语言支配着,所以就出了毛病”,即“这些学生的作文自己读自己听很顺,自己读别人听也顺,可是别人读就不 顺了”。这就是所谓的“作文与说话失去了联系”、而“说话 与诵读又脱了节”。
三国时魏国的名师董遇就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其后苏东坡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的 “读得熟,则不得解说,自晓其义也”等名言警句,实质都强 调“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方能理解,因此可以说“意义 就在诵读里”。进而推之,只有明白了意义,方能达到欣赏高度。这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评论朱自清先生的阅读教学思想时所说:“他教导学生采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这就 是所谓的“欣赏在透彻的了解里”。(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既然诵读如此之重要,那么就不难想象,诵读在“听说读 写”几个环节中所处的地位自然是无可替代的,如果“听”算作第一步的话,那还只是最基础的一步,而最关键的一步则在“读”了。
诵读是一种能力。今天的学生,诵读的能力依然有高下之分,高者精神饱满抑扬顿挫表意准确,下者则结结巴巴不得要 领意义含浑。而诵读能力并非天生,排除先天的生理缺陷,则 完全靠后天的培养了。
那么,诵读能力如何培养呢?这就成了一个典型的素质教育的问题。虽然中国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教育体制中,还没有“素质教育”的明确提法,但是,朱自清、叶圣陶和夏丐尊等先生在当时就已看到了教育成绩最坏的是国文,首当其冲的原 因是忽视了诵读技术。把诵读看作一门“技术”,是可以进行训练的。
朱自清先生提出的诵读方法是,“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朱自清《论诵读》)由读成诵当然是诵读的较高层次,学生主要掌
握的是读的技术。跟在老师后面读,真有点“鹦鹉学舌”的味道。但鹦鹉是单纯的模仿,而学生训练的过程是由模仿到理解的过程,如果只知道读而不能理解不能消化,则读就失去了其价值。
学生模仿教师的读而读,这就意味着学生的诵读能力是从教师那里来的,这就对教师的诵读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有诵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却被许多语文教师淡化了,认为诵读是一件非常容易十分简单的,甚至可有可无的事情,一篇课文从上到下给学生念出来不就行了吗?而实践证明,“同样是诵读,如果教师范读,字正腔圆,语音标准,有声有色,那不仅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诵读,而且容易吸引学生,使他们不自觉地就把注意力倾注到文章中去,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张焱、程岩《诵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目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正是对教师诵读能力的 一次检测和鞭策。
朱自清特别指出:“诵读不需要表情,也不需要动作”。 我们说,加上表情跟动作的诵读,其实是朗诵,当然不能和诵读等同的,诵读是不需要表情和动作,但也绝对不是容易、简单、可有可无的。李长之先生曾经说过,“所谓诵读一事,也便只有用话的语调(平常说话的语调)去读的一途了”。在这里虽然用说话的语调诵读,但诵读不等于说话,它赶不上说话的流利畅快,也较说话“做作”些。然而“读注重意义,注重清楚,要如朱子所谓‘舒缓不迫,字字分明’。不管文言、白话,都用差不多的腔调。这里面也有抑扬顿挫,也有口气,但不显著,每字都该给予相当分量,不宜滑过去。整个的效果是郑重是平静”。
拿选进中师及中学教材的颇富语言特色的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来说,其语言典雅清丽,蕴藉深厚,满溢着淋漓的诗意,教学时诵读是必须的,否则不能深解其义。然而 诵读须严格把握好其分寸,若想表达出这种诗意的美,尤其是 要突出那些用来渲染一种雅而不俗的言语氛围的迭词,在诵读 时采取重读的方法。例如文中的第四自然段:
展开全文阅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描写荷花荷叶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 一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迭词,因为这些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了倾注作者主 观理想的美的形象,特别是其中一些从古典诗词中选来的描写美人香草的迭词,大大浓化了妙若天仙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通过重读处理,与作品的内在抒情取得和谐的契合,使描写语言产生一种典雅而清丽的美。当然,文章的内在抒情由贯 穿全篇的主线“心里颇不宁静”而引发开来,因此,诵读时,从开篇就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恰当地表达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处境。
上面是针对优美的散文来说的。我们知道,体裁不同,诵读的要求也一定有所不同,朱自清先生在当时没有能够针对各种体裁而提出具体的诵读方法,但他却提出了一条总的原则,即“在具体教学中,要就各种体裁的文章运用合适的诵读方法,从而尽显这种体裁文章的本色”。这也就为后人的诵读实践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方法并非唯一,只要能实现目标就行。
目前,人们就各种体裁特点的文章探索出一些较为行之有效的诵读方法。例如:
读诗和散文: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象诗文中的意境。
读戏剧:学生分几组进行角色演读比赛。
读说明文、议论文:限定五六分钟快速阅读,然后合上书写出书中的六七个要点,训练学生快速捕捉要点的能力。
读小说:可全文诵读,也可部分诵读。边读边画出书中环境或人物的肖像,然后写出人物的分析。
诵读作为一门技术, 成为语文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理当引起广大施教者的注意。诵读教学,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人把提倡诵读看作是守旧,是死抱传统。然而,无论看作什么,只要是对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有益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就要提倡和效仿。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的能力”,(朱自清《论诵读》)因此,它 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将之割裂开来,硬插到教学过程中去,徒然充当“补丁”的角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甚至将来,进行诵读训练仍然是提高说写能力的最有效的途经之一。
这种训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前预习时要读,这里姑且称为“预读”,要求“声出口, 笔在手”。但值得提及的是,诵读课文不是简单的开口就念,而要与认、辨、疏的功夫相结合。认、辨、疏即注音、辨字疏句,方法是拼音注在字头上;辨字与释词统一在一种常规格式里;疏通课文中有关句子,做到文章的意思能大致理解。当然,在预读阶段,需要“发疑”,这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一致看法。高明的语文教师,都把“导读”当作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课文的貌似无疑之处生疑、发疑。因为只有生“疑”,才能有“悟”,朱熹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 不疑则不悟 ”。可见发疑在预读中的重要性。
课上要读,这就可采用朱自清先生的诵读方法,教师范读, 学生轻声读或默读,跟上教师的节奏、要领,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解决有关问题。教师范读,可主读全篇或课文中的某一 部分,甚至一个自然段。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为例,头两段做出语言揣摩的示范,头一二句就让学生发现朱自清先生连用两个“我”是何意味。后来学生自读中因此而注意到全文竟然有二十一个“我”和“十九”个“了”,从面发现文字增 减、词语选择、语序调整和语式变换等新异的语言现象,丰富了自己敏锐的语感。
课文讲解之后,依然需要诵读,学生独立进行,这是理解基础上的诵读,这对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声音、章句、层次、中心、义理、感情、神韵 、训诂都容易融会贯通而达到进一步的理解。
课后,还要鼓励学生去多读、反复读,从而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论化和感情化、艺术性与表演性的处理。课后读的对象,可以是课上的讲练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阅读材料,教师要争
取做到把精彩的时文和中外名著有的放矢的介绍给学生去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真正为说话和写作服务。
诵读教学与语文素质教育,不是两个孤立的个体,诵读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如何有机融合到目前大力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中来,并发挥其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对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不断研究、实践和总结,让诵读教学在语文素质教育园地里开出更多更璀璨的花朵。
2001年12月1日
作者邮箱: zhangjian269@sohu.com
标签:
教学论文
落实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冬天之美》创新教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有无必要(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