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056 2015-03-24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创新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2015.3.18
[设计意图]
教学散文,一般是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分析写景结构层次,归纳主题思想,讲解写作特点。本设计拟突破这样的程式,从新视点、新角度,设置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从中领悟到学习方法。因为教师教学生,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教学生从中学会学习。
【设计提要】
本设计由三个问题、一个探究构成。问题即:1.理结构——追踪思路。2.悟旨趣——体味情感。3.析语言——美的享受。探究即:文中“妻”的意象。
1.理结构——追踪思路
(1).文眼安设。
【提问】文章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构思的核心,意境的焦点,全文围绕此展开描绘。同学们能否根据对课文的分析,回答作者是如何运用反衬手法表现这一中心的?
【明确】作者用环境之“静”反衬心情之“不宁静”用鸟虫之“闹”反衬荷塘之“静”;用采莲之“闹”反衬心情之“不宁静”。闹静结合,虚实相生,极力渲染了荷塘之静,烘托出心情“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2).线索的贯穿。
【提问】本文的线索长期以来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漫步为线索;另一种是以夜游荷塘时的心情变化为线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意见。
【明确】本文以漫步为线索,叙述随踱步、伫立、观赏、联想和归来而变,从而使层次非常鲜明,内心的“不宁静”与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静淡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丝丝入扣,共同形成诗情画意,反映了作者艺术构思和布局的巧妙。
【点拨】关于本文的线索可启发学生抓住首段中“另有一番样子”一句进行分析,作者紧承首段而写景,用简笔勾勒了荷塘四周的“另有一番样子”;用繁笔描绘了荷塘月色的“另有一番样子”;而且由于思想得到解脱,所以作者联想也是“另有一番样子”了。漫步线索清晰可见。
【板书】 出门:交代独游荷塘缘起
小径踱步:抒写月下独处感受
以漫步为线索 伫立观赏:描写荷塘月色
联想:江南采莲风俗
进门:与开头相呼应
(3).景物的分解
【提问】作者把本为一体的荷塘月色,分为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两个部分来写,避免了描景状物的笼统、粗略。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句子并作分析。
【明确】前者以月色为背景,从观赏者的视角、嗅角、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了荷塘上景物的种种情状;后者以荷塘为背景,从月光照在景物上所形成的种种阴暗色调的对比层次,从“光与影有者和谐的旋律”等表现月色,把月色的种种变化写得具体细腻。
【点拨】“月色”是空濛的,难写的。作者从荷塘角度来写,就把月光朦胧、月影的美丽、月色的韵味,具体地勾画出来,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情景交融的境界。
【板书】 荷叶:田田、舞女的裙
荷花:点缀、袅娜、羞涩、明珠、星星
荷 月色下荷塘 荷香:缕缕、渺茫的歌声
塘 荷波:闪电、凝碧的波痕
月 流水:脉脉
色 月光:流水静泻、牛乳洗过、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上月色 青雾:薄薄
月影:斑驳、稀疏、倩影、小提琴奏的月光曲
2.悟旨趣——体味情感
【提问】全文紧紧扣住“淡淡”的韵味,写出了“难得偷来片刻的逍遥”的淡淡的情趣。请认真阅读课文,依据作者所写之景体味其中所蕴之情。
【明确】表现“淡”的韵味是作者写景的出发点,也是抒情的出发点。全文情景交融在 一个“淡”字上。作者为了消遣郁闷,自我宽慰地想象这地方“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作者由于景物的清淡、宁静正好与自己的心境相契合,所以有了“这一片天好像是我的”的感觉;又因此时的景物使他摆脱了烦闷,所以又有“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感觉,这样的抒情,透露出作者渴望自由、光明和对当时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情绪,表现了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对社会现实有所不满,有所不为,固守个人圈子的矛盾复杂心里,以及渴望超脱现实的思想倾向。
展开全文阅读
【点拨】作者面对幽静的环境,欣赏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自我陶醉于荷香月色之中,暂不去想严酷的现实,因而产生了忘我的喜悦。但这一切只不过是“笼着轻纱的梦”,作者始终摆脱不了社会政治阴影笼在他心上的苦闷与哀愁。这片刻的喜悦自然就是淡淡的,而且还是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3).析语言——美得享受
【提问 】朱自清先生的文笔很美,但美而不浮,风华从朴素中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仔细体味其特色,并结合课文中描写谈谈体会。
【明确】(1).用字遣词准确——细腻美。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无形化为有形,静态化为动态。其他如写青雾的“浮”,写我的“披”和“带”,传神、传情、精炼、生动。(2).比喻新颖奇特——¬形象美。荷叶,像“舞女的裙”;荷花,如“明珠”,又如“星星”。抓住了喻体特质,多层次比喻,造成丰满、美好的视觉形象。特别是文中两次用同感修辞手法,比喻极为高明:一是将荷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二是月光和月影和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种通感,初看似乎不合理,细味却恰到好处:缕缕的荷香,渺茫的歌声,同具幽微断续的特点;光影组合的和谐,用小提琴奏贝多芬的《月光曲》,同具优美的韵味。(3).叠词柔婉舒徐——韵律美。如“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婷婷”的舞女裙,“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传神地描摹出景物,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富于旋律美。
【点拨】从文中预习提示及思考和练习可以归纳出上述要点。分析本文语言特色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朱自清先生散文风格及其人格。
【板书】 用字遣词准确——细腻美
比喻新颖奇特——形象美
叠词柔婉舒徐——韵律美
关于文中“妻”的意象
【提问】文中对“妻”的叙述在何处?如何理解“妻”的意象?
【明确】(1)。本文对“妻”的叙述有两处:开头因“心里颇不宁静”,“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而“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处“我”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精神跨越时空局限,畅游于古代热闹风流而又优美的意境中,最后返回家,“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也熟睡好久了”。
(2)。文中的“妻”不是生活中一般意义 “妻”的含义,显然超越了实际生活中妻的含义。她只是文中一个表情达意的符号,一个意象而已,文中“我”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对“妻”不能与我同甘共苦的不满(“苦”即是“不宁静”,“甘”则是对荷塘月色的美景陶醉和对古代诗文里风流洒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但字里行间对“妻”的责备和不满我们会处处感受到。
【点拨】本文写“妻”虽然只有两笔,但处于全文的关键处,所以绝非闲笔。结构上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它体现了作者所独具的匠心。寂寞至极的作者连自己最知心的妻子也不能理解自己,静谧优美的荷塘月色本来可以和妻一起欣赏,可她独自享受了睡眠。所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妻”不能与自己感情共鸣的责备。这更增添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
《荷塘月色》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内在美。断章取义,分析得支离破碎是不能欣赏好文学作品的。
蒲茂贤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下一篇:
《登高》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