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540  2015-03-26
标签:教师随笔 八年级教师随笔
《最后一片叶子》点评 教师随笔
 回到学校为了完成培训学校的任务,我在教研组作为年轻的一员斗胆地去和一位新老师进行打磨一堂课《最后的一片叶子》。现在将听课记录和评价如下:

蒋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很到位。

通过细读课文,感悟小说内涵,通过勾划时间线索,理清全文情节结构,品味文章精彩的收笔。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有拓展也有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检测预习——初读课文——再读课文——细读课文——布置作业。

(设计理念: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并表达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把人称加以变化,这种方法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合作交流、讨论,明确答案。设用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阅读,讨论。

例如:改写文交流

问题:朗读学生改写的文章结尾,试着把它和原文结尾进行对比,说说文章精彩之处在哪里?学生交流、明确:

这种写法最明显的好处是精练。只用了几个细节,就把一个人的死亡的整个过程,表现出来了。一盏灯笼,说明是夜里,而且还亮着,微妙的暗示隐现在字里行间。楼梯搬动过,说明是往窗户的高处画。衣服鞋子都湿了,是雨中工作的结果。几枝画笔,东一枝,西一枝,说明零乱,是受冻以后艰难支撑的遗迹。

这样写,不但把悬念、而且把思想的焦点都放到了最后一句:“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在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晚上,他又在墙上补上了一片。”

这正是欧•亨利式的结尾:突然把故事的谜底提示出来,故事有了新的意义,对人物的评价发生倒转。贝尔曼从一个穷愁潦倒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英雄,这不但非常具有戏剧性,而且非常深邃。这样的结尾,话说得这么少,却有巨大的潜在含量,这样的叙述就不是一般的故事情节的交代,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促使人掩卷沉思。

由此可见,这篇充满了诗意的小说,所歌颂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信念,而且是为了他人的生命的信念,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贝尔曼无疑是个英雄,但是却平凡异常。他一点没有英雄的自我意识,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会牺牲,这正是他的平凡之处,和女主人公一样是平凡的。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们常常称这样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结尾”。

总之:蒋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很到位。当然,听课的不是我一个人,新老师难免会紧张,时间把握不够,拖堂近8分钟。还有就是教学环节过度不够自然,语言也不够凝练。

 

梁俊

标签:教师随笔 八年级教师随笔 最后一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浅谈初一学生习惯培养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
下一篇:论班主任的人际互动艺术 (七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