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505 2015-04-23
标签:
教学论文
划亮课堂打破冰封―论如何使学生积极思维和发言
文章摘要:要使学生积极发言就要消除学生上课不发言的思想障碍,消除了这些障碍,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着重分析了几个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探讨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课堂 发言 思维 畏惧 从众 惰性 敌对 创造思维
多年来,我们的初中课堂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初一热热闹闹,初二星星点点,初三鸦雀无声。而事实上,这“沉默的大多数”现象在很多初一班级也存在着。在公开课那种喧闹的浮华背后,我们更多为日常课堂的沉寂而苦恼。
要使学生积极发言就要消除学生上课不发言的思想障碍,消除了这些障碍,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
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归纳起来有下面几个原因:
1.畏惧心理。有一些学生怕回答问题,怕答错问题,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于是,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干脆不举手。这一点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上特别明显,他们特别看重同龄人的评价,尤其是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一些同学知道问题的答案,但由于平时回答问题少,性格内向,不敢站起来回答。
还有极少数同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会,于是甘心当观众和听众。
2、从众心理。畏惧心理得不到矫正,学生就易形成“随大流”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以为不管怎样回答问题,老师最后肯定会给一个明确的答案,既然这样,不如等现成答案。
还有一部分学生的“从众心理”是:课堂上有那么多人,别人不发表意见,我为什么要发表不同意见呢?
3、惰性心理。这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提出来的问题太复杂,他难懂,于是干脆来了个不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懒于动脑筋。
4、敌对心理。这种心理大部分同学没有,但一个班总有几个学生会对老师产生敌对心理,这样他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明明知道答案,却偏偏不答,有的甚至瞎起哄。
对于以上几种学生不愿发表意见的现象,做教师的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激发其积极性,应用措施有如下几点:
1、营造良好地课堂气氛,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创造条件。
允许学生答错,让学生明白答错了不要紧,只要答错了能够改正,并能弄懂就行。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如果让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一言一行,这样势必使课堂处于严肃紧张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怎么能调动起来呢?在师生和谐的关系中,学生之间极易合作宽容,回答错了,同学不会耻笑,老师更不会批评,原先那种畏惧心理就会消除,就能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而言之,就是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
2、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发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激情。
问题有难易,学生同样也有好差,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不仅要使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照顾绝绝大部分的同学。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是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哪怕是读一篇课文,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因人而异,因人而问。
成就感是每个学生迎难而上的内驱力。
3、培养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善于发表不同意见打好基础。
发表不同意见有别于发表相同意见,不同意见的产生,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探索意识的形成,从而为学生善于发表不同意见打下基础。
(1)培养发散性思维。
思维的发散性即围绕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研读,思考和探索,以期获得多种解答,最终获得新的理解。如用“蔓延”进行说句练习,学生一般只能联系到“大火蔓延”。于是我引导学生:除了大火,还有哪些事物也会蔓延?学生受到启发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2)培养灵活性思维。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我一步步追问:“文中的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怜吗?他有你厌恶的地方吗?他有你欣赏的地方吗?”从一个人物到一种现象,我都要求学生养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习惯,有了新的认识,我必予以肯定和褒扬。
(3)培养逆向性思维
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性思维,从事物的反面加深认识,培养学生的逆向性思维能力。在学习杰克 伦敦的《热爱生命》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主题,我抛出问题:“如果没有狼,你怎么评价主人公?如果没有恶劣的自然环境,你怎样评价主人公?如果没有伤病,你怎么评价主人公?”学生立即产生了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
日常课堂的这些思维训练,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课堂的氛围,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新的认识,就有了表达的冲动,他们渴望发言,渴望自己的这些创造性的思想得到肯定。
学生发言的积极与否,说到底反映了学生的课堂投入程度,问题关注程度,思维的活跃程度和成就的满足程度。只有从各个方面去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拥有欲望去思考,拥有能力去表达,拥有信心去展现,我们的课堂才会火花四溅,成为“货真价实”的百花园。
吕波
标签:
教学论文
划亮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孙权劝学》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单
下一篇:
《雨巷》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