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50 2015-05-19
标签:
教师随笔
高二教师随笔
《河床》解读 教师随笔
我为了教《河床》,于是反复阅读它,努力理解它,借别人的眼光去吃透它。然而很多分析理解,囿于教材中的导读,却令我困惑,令我不满意,甚至误导我的的探索。
《导读说》:“诗人想象奇特,采用了拟人的写法。”这应该是对的,但后一句“把‘我’幻想成河床”,竟把拟人误成拟物。正确的说法是“把河床幻想成‘我’”。后文说“你从文中体会到‘我’关于怎样的胸怀、情意”,说明是从“人”的角度去理解《河床》的,可前文“河床的地域特点如何”一语,又违背了拟人的表达,因为“人”一般没有地域特点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表现在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等方面。因此,《导读》实在不很靠谱,只能另想办法。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本来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我们为什么不能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呢
理解欣赏《河床》的关键还是从“拟人”入手,也就是从“人”的角度去审视河床,我们不妨把河床忘记,心目中只有鲜活洒脱的男子汉。
“我”出身在白雪皑皑的巴彦克拉,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唐古特人和雪豹、兀鹰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人们劳作勤苦,做事认真,心境愉快,“我”与他们亲密无间。
我是一个巨人,我是紧紧依靠大地、仰“躺”在大地上的巨人,我是头顶高山、脚踏大海的“屹立”的巨人。我无论身体饱满(滋润)还是瘦削(干枯),都是气势磅礴(浩荡)的,因此我名震天下。
我是一个俊朗的男子汉,体型“宽厚”“壮阔”,我有极其充沛的精力,我有美丽的肌肤(刺肤纹身),我有粗犷的体魄(向风霜透露我体魄之多毛),我风情万种,得到多情的女性(水)的投怀送抱。
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父亲。我喜欢精力旺盛的青年,我称誉吃苦耐劳的猎人,我欣赏那些坚强不屈的人(母狼),我怀念消逝的英雄(黄河象)。
我是一个多样性格与能力的超人。我有大众情怀,我有多彩的身姿,我有丰厚的财富,我有灵活多智,我有开拓精神,我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我有悠久的历史,我是坚强的卫士。我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有令人满意的现在,生活在现在的人们富有(满载昆山之玉)、安居乐业、平静和谐。
但我并不安于现状,不固步自封,我已经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以上是诗里所展示的内容。他既是一个人的形象、性格,又是河床的具体特征,二者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难解难分。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思路既繁纷复杂,却又井然有序;诗中的意象既是信手拈来,有错落有致。作者独具的匠心,也就清晰地显露出来。至此,作者对河床(黄河)的了解之深入,驾驭语言能力之高超,抒发感情手法之新奇,不能不让人敬佩有加了。
河床是黄河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魂,也是昌耀的精神与形象的写照。
周国光
标签:
教师随笔
高二教师随笔
河床》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拿来主义(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下一篇:
“错字落聘”绝非小失 高考复习指导(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