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572  
标签:教师随笔
存在一个被意识形态化的鲁迅
刘洪波

【 一 】 

诞生是纯粹的私人事件,而死亡不然。 

即使诞辰的纪念成为一个“社会事件”,处在事件中心的又总是重要人物,也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属性。这当然也适用于鲁迅。 

一个人物成为“重要的”,并非因为自然意义上的诞生。对任何个人来讲,生日是他最重大的节日,这个日子使他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的问题;对任何家族而言,纪念家族成员的诞辰起到了一般化的“慎终追远”的作用。 

世上没有谁的出生伴随着长虹贯日,如同“真龙天子”的降生那样预示某种必然的担当。无论是谁,初到世界都只哭过几声而已,千篇一律,没有谁能有所创新。而死亡,是社会事件的一种。尽管它是生命的共同归宿,然而有多少种人生,就有多少种接近死亡的方式。对于一个死者,纪念他的死亡,就是纪念他的人生,他的人生的特异性构成了生者的怀想。 

像鲁迅这样一个巨大的存在,与其纪念他的生,不如纪念他的死。他诞生的时候,只是破落周家的长子,当他死的时候,他的身上覆盖着“民族魂”三个大字。各种各样的谥号加在他的头上,而他自己对此是否领受,我甚至想过他可能宁可接受活着时的恶咒,也未必会领受死后的种种荣衔。 

他“拜托”过相识的朋友,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纪念册”;他也嘱咐家人在他死后“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一个甚至要求家人“忘记我,管自己生活”的人,难道会欣慰于死后获得巨大的哀荣? 

哀荣预示着危险,哀荣可以使死者死不瞑目。战士死去后的苍蝇独脚戏,谬托知己的食客们的吃饭碗,他在生前已经说出来了,但该有的还是会有,这个“一个都不宽恕”的人,死去以后再不可能拿起笔来挥斥群丑们的表演。

历史的最大吊诡还在于,在为他树起的巨大的牌坊后面,已没有他的精神,所以鲁迅被上了至高封号,而“为什么鲁迅没有了后继者”的追问不绝。鲁迅成了时代的代名词,“已非鲁迅时代”,自然也用不着“鲁迅风骨”,在特立独行的猛士后面,只能也只容跪起一片片奴才。鲁迅已死,死者无言,他无法回敬这奴才的赞颂和为造就奴才而发出的赞颂。 

   

 

    【 二 】 

存在一个被意识形态化的鲁迅。这个鲁迅已经成了一般人接触鲁迅的基本途径,对于以学校教科书为最后阅读经历的人来说,这个鲁迅甚至会成为他心中最后的鲁迅。 

由统一教材、统一的教学参考资料、统一的强灌“理解”所构成的中国式应试教育,有着很强的制造反抗心理的功能。教材篇目的鱼目混珠,有利于“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发挥。“教科书鲁迅”使“鲁迅”这个名字在几乎每个识字的人中产生了可怕的威仪,使相当部分的事实上没有读鲁迅的人产生了对鲁迅已经了解的印象。 

这个得自教科书的印象,不仅固化了鲁迅的意识形态属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拒绝鲁迅的后续作用,且不说相当一部分人从此不读鲁迅而对鲁迅产生抵触,就是以后再读鲁迅的人,也未必不产生某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这就是不良教育的收获,它以命令化的鲁迅理解开头,以民间性的鲁迅不再能够生存在民间。

近些年对待鲁迅有一种明显的双重标准。同样是反抗与坚持,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是王实味、遇罗克、张志新、顾准,他们可以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虽然他们当中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有写什么文学作品”,而写出了作品的鲁迅则不能叫文学家,因为他没有像徐锡麟和秋瑾那样去做刺客,没有好生对待正妻朱安,而且是否有性变态大有疑问,偷看弟媳妇洗澡也不是没有可能,朋友中没有一个比自己地位高的,文革中还成了惟一的文学神灵等等,当然作品也很不够水平。这就是“酷评家”的文学观。这种文学观,逆反性大于理性。就对鲁迅的认识而言,它以特殊方式做了“教科书鲁迅”和“意识形态鲁迅”的牺牲品。在鲁迅被莫名其妙的高高举起的情况下,踢他一脚还可以成为勇气、前卫、领先于时代的符号化动作。 

“红卫兵鲁迅”责任属谁,鲁迅是否该为文革中被绑去作战承担责任的问题,尚在探讨。而新的作战计划已经制定,正所谓“战斗正未有穷期”。踢鲁迅一脚以实现文网登录的登场了,拿鲁迅“狠狠作秀”的“民谣清唱史诗剧”也登场了,死去的鲁迅逃脱不了被人绑着来来去去的命运,这种身不由己,与从不崇高的人“躲避崇高”全然不同。“狠狠作秀”派说得清楚,“从前是被灌输鲁迅,然后就是反灌输,现在怀疑鲁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们需要反这个怀疑,这本身就是对鲁迅精神的一种继承”。正统意识形态之外的鲁迅,变成了时尚和反时尚的时尚的工具,时尚的一方在颠覆,“反时尚的时尚”一方则在塑一具新的泥胎。相比之下,这种绑着鲁迅做泥胎的“狠狠作秀”派,比起作秀不那么狠狠的时尚派更接近于红卫兵。鲁迅已死,死者无言,因此他也无法回敬这些各怀心思地拿他作棍子或靶子的混混们。

【 三 】 

鲁迅写得好不好,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鲁迅活着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死后当然也可以存在。何况文无第一,文风也如时风总在变化,鲁迅写得怎样,自可各持意见,无法求一统。我对文学只有很直观的意见,我不知道还有哪个作家在中国树立起了那么多的文学形象,祥林嫂、孔乙己、闰土、阿Q、九斤老太、华老栓……这些形象进入汉语的日常交流圈,内化为中国人思维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虽然议论鲁迅的几乎总是文坛上的人,他的文学“技术”近些年一直在讨论之中,但鲁迅从来不只是一个文学家或“文学工程师”。他以一生的多数时间写作杂文,这成了文坛上的人深为叹息或深为不屑的事情。鲁迅对自己所做的自然不会引为不屑,是否会引以为憾呢,不很明确,似乎有一点,似乎没有,隐隐约约。鲁迅说自己看到了许多血和许多泪却只有“杂感而已”,到了杂感都要“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就只有“而已”而已,不过他相信杂文已经进入了“文学的高雅楼台”。对此我一直无法赞同。在我看来,杂文未曾进入楼台,也未必需要到楼台里面去,作为“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有生活者的呼号,疼痛者的嘶咽,就有了立身之所,有没有圆润精细的活计倒在其次,在不在文学的楼台里并没有关系。


展开全文阅读
在为自己一本集子刚写的序言中,我说:“鲁迅过时”说的当然不是肉身问题,而是说杂文的精神风骨要另换一路,意在倡导新的“基调”,若据之而行,也就掘了杂文的根。但把鲁迅当杂文的家长看,也好不到哪里去,鲁迅并没有终结杂文,精神的薪火相传也无须搞成恭领家训。 

鲁迅的杂文生涯,是依托“国民性批判”展开的。虽然许多学者认为国民性批判这个领域是鲁迅所开创,然而根据资料,至迟在辛亥前十年间,讨论国民性的时文已经有相当数量,留日学生1901年创办的《国民报》,已经痛陈中国之民“不论上下,不论贵贱,其不为奴隶者盖鲜”,几千年间,“父以戒子,师以率徒,兄以诏弟,夫妇朋友之相瞩望,莫不曰安分、曰韬晦、曰柔顺、曰服从、曰做官、曰发财”。五四前后,民国初创年代的社会与政治现实,使国民性分析通过中西文化论战这一孔道得到展开,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即开始于这一时期。“城头变幻大王旗”而国民依旧,混局依旧,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直指传统文化中与“人”根本对立的奴隶根性,并一直缠斗几十年,国民性批判成了鲁迅思想的标志。 

而国民劣根性从何而来?对此鲁迅回答是“礼教”,所以才要“救救孩子”,孩子的长成是新国民的长成。事实已经使他失望,后来他发现青年未必胜过老年,而这青年未必在礼教下长成。显然,国民的劣根性到底靠什么在强化,远不止“礼教”这样一种原因。世界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案例,在鲁迅抱有好感的苏联,以“全人类解放”为号召的体制下产生了普遍的人性丧失,在任何一个地方,这一体制所至之处,现代造神运动和人的奴役状态不分哪一种传统,也无分哪一种“国民性”都依次出现。德国、意大利、日本这样的“国民性优越”的国家里,因为法西斯体制的出现,同样产生了无尽思维上陷入奴性的国民。国民劣根性是否只是植根于传统,是否得到体制的强化,在某种体制下,人堕落为奴隶是一种基本的“人性选择”,值得关注。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尽管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思想开掘面,但似乎未能穷尽“立人”所需的完备要素。

 

 

标签:教师随笔 存在一个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要么关在牢里要么不做声"
下一篇:打倒鲁迅何其快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