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阅读:7370  
标签:教师随笔
语文教学随笔三题


               程对山 (甘肃 武威市双城镇南安中学    733018 )         

      一、也    是    遥    远    的    绝    响 

      嵇康就要死了,齐集刑场的三千士子作了最末一次的聆听之后,千古留传的《广陵散》遂成恒久而遥远的绝响。余秋雨教授为之捶胸顿足,扼腕叹息。其情其景,令读过《文化苦旅》的人无不受到极大感染。其实,《广陵散》早就是一曲遥远的绝响。就算嵇康不死,就算《广陵散》流传至今,又有几人能领略那绵长筝音中的千古神韵?谁敢肯定那齐集刑场的近千名士子中就没有装模作样的附庸风雅之辈?但是,在抖落了岁月的尘埃和历史的余烬之后,逐渐凸现出来的便是曾经失落了的中国古代士人们的那种特立独行的人格追求和精纯别致的情感精神历程。而这一切,不正是一曲曲遥远的绝响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晚嵇康三百年的初唐诗人陈子昂就独登幽州台,   仰天而呼、仰天而歌——他为什么而呼、为什么而歌,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我们迄今难以得知。但那种巨大的孤独、巨大的悲哀和巨大的寂寞中显而易见的传递着一些精纯别致的情感体验和特立独行的精神特质。更早些,“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那个行走于春秋时期的古老的民间歌者,反复呤唱的不也是这样一种孤独无奈、哀伤美丽的寂寞情怀么?多少年过去了,这些孤独无奈、这些哀伤美丽的寂寞情怀不都成为遥远的绝响了么?“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士人的追求,士人的悲哀,士人的孤独无奈、哀伤美丽的寂寞情怀谁能理解至深? 

      这些,都是遥远的绝响。 

      上《爱莲说》的时候,又一次强烈的印证了上面的这种感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咏莲但何尝不是写人?何尝不是写周敦颐自己?何尝不是写象周敦颐这样的士大夫们的清高、普通、正直、爽快、品德高尚?还有那最令人钦佩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那种卓然独立的人格特征?但是,“牡丹之爱,益乎众矣”,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从古至今,身处被私利和欲望包裹成一团的混沌尘世,不甘形为心役但又浮生无望的中国士人阶层之中,这种惊世骇俗的叩问不正是一种稀薄的、微弱的、仿佛从远古的深山里传来的空谷足音吗?这些象周敦颐一样敬慕莲花,愿有莲花一样高洁品行的人格追求的士大夫们早已成为一种遥远的绝响了。那日,不知是第多少次的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发现同样惊世骇俗的叩问还有北宋时的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以说,这真是一种绝对的真诚和绝对的无私。但令范仲淹孤独和悲哀的却也正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的叩问和这样的悲叹,我们仿佛又一次谛听到了从远古的深山里传来的那种稀薄的、微弱的空谷足音。每至此,我和同学们总有一些莫名的激动和冲动——为这些古代士人们孤独无奈的人格追求和他们哀伤美丽的寂寞情怀而激动和冲动。我们在无限的激动和冲动里仿佛与千古同悲、异世共慨的周敦颐和范仲淹们共同成为一种遥远的绝响了。 

      上课铃又响了,琅琅的书声也响了起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于是,在琅琅的书声中我已经完全融化到同学们之中再也没有我了。既而又觉得我和同学们都消失了,只有一些遥远的绝响在耳边萦绕…… 

      二、淡    淡    的    一    抹 

      “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了。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涌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 

      上完王润滋的小说《卖蟹》,我和同学们长时间的沉浸在一种清丽空灵、恬淡隽永的优美意境之中。太美了!美的人物、美的心灵、美的意境和美的主题共同构成了课文的美。几天来,那碧蓝碧蓝   的海面上涌动着的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依然在我的脑际荡漾…… 

      王润滋说,看人作国画,颇受启示:只淡淡的一抹,便是远处的山,便是高天的云,便是雾中的小屋……听作画的同志讲,这淡淡的一抹中藏得下很深的功夫…… 

      王润滋又说,浓有浓的风格,淡有淡的味道。……《卖蟹》应该追求一种清淡的味道,像煮蟹,打开锅,应该是清汤白脑儿。不过,这要看蟹是否鲜,火候是否到…… 

      是呀,“蟹是否鲜,火候是否到”,小说的内容是否清新饴人,小说的艺术追求是否达到一定高度,这一切均包含在那“淡淡的一抹”中。看似浅显容易,实则复杂奇崛。洗尽了铅华方始窥见事物的真醇。 

      于是,我也颇受启示,好的文学作品如此,好的教学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若对语文教师中的名师做一番比较,就会发现这些名师依教学风格可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文采派风格的名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他们的课在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的广度上获得成功。本色派的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手段及形式上简单一般,但他们追求从课文文本的思想内涵的深度上打动学生的心灵。细加推究便可发现,前者乍看丰富繁杂实则容易模范,后者看似简单浅显实则难以追摹。“本色派”的老师努力挖掘课文本身的思想内涵,以期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以课文内在的美来相互感染。就在这种相互感染的过程中轻松而极富美感的实现了固有的教学目标。特级教师钱梦龙、于漪、魏书生、李吉林等语文名师的教学实录都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率真之美,但谁不说,这种自然率真的淳美之中却有一种令人难以企及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艺术真境。这可真算是在“淡淡的一抹中藏得下很深的功夫”了。 


展开全文阅读
      画家淡淡的一抹,便有了远处的山,高天的云,雾中的小屋……谁都知道,为了这“淡淡的一抹”,画家曾临墨池、积笔冢,寒暑不辍,废寝忘食,付出了多少心血?作家淡淡的一抹,便有了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真切感人的生活场境。古人云“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这“淡淡的一抹”包含了作家多少年的审思推敲、烹文煮字、艰辛忘我的艺术追求呀?语文名师“淡淡的一抹”便使教学艺术达至“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艺术真境,又何尝不是他们呕心沥血、苦心孤诣、孜孜以求的结果? 

      什么时候,忝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才能在“淡淡的一抹”中轻松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呢?留给我们的只是永不懈怠的努力。 

      三   、    愉    悦    的    逾    越 

      上《 < 咏柳 > 赏析》时,我让同学们齐背李白的《静夜思》。背完后问,这首诗写的好不好呀?大家齐声回答说好。我又问:“大家说这首诗好,可好在那里呀?”于是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云了。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赏析诗歌的语言 。 

      我对同学们说“对于一个美的事物而言,我们能感受到它的美,这说明我们已具有了对美的感性体认能力。但这还不行,我们不仅要能感受事物的美,还要想办法说出事物为什么美?这就是说我们要有欣赏事物美的深层分析能力。怎样才能培养我们欣赏美的深层分析能力呢?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琴方能识音’,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形成我们感受美的深层分析能力。好,从今天起,我们从怎样欣赏古诗入手来培养我们感受美的深层分析能力。”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咏柳》赏析。 

      我让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读完后让他们归纳一下袁行霈教授是怎样 赏析诗歌语言 的。同学们很快就把课文读完了,可也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回答提出的问题。于是,我又问了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怎样赏析诗的第一句呢?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作者解释诗句的意思。”另一个同学接着说:“这里不是解释,是 串讲诗句 大意。”同学们纷纷附和后一个同学的意见。我发现同学们的思维已渐趋活跃了,就追问一句:“大家看,作者的串讲诗句有何特点?” 

      “用自己的话生动地加以串讲。” 

      “层层深入的讲析诗句的丰富内涵。” 

      “生动通俗的再现诗句的形象性。” 

      …… 

      同学们纷纷回答出自己归纳出的特点来。这时,在许多纷乱的声音中有一个同学说:“在串讲诗句时, 抓住关键词 加以串讲。” 

      “对!抓住关键词串讲,归纳得太好了!”我立即作了中肯的评价并适时作了点拨,“可见,赏析诗歌语言时,一般要串讲诗句,而在串讲诗句的过程中又要以抓关键词语为手段。试看,作者在赏析后面的诗句时是否也是这样?” 

      经过讨论,结论很快出来了。作者赏析第二句时先分析关键词语“丝绦”,后串讲诗句。赏析第三、四句时,只是串讲诗句,并没有去抓什么关键词。这时我又问同学们:“在赏析第二句时,有那么一个句子,既不串讲诗句大意,也没有分析关键词语,不知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同学们立即又埋头看书了,有几个同学很快的举起了手:“是第三个句子——‘上句写柳树给人的总的印象,这句是具体地写柳树,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最足以代表柳的特征了。’它的作用是说明各个诗句在整个诗中的作用。”于是,我让同学们作了水到渠成的概括。赏析诗歌语言常见的方法是(一)串讲诗句;(二)抓关键词语;(三)点明诗句在全诗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至此,我又问同学们:“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从本课我们可以看出来,赏析诗歌的每一句语言时,以上的三种方法都要全面遵循吗?” 

      “不,这要看情况而定。有的只串讲诗句;有的串讲诗句和抓关键词相结合。而点明诗句在全诗中所起作用的句子则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同学们很快的做出了回答。 

      我就让同学们用刚学过的赏析诗歌语言的方法和规律来赏析《静夜思》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同学们兴奋了。有的凝眉思考,有的埋首疾书,有的相互讨论。几分钟后,几十双黑葡萄般晶莹的眼睛便开始望我,许多只耦节般白晰的小手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 

      一个同学说:“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从窗户里攀进来,地上就象是洒了一层厚厚的白霜。” 

      一个同学说:“‘月光’是无形的,但作者写月光象霜一样的在地上洒了厚厚的一层,使无形的月光变得可触可感,写得极为真切自然。” 

        一个同学说:   “作者写水银般的月色象洒在地上的霜一样,   用一个   ‘霜’字,营造出了秋天月夜的凄清和寒冷,强烈的衬托出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浓郁感情。” 

      …… 

      可见,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目的的实现都是一种艰难的逾越。教师在引导学生逾越的过程中,要做到将每一步的“障碍”都了然于胸,“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朱光潜语),真正成为引导学生逾越“障碍”的使者。那么,在学生眼里,每一步艰难的逾越便都成了愉悦的逾越。 

        

         

                                                                   (  全   文   约  5 4 0 0  字  ) 

      
标签:教师随笔 语文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致橡树
下一篇:师品三境浅识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