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999
标签:
作文指导
宏扬人文精神的突破口--作文
完 权
一、理论刍议
学生怕写作文。于是不爱写、不想写、写不好,于是更加怕写。而 老师呢?一见学生写不好,立即布置作文,分析讲解,像抛绣球似的抛 出许多令人眼花的技巧、范文,然而学生不接,因为他们更加害怕了。 这是一个怪圈 ,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低下的症状。它困扰着语文教学, 为什么? 因为学生不单是无法去写,更是无话可写。 如果教师在作文 指导中过多的提供写作技巧而不给学生注入人文精神,其结果,学生只 能陷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时间一长,即使是巧妇也难以为巧了, 于是教师好不容易灌给了学生些许技巧,章法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了。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让我们在语文的性质观里找答案吧。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 科应该是语文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其 实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马列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容是形式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的表现。两点并重且以内容为重点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实则是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必然结果。离 开语文的人文性而在语文的工具性上花大功夫,无异于绞尽脑汁去营造 空中楼阁,最终将一无所获。所以,于漪说:“要走出困难,提高质量, 须弘扬人文。”这是语文教育的根。
要想把弘扬人文落实到实处,要解决一个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的问题。还是以马列主义哲学的眼光来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要通过学语文来丰富学生的大脑,学习 思考社会生活,学习感悟,自然也学习“日三省乎己”。一句话,就是 学做人。教学生学习听说读写只是表面现象,其内在本质是对学生进行 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这一切都统一在 人文精神的大旗下。一个初具人文精神的学生,自然有听说读写的需要,
久而久之,悟性自然便提高了,技巧便有了。雏鹰的翅膀硬了,哪里还 需要老鹰教习飞翔呢?有思想要交流是人的本性,有思想善交流也应是 以自然天成为上。反之只能是舍本逐末,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 果闪光的启迪人智慧的思想不见了,吸引人、凝聚人、感染人的情感无 影无踪了,留下的只能是一堆鸡零狗碎的符号,一地鸡毛。
总之,教语文就是教文育人,在教学中充实完善学生的思想,让学 生的思想在教学中闪光。然而,学生的思想感情,个性心理和知识系统 决不是外部强加给学生的,只能是学生主动向外界索取的结果。要做到 这一点,只有在“写”上做文章。其实,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史中才人辈 出,这就足以证明重在写作文的传统语文教育实践是有其科学性,真理 性的。
写作文是弘扬人文的突破口,是语文教改的突破口!
以写作训练带动语文学习,塑造人文精神的好处有二:
其一,作文可促进思考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语言是思想的直接 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由此可见,语言是思想 的外壳,写作是思考的载体。但凡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伟大作品,无一不 是作家思考的结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写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 这样的作品才有真意,才不空洞。让学生在思考、写作、再思考、再写 作中实战演练,正合毛主席的名言:“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再有,文 字符号可以帮助思考,深化思考,完善思考,这个过程可能每个人都有 所体验的。所以,小而言之,作文可以培养人良好的思维品质;大而言 之,作文可以使人思考社会人生。从消极方面讲,写作使人反思,使人 不犯错。每个学生的的确确有很多事值得他们思考,引起他们思考,然 而学生们大多数的思考是起于斯而又止于斯的──交流很少,限于一定 范围内的少数几个朋友之间,因此往往会因缺少正确的指导和心理上的 渲泄渠道而导致消极情绪和观念的堆积,最终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是 突发性的恶性事件。中学生出走事件和中途缀学等等,从很大的程度上 讲,都因此而起。那么,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渠道,一个可以敞开心扉的 殿堂就显得很重要。这样便可以亡羊补牢,更可以防患于未然,作文不 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从积极方面讲写作可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情感得到抒发,升华;在说明文写作中学
会观察事物,探索事理,在议论文写作中学会明理。作文是学生自我教 育,自我激励人文精神的好方法,实施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想写、敢写。
展开全文阅读
其二,作文可促进语文能力的运用,为学习语文而作文,运用首先 指学以致用,我们为什么教学生写字造句作文?还不就是为了让学生学 了能实际运用,否则不如不学。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其实都是说要运 用语言艺术来表达思想,这是目的,运用也指运用一切所学的语法常识, 文体文学的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散珠碎玉似的,散 兵游勇似的;而写作就是一个总装过程,是一次大检阅,使各项知识真 正成为一个能发挥作用的知识系统。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有这么一条:系 统的总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由此看来,要使学生语文水平有质的 飞跃,单凭单项知识的掌握是不够的,还要靠写作这种调动整个系统的 活动来加以训练。
综上所述,学生怕作文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的教师如何运用人 文精神这一“法宝”。
二、方法初探
师和生是教学中永远的矛盾,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必须从矛盾的两 方面入手。先谈学生应如何发挥主体作用。
一、关注生活。只有关注生活的学生才能写好作文,因为生活是思 想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也好,“存在决定意识”也好,都包含这 个意思。有生活的积累,才有思考;有思想,才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文学即人学”,“为社会为人生”等高扬人性的文学革命口号实在是 真理,让学生知道这些文学主张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关注, 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1、参与生活的方法是要求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事,多说话。 学 生在家决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自顾自,甚 至是自不能顾自。要有自理能力,并多为长辈,家庭服务,恪尽孝道。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孔子认为孝悌 是人伦的根本,是作为世界秩序基本问题的个人修养之一,是修齐治平 的开始,广义的看法还认为:一个人随心所欲的堕落,不认真工作,在
战场上胆小怯懦,以及做了其它所有让父母感到羞耻的事,都是不孝。 这些道理当然不必向学生空洞说教,但这足以说明要求学生孝敬父母是 能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再者,学生八小时在校,更多的时间在 家。家庭生活应该是学生最丰富,最有感受的,是最好的作文材料,最 能触发人的写作激情。课文中不乏此例。
在校也要鼓励学生多做多说,投入到火热的集体生活中来。真正获 得生活的主人公的感受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又有利于学 生作文。常言道,文如其人。身心健康者文必健康,人格完善者文必完 善。参与生活是增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石。
2、观察生活。主要依靠看、听和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接受的 信息中有80%以上来自具体可感的视觉。这说明“看”应是观察生活的 主要手段,而人文精神的教育也不是空洞说教,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也应是具体可感的。比如要通过写作来使学生理解“爱国”这种精神, 就要使他们从具体的事物中获得并加强这种感情,可以先看看家乡的一 条街、一座桥、一片田野、一处景观、一种特产,看特色、看变化。在 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为理性思考和再次表现为感性的创作打下基础。
还要教学生学会聆听:听别人的交谈,听欢腾的呐喊,听自然的天 籁,听内心的呢喃……听是在现实中积累材料,读是在前人的智慧里吸 收养料。要告诉学生阅读的好处,提供阅读的书目,材料,帮助学生养 成阅读的习惯,指导精读、泛读、推读等阅读的方法,还要要求学生做 多种读书笔记(圈点批注、读书卡片、感想评价均可)。
总之,观察是为写出具体可感的文章收集具体可感的材料。在观察 中发现美,感受美,才能进一步去审视美,描绘美。也可专门为观察而 出题。如写自然美的《雨丝》、《虹》、《云中的月》;再如写社会美 的《小河泛舟》、《最后的胜利》、《推轮椅者》等等。
3、思考生活。参与生活,观察生活只是取得最初的材料, 思考生 活才是提炼人文精神的开始。思考什么?感悟理,理解情,体味美。鼓 励学生把思考的结晶化为文字,勇于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所谓“ 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实则是人人都经历过,观察过,但从 未思考过的东西。过了思考生活这一关,学生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 才新颖起来。可以说,新意和思考成正比。当前很多中学生写不出新意
来,不是因为不知道要出新,而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思考,作文时当然 不可能信手拈来。写作文虽只需几十分钟,但定成败的其实是过去几年、 十几年的思考。比如做《校门口的那条路》一题,大多数学生写路上的 好人好事,因为这是他们见过的想过的;极少有人把“路”当作“人生 之路”来写,因为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中思考人生的同学的确不多。所 以文未落笔,高下已定。
身为人师者应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生展开对话,和学生一 起思考他们的生活,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老师自己就要做“人 文的典范”(莎翁《哈姆莱特》),学生才会有人文的精神。
二、激发兴趣。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无兴趣甚至厌恶, 写的是奉命 作文,缺激情,少动力,因而能力差,水平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决的办法自然是使学生真正想写,敢写,爱写。 因为兴趣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激发兴 趣的手段可以有:
1、写思考。将写作与生活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 鼓励学生写眼前 景,身边事,心中情,写家庭学校,以小见大反映社会人生。于是学生 有物可写,有事可议,有情可抒。当学生的思考在心中激荡时,叫他不 写也不可能。比如《童年趣事》、《家庭风波》、《小记同桌》等题, 学生写来兴趣盎然,文从字顺,言之有物,有理有情。
2、写自己。鼓励学生写自己最关心的人、事、物,自由命题, 随 心所欲,不拘形式,不加限制。只求流露真情实感。也可只定范围,不 定题目,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再闻作文 而丧胆。
3、写真心。很有一些同学把作文当吹牛当编造, 于是千篇一律, 僵死无物;殊不知真心易表,假话难造。在写作中要坚决反对学生闭门 造车。写真心还涉及一个敢不敢写的问题。有的时候,学生会因敬畏老 师权威而有话不敢写,只有造假。为预防这种现象出现,一是要鼓励学 生做真人说真话,保持一颗天真的心;一是要老师在平时与学生相处中 就要以诚待人,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人。这样,在作文中要学生写真 心话也决非难事了。比如《老师,我怎么了》、《这一次我做得对》等 题目有助于学生说真话。
展开余文
三、再谈老师应如何发挥主体作用:写前要创造气氛,写后要加强 指导。
1、多方激励。学生产生写作兴趣后,教师应采取措施,利用一定 的诱因,强化、巩固与提高这种兴趣,使学生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方法可以有:
(1) 多读范文。我的经验是在《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这类刊 物中常常有性灵小品,哲思散文,有的还是名家名篇,只要教师多留心, 也发动全班同学一起留心,可以找到相当多的范文,以此作为课文的补 充。可以采取先在班上宣读,后由学生讨论或仿作,也可写读后感,效 果相当理想。
(2) 下水作文。最好是教师和学生同时写,比一比谁写得更好更快。 这种形式很能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提高学生的激励水平,有利于学生 写作水平特别是创造力的发挥。
(3) 评价表扬。正确而公正的评价和表扬是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效果的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荣誉感。 评价要稳、准、狠,这样的激励才有效。评价可以是笔头的也可以是口 头的,重要的是不能搞一言堂。坚持这样做,学生每次都可以在写作中 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更高的层次上激发起兴趣,增强写作动力。
2、寻找热点。要知道学生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这些热点问题最有 可能是学生思想上迷惘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展开作文训练学生最想写, 也最不会说假话、空话。内容敲定后,题目也可由学生公议决定,这样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力的发挥。写作之后也可展开争鸣,甚至开辩论 会。问题总是愈辩愈明的,而且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自己的,不是老 师强加的,贯彻起来也不会有什么障碍。我曾有一次就抄作业的问题让 学生自命题作文,结果有一位同学以吸毒为喻的杂文获大家一致好评, 这样的文章往往比老师口头说教更有说服力。类似的题目还可以有:《 为什么地上的粉笔头多了起来》、《老师,我对您说》等等。这些都是 有助于师生思想沟道的好题目。师生在沟道中增进了了解,激荡了心灵, 也培育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3、提供机会。人有被社会认可,事业有成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 应该满足学生希望作文能获好评的成就感。除了作后评讲中进行表扬外,
还可以开辟作文擂台,编写手抄报,轮流出班刊,黑板报征稿,使每个 同学都有机会抛头露面,表达观点。记得开学初第一期黑板报上有一位 同学写了一篇热情扬溢的新春寄语,我发现后立即向全班同学推荐,起 到了既激发了该生的写作热情,又鼓励了全班士气的好效果。对个别学 生的佳作,可推荐给有关报刊杂志,以少数人的成功来激励多数人的奋 发。有一次,我班一位同学写作文记叙了我和另一位老师送她上医院的 事,投稿至《作文之窗》被录用。同学们看到身边人身边事竟变成了铅 字,掀起了一股写作热。
4、先写后导。布置题目后,老师不发一言,任学生天马行空。 写 完后,组织学生座谈刚刚作文的得失,交流体会。这时学生处于能动地 创造过程中,老师只须给予评价、修正、补充即可。老师把握方向,学 生进行反思;受到肯定的同学会有一种丰收的愉快,那些百思不得其解 的学生又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欣喜。先写后导激发学生的兴趣,遵循了 启发式教学原则,行之有效。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中产生的一些新想法,还尚未形成 系统,敬请方家斧正。
标签:
作文指导
宏扬人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俭以养德
下一篇:
《海燕》白璧无瑕——也谈《海燕》的象征意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