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419  
标签:教学论文
阅读习惯辩正
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参赛论文

      作者:    完  权

      年龄:      29

      学校:镇江市第六中学

      邮编:    212002

      阅 读 习 惯 辩 正

      镇江市第六中学  完 权

      【提  要】: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的。但是,在目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教师学生都习以为常的做法却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生活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观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阅 读 习 惯 辩 正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学生怎样的阅读习惯?我们到底要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正确的解决,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那么,我们“培养”的结果或许将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笔者发现,在目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教师学生都习以为常的做法是有违语文教学规律的。这里将我的观点陈述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阅读习惯培养中的种种越位现象。

      笔者认为,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行为中针对阅读对象(即文本)所表现来的一种行为特征。它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并且也是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的。阅读习惯的指向是作品本身。阅读习惯的表征是阅读行为中的思维方式,以及适应这种思维方式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是“不待人教,自能读书”(叶圣陶语)。

      在目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做法偏离了阅读习惯的指向、表征与目的的定位。此类越位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1.关于“预习提示”: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预习作业是这样布置的: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阅读课前的重点难点提示和预习指导,在其中划出要点来之后再根据要点对课文进行预习。把阅读“课前提示”当作阅读过程中必要的第一步,这种习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求学生在上阅读课尤其是在教读课、精读课之前作一番预习,的确十分有必要。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学生作预习的目的是什么。有很多东西是学生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就不应当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去做。有些东西应当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来呈现的东西,就不应当在预习中让学生看到庐山真面目。“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在于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而不在于阅读作品之后所得到的理解结果。

      如果这种预习要求是由学生提出,还能起到训练学生在一个语段中找关键词和要点的阅读能力的作用;如果连这个找出要点的阅读过程都由老师代劳,那么这种做法的结果将是弊远大于利。

      弊端之一:招致学生阅读的依赖心理。试问,在学生未来生活中所涉及的大多数阅读材料里,能有多少是有阅读提示的呢?有的学生手捧《自读课本》却不知道该如何去阅读,这是阅读习惯的悲哀。如果学生一到阅读新文章,就习惯性的要找别人给定的阅读要点,那么,这种阅读必然是被动的、非自主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是失败的阅读教学。

      弊端之二:对作品的理解形成刻板印象,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与阅读风格。其一,这种习惯在阅读目的上误导了学生,使学生误以为学习课文的目的就是回答阅读提示中的几个问题,最终使得学生把阅读的结果错认为是阅读的目的。这种习惯重在阅读的开端和结尾,甚至把结尾当作了开端,却忽视了阅读的中间过程,而这个过程才恰恰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其二,这种习惯忽视了文本,忽视了阅读的本体——学生和阅读的对象——文本之间的必然联系。其结果是学生至多习得如何读语文课本,却始终不明白如何读文章。

      好的预习阅读习惯是:速读课文直至熟读课文,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提出难以理解之问题。读一遍文章,比读十遍提示有好处。

      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的课前阅读提示是按启发性的原则来写的,学生在预习中读了这样的阅读提示,的确能收到迷途指津之功效。但是,即使这样的启发、点拨、指引,也应当是在学生对文章作了充分的阅读之后的事情,不应当在学生还没有阅读课文的时候,就告诉他应该注意什么,他在阅读中能学到什么。所有这一切都应当是由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自主的去探索,甚至只能是摸索。子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在学生还没有阅读课文,还不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还没有形成自己对作品的态度观点和看法,即还没有进入愤悱之境的时候,为什么要急着启发他呢?或者说,尚未迷途,何需指津。

      以笔者愚意,教材中课前阅读提示的功效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不应在于对学生做现成的阅读指导,更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将定论和盘托出。学生还没有读文章就已经知道了文章的重要内容,这样的阅读学生能有兴趣吗?结果必然是制造出了傻瓜式的阅读和阅读的傻瓜。


展开全文阅读
      2.关于《学习手册》和“读中提示”:

      说到傻瓜似的阅读,类似于《学习手册》之类的所谓教辅用书可就罪莫大焉。目前市面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用教辅用书,其实不过就是教参搬家,把教参改头换面拿去赚钱。但是,偏偏有一些教师要求学生去购买此类书籍,还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中手不释卷,形成习惯。

      令人遗憾的事,竟然有许多学生乐此不疲,以拥有某某《手册》为荣。因为依靠《手册》,既可以很方便的得到课本上的练习题的答案,又可以在课上回答后得到老师的表扬,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习惯,使得学生迷信标准化的答案,热衷寻求现成的结论,成为思想上的懒惰者;同时,也极大的破坏了阅读的自然属性,导致学生阅读角色心理的错位。阅读之于学生,本来是一种生活的需要,一种艺术的审美。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激发情感获得真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知识的获得者,一个艺术的享受者。阅读活动是文本←→读者间两点一线的过程。学生阅读理解的深浅,收获的多少与否,都是他自己的所得。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种种方法使学生阅读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如果在文本←→读者之间,夹进所谓《手册》之类的思维成品,则不是提供一个方便的阶梯,而是设置一个美丽的障碍。学生貌似有所得实则无所得。其所得的仅是商品交换式的他人思想之玉屑,而不是生产创造式的阅读劳动之成果。这样的学生至多是一个辛苦的收藏者,而不是一个幸福的创造家,更苦的是学生还要把他人口水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无怪乎有些学生不爱语文了!

      从文学作品阅读的角度来说,接受美学认为,作品解读应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审美活动,读者可以凭借个体审美经验参与作品诠释,进而完善创造精神国度的内外世界,这个吸收解码的心理流程不是单向的而是呈多向辐射裂变状态。汉语表达之灵活性又远胜其他各种语言。客体世界缤纷多变,语言王国同样五色斑斓,心性时空更是瑰奇璀璨,三者交叉碰撞其终局之博大精深不可轻言。然而读《手册》、找答案的阅读习惯终究只是语言符号层面的操作,是信息由别人早已加工定型后在学生感知世界的重复。于是,语文学习就成了资料性的死记硬背,失去了语文学习特有的人文乐趣。殊不知,重复不是语文,加工信息、认识定性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所以现在应该使学生从这类“人为”语言解码模式的误导中摆脱出来,给学生以自由解读课文的空间。

      与此相类的是“读中提示”的境遇。

      在“教本也是学本”的编写原则的指导下,相当一部分教材在课文页面的上下左右印有编者精心设计的“读中提示”之类,有些教师就要求学生在预复习时先读提示,再根据提示所涉及的问题去读书。

      我想,过去的“注”、“疏”、“笺”之类本也是写在书的字里行间以及四边的,当属“读中提示”的鼻祖。有“读中提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学生阅读的习惯停留于“读中提示”,不去自己发现问题,不去思考文章和自己有什么联系,这将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扼杀。一篇文章学完以后,学生只记得那几个问题,“读中提示”像一堵墙把学生和文本阻隔开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离开了读中提示就不能读书,不会读书,读不懂书。这绝不可能是教材编写者的初衷。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者如何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读中提示”的习惯,比较好的做法是:在最初的阅读中对此视而不见,待到熟读作品后,再与之对话。

      3.关于阅读顺序:

      相当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形成按部就班阅读课文的习惯:了解作者、出处、时代背景,给文章分段分层,概括大意,归纳中心。有的老师还将此作为快速阅读的程式对学生加以训练,作为经验加以介绍。

      习惯于死板的阅读流程,是受长期以来落后的教学模式影响的结果;更是忽视了汉语言文字跳跃性灵活性的特点,以理科学习知识化序列化的方式来对待汉语文学习的结果。

      笔者以为,这种习惯形成之时,就是学生变成阅读机器之日。是不是阅读每一篇文章就一定都得这样呢?为什么不能从文本的中间或结尾开始阅读呢?反观我们自己的阅读行为,按部就班的倒确实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在一个明确的阅读目的的指引下,迅速搜索有用信息。这样的阅读才是快速高效的。至于作者、出处、时代背景,分段分层,概括大意,归纳中心等等,都只是帮助理解的手段,在碰到难解之处时才拿出来一用,充其量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关于阅读顺序的习惯养成,有一个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的超越过程。学生由识字始至初能读文,其阅读是无序的。这时需要教者对其指导,能掌握阅读之序。由无序到有序,这是第一次否定。但是阅读指导又不能止于此,还需要第二次否定:不按作者编者行文之序来阅读,又回归于无序,这是否定之否定。其实这种无序之中也有序,即按自己理解之序来阅读,一切取决于我要在阅读中得到什么。

      4.关于阅读方法:

      通常在提到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时,指的都是习惯于使用好的阅读方法。好的方法是要提倡,但对阅读方法过分强调则是不恰当的。方法是为阅读积累服务的。应当强调的是阅读的内容和结果。就能在阅读中获益而言,阅读的量比阅读的方法技巧更为有用。正如书法、绘画或器乐,在大量的练习之后,方法也就自然掌握了。如果过分强调方法以至于忽视阅读量的积累,将导致阅读中失去了自我,迷失阅读的方向,终致学生不爱阅读,或者是爱阅读却不爱学语文,爱语文书却不爱语文课的怪现象。

      二、理想的阅读习惯的特征:

      通常意义上的阅读习惯强调的是阅读的方式、方法与技巧,而我则更重视阅读的态度、心向与价值观念。

      1.生活化、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

      这是理想的阅读习惯的本质特征。生活化、个性化、创造性既是三个不同的层次,也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一个系统的三个方面。

      二十一世纪是阅读的世纪,夸张一点说,不会阅读将寸步难行,阅读将成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阅读必须具有生活化的特质,不存在没有阅读的生活,也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阅读。我们常常看到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有的学生不爱阅读,或者是爱阅读却不爱学语文,而爱语文书却又不爱语文课。究其原因,当属阅读和生活脱离之故。在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手段和技巧可以使学生、阅读、生活产生有机的联系,特别是现今的学生生活如何才能和过去的作品的阅读发生有机联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要谈的是,从培养阅读习惯的角度而言,生活化阅读的表现在与:阅读目的在于阅读本身,不要为考试而阅读,否则收获将顶多在考卷上,甚至一无所获;为阅读而阅读,收获将在于阅读本身。吕叔湘认为阅读教学的效果要在20年之后才能显现。阅读文本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不限于书本。阅读动力在于对阅读本身的兴趣,而非来自于老师家长的要求,考试的压力。阅读行为成为生活中的一大需求,千方百计想找自己喜爱的书读。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生活,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生活化的阅读必然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一个阅读主体的生活是不同的。也只有生活化的阅读才可能是创造性的,因为创造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创造。

      2.量变终致质变。

      不分课内外,不避俗与雅,只要思想内容健康,行文规范绝少错误,任何报刊书籍,都可以去读。只要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一定能自己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阅读的路子来。就以精读、略读、跳读、猜读等方法而言,也不必着眼于阅读方法本身去进行训练,否则就是形式训练,而非实质训练。形式训练多了,学生会顿生厌烦,因为这不会给学生带来生活上的教益和思想上的提升。反之,学生读得多了,他为了更多的获得生活上的教益和思想上的提升,自然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去阅读。

      3.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是一句老话,指的是读书是要圈点批注作笔记,其功效卓然,自不待言。但是学生这一习惯的养成,确实需要教师的规范、约束与指导。此方面论述颇多,不必笔者赘言。

      
标签:教学论文 阅读习惯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完善学法系统的思考
下一篇:初中生阅读心理探究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