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441 2015-08-10
标签:
教师随笔
让学生走进生活,贴近自然
通许实验中学 张洁
我们的学生久困于课堂,只是学到了书本上的死的知识,无处运用甚至不会运用。他们早已远离了生活,疏远了自然,成了不适应社会的书呆子。我们这些为人师的深感惭愧,有一种误人子弟的感觉。总想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可又不被领导认同。即使订到业务历上,也会被领导以安全问题无法保证为由给否决了。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对待实践活动课的态度:学生热烈欢迎,老师求之不得,家长心有疑虑,领导顾虑重重,校长一票否决。
早在九年前就有人对中日少儿夏令营活动的不同方式,学生的不同行为,家长对待意外的看法和截然相反的行为发表了发人深省的评论。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改革仍然举步维艰,我们的教师仍然责任重重,稍一疏忽便被家长指责,甚至被告上了法庭(这里不说极个别的没有师德的人)。却很少有人问罪于家长的责任何在,学生的自我保护意思何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该是多大。我们的教育仍然陷在一个怪圈里出不来,以至于从家门里送出了不少的小公主小皇帝,从校门里走出了不少的心理不健全,能力不健全的肄业生。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课程无法正常开展。然而,时间活动课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重要,对教学的极大辅助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首先,时间活动课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我们在初二段下学期制定了语文活动课:制作风筝和放风筝,扫墓,野炊等。比如做风筝和放风筝,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有机结合才能削成合适的竹签,扎制出比例适中的框架,糊成形状各异,大小适度,结构合理,外形美观又能高高飞起的风筝来。风筝做出来了,然而能不能放飞风筝又是另外一回事,系线的技巧,重心的把握,都不容易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风筝也是无法放飞的,也只好望之兴叹了。通过动手制作,动脑思考,学生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喜欢学习的。
其次,实践活动课综合运用了各门学科的知识,达到了学科渗透,培养技能的目的。我们还以制作风筝放风筝为例,这项活动需要综合劳动技术,数学,物理,美术,语文甚至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学科知识,才能做出一只美观实用的优秀风筝来;才能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合理的顺序,得当的详略及适宜的结构介绍出制作风筝的过程和放风筝的过程及其不同体验感受。再如野炊,可以收到初步体验室外生活,体验父母一日三餐做饭的辛苦和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制作过程,品尝欣赏过程,既是劳动过程更是审美过程。这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之一。这项活动也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写作的兴趣,对于语文来说,有材料来源,有感受体验,有非说不可的话,当然就能写出优美的习作来。
再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提升了学生的人生品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显现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这么有益的活动,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我们在行动之前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甚至以安全第一的理由而一票否决了这百益而一害的活动课,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客气地说,这种思想是在压制人才,扼杀天才。
因此,我呼吁:还学生动手制作,动脑思考地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近社会,走近自然,品味人生百味,关注他们自己的未来人生吧!
标签:
教师随笔
让学生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谁来关心城乡交界带的教育
下一篇:
你是我们的眼你是我们的眼——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