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231
标签:
教学论文
程序化思路探究教学法
广州市培正中学华联外语实验学校 左献文
一、 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高中新教材的新要求
在现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西方一些教学方法的引进,注重细节而不顾整体的教学倾向愈演愈烈。这种倾向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表现为课堂教学时肢解课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很多课,都是以一连串、一大堆的具体、局部的细小问题的问与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文章是完整的,但是一篇篇完整的课文在老师的解剖下变得肢离破碎、面目全非,生动的内容被割裂成知识的拼盘,结果美文不美,导致学生兴味索然。既然课堂教学如此,课后练习更是如此。长此以往,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语文的兴趣,而且将对学生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学生因此而养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一斑不见全豹的思维习惯,读文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而只着眼于细枝末节。这种现象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
高中新教材针对教学中这种肢解课文的普通现象,强调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即现代文阅读教学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对课文侧重于整体理解、整体把握,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驾驭课文,领会其主旨和内涵,吸收其精髓和养分。为便于教学,新教材把现代文阅读能力分解为几个教学重点,以这些教学重点为线索组织单元。具体说来,第一册现代文阅读部分安排了三个教学重点,即: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这三个教学重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每一篇课文也是一个整体,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限于本文的篇幅,笔者仅就第二个教学重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程序化思路探究教学法
(一) 概述
程序化思路探究教学法是笔者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探索并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可叫做“思路探究四步教学法”,即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现代文思路教学。教法中的“四步”指归纳段意、分析结构、整体把握、局部揣摩,这四个步骤又可归结为把握文意和理清思路两个阶段。下面简要谈谈每个步骤的教学要点。
1. 把握文意阶段
阅读一篇文章,能准确地把握它的意思,并把文中的意思准确地加以表述,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把握文意,意味着读懂句意、段意和文意,意味着要将每个局部的句意、段意联接起来,分清它们为表现中心文意和服务写作意图而组成的脉络和层次。
第一步、归纳段意
概括段落大意有多种方法,这里只提及一种,那就是要提示学生注意段首句的概括作用。《简笔与繁笔》第二段的首句指出《水浒传》不滥用笔墨,第二句即明确它用笔简省;第三段首句承上,次句启下,由说简转向论繁;第四段的前两句提出简练并不拒绝繁笔,即使是“ 嗦”,有时也不妨一用,而且效果神奇。《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是这样,第十二至第十六自然段(江泽民提出的“四点希望”)都可用每段的首句概括段意。抓住这些段首句有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步、分析结构
思路表现为结构,结构隐含着思路。分析篇章结构有助于理清全文的思路,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有层次地、系统地向学生提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记念刘和珍君》就可扣住文章的标题,进而让学生思考:1、课文中的七小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学生明确:三四五节。2、那么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明确: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3、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学生明确:在叙事基础上进一步深沉思考,议论“三 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样,学生自然把全文分成了三个部分。
此外,教师还应提示学生注意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过渡段一般是课文结构层次中的“分水岭”。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六段通过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回忆说明大学时代对人一生具有深远影响,应该珍惜。这样,文章就十分自然地完成了由对历史的回溯,转入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学生明确了:第一部分到第六段结束,第七段开始为第二部分。
2、理清思路阶段
理清思路也是为了真正透切地理解课文,从而深入细致地把握文章的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思路有不同的层面。总体有总体思路,局部有局部思路。几个大的部分,前后的有机联系,是文章的总体思路。一个部分往往有几个层次,几个层次前后的有机联系,是一个部分的思路。一个语段几个句子前后的有机联系,是一个语段的思路。
第三步、整体把握
理清文章思路,当然要从归纳大意、分析结构入手,但是不能仅停留在这一步,更不能把段落提纲简单地等同于思路。要理清思路,就要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着力探究这样安排有什么道理,后一部分接前一部分有什么道理。《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第四段与第二段接起来也可以,但为什么要这两段中间加一段文字来回顾百年中国史呢?这样一问,对思路的展开和对内容的理解,都有好处。学生明确:(1)校史离不开国家的历史.第二段论述北大创建离不开维新变法的大背景,同样,北大百年的历史成就也离不开百年中国史。(2)将校史与国史联系起来,说明北大对于国家民族具有非同小可、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对北大的高度评价。所以,理清文章思路不能满足于了解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多加探究,多思考,会对内容的理解深入一步,对作者的运思有所领会。
还有一些方法有助于把握课文整体思路。一是解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寻找打开文章思路的钥匙。《过万重山漫想》这篇课文的题目的结构是偏正式的,其中心词是“漫想”。“漫”,不受拘束之意。而这种不受拘束的“想”不是漫无目的的想,而是受定语“过万重山”的限制。因此作者写作的重点已从题目中体现出来了。二是扣住关键性语句,帮助理出文章的线索。同样是《过万重山漫想》这篇课文,可让学生找出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即可理清总体思路。学生明确:①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②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③再想下去;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展开全文阅读
第四步、局部揣摩
整体把握了课文的思路后,还应对课文的部分章节或段落进行精读,探究其局部思路,这不但对于加深理解大有益处,而且对于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很有帮助。局部思路,既指一个部分中的几个层次的思路,也指一个语段中几个句子的思路。几个层次的思路可参照理清总体思路的方法。要理清语段思路,首先要把握句意,然后再看句子与句子之间在事理上有什么联系。《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节是要求背诵的,所以教师分析语段思路时,可重点放在这两节上。第一段共有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勇士”比照,这样,“真的勇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教师顺着这条思路指导学生背诵,不就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了吗?
每篇课文中都有一些难句,解读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许多深奥的句子,都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同样,要体会关键语句的妙处,也只能理清思路后,结合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过万重山漫想》第十一段“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这个句子,从全文结构上看,说明思路由自然过渡到人类,进入更高层次的境界,起到引起无数第一个联想的作用。再从修辞上分析,运用比喻将抽象化为具体,形象生动可感,再者“端倪”一词是仔细看的意思,用以描写历史的远在云天之上,故不可端倪,用词巧妙、准确。
(二) 特点及理论依据
“思路探究四步教学法”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它有如下特点:
1、 整体性
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是21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大局观是思维认知结构健康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教育必须培养现代人才,语文是培养途径之一。突出阅读的整体性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使学生做到:在纷繁的材料中能分清主次,在众多的现象能看出本质,在复杂的事件中能把握主旨。
2、 针对性
一是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阶段与阶段间、步骤与步骤逐层深入,教学表现现很强的连续性,这些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实际差异。四个步骤的程序设计,是由分析到综合的思维活动过程,由浅入深,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规律。
3、 启发性
这一方法的核心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传授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触发其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它从教学上突破了重教轻学的传统界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4、 迁移性
这一教法强调了文章的整体阅读,着眼于揭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普遍规律,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习惯。教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达到以课堂精学指导课外博学的效果,实现课内学习向课外自学的迁移,使学生终生受益,体现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三) 一点收获
1、从教师角度看,教得轻松,课堂效益高。在这一教法中,教师是导演,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学生是演员,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不必讲得口干舌燥。师生角色变了,课堂教学有序化推进,课堂效益自然提高了。
2、从学生角度看,学得愉快,学习质量高。这一教法化繁为简、去粗取精、化难为易,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不会昏昏欲睡了。教学方法变了, 学生阅读文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习质量稳步提高。
3、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操作简便的好方法,实现了现代文阅读教学全过程的最优化。采用这一教法,教师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进行最优控制,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
标签:
教学论文
程序化思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谈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下一篇:
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