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品赏析
阅读:498  2018-04-03
标签:作品赏析 高一作品赏析
欧阳修《泷冈阡表》赏析
泷冈阡表/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于是小子修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作品赏析

      (一)“有待”二字贯穿始终

      文章的第一段,欧阳修即表明他在父亲葬后六十年才写这篇阡表的原因是“有待”。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欧阳修“待”的究竟是什么呢?他“待”的是取得功名。根据《宋史·职官志》中关于赠官和叙封的规定,子孙取得一定功名后,其祖先、长辈、妻子可以享有赠封赐爵的荣耀,追封的世数和官阶的高低视子孙的官位而定。因此在欧阳修看来,只有自己加官进爵、取得功名了,才能够光宗耀祖、告慰先灵。而通观全文我们会发现,“有待”二字作为全文的线索始终贯穿

      于文章之中。

      作为全文重心的第二段,便与这“有待”二字紧紧呼应。首先,欧阳修通过其母亲口中一连串的七个“知”字展现了其父亲的高尚品格,正是因为其母亲通过其父亲的日常行为知其父“廉而好施”、知其父“能养”、知其父“心厚于仁者”,并知其父以此来教育弟子和孩子,所以她才会“知汝父之必将有后”。即欧阳修假借母亲之口阐明了值得“有待”的原因。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四就曾说道:“其有待处,即决于乃翁素行。因以死后之贫验其廉,以思亲之久验其孝,以治狱之叹验其仁。或反跌,或正叙,琐琐曲尽,无不极其斡

      旋。”可谓是:乃翁素行积善成德,所以有后;乃翁素行教于子弟,所以有后!其次,第二段最后一句话“修泣而志之,不敢忘”,翻译过来即“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

      可以说,正是因为欧阳修将这些教诲铭记于心、身体力行,才让“有待”被落实到实处而不至于是毫无意义的空等。 

华德

标签:作品赏析 高一作品赏析 欧阳修《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七年级)
下一篇:让青春在职业教育中闪光 (高一班主任工作心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